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李通本該鏖戰江陵,卻為何死於馬超之手,與關羽有一定關係

李通本該鏖戰江陵,卻為何死於馬超之手,與關羽有一定關係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

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演義》第五十八回,發生在潼關之戰期間,相關人物分別為馬超、于禁、李通和曹操。原文如下:

操出馬於門旗下,看西涼之兵,人人勇健,個個英雄。又見馬超生得面如傅粉,唇若抹朱,腰細膀寬,聲雄力猛,白袍銀鎧,手執長槍,立馬陣前;上首龐德,下首馬岱。操暗暗稱奇,自縱馬謂超曰:「汝乃漢朝名將子孫,何故背反耶?」超咬牙切齒,大罵:「操賊!歉君罔上,罪不容誅!害我父弟,不共戴天之仇!吾當活捉生啖汝肉!」說罷,挺槍直殺過來。

曹操背後于禁出迎。兩馬交戰,斗得八九合,于禁敗走。張郃出迎,戰二十合亦敗走。李通出迎,超奮威交戰,數合之中,一槍刺李通於馬下。超把槍望後一招,西涼兵一齊衝殺過來。操兵大敗。西涼兵來得勢猛,左右將佐,皆抵當不住。馬超、龐德、馬岱引百餘騎,直入中軍來捉曹操。操在亂軍中,只聽得西涼軍大叫:「穿紅袍的是曹操!」操就馬上急脫下紅袍。又聽得大叫:「長髯者是曹操!」操驚慌,掣所佩刀斷其髯。軍中有人將曹操割髯之事,告知馬超,超遂令人叫拿:「短髯者是曹操!」操聞知,即扯旗角包頸而逃。

按照小說的情節發展,曹操誅殺馬騰一家百餘口,引起馬超的憤怒,隨即聯合關中諸侯起兵對抗曹操。在雙方首次的較量中,馬超大發神威,擊敗於禁和張郃,斬殺李通,率西涼大軍猛衝猛打。曹操狼狽不堪,不得不割須棄袍倉皇逃竄。

本文要介紹的成語,是馬超口中的「不共戴天」, 意為不願和仇敵在同一個天底下並存,形容仇恨極深。這句成語的最早出處是《禮記·曲禮上》中的「父之仇,弗與共戴天。」

小說中描述的這一關中之戰的故事,在歷史上的確發生過,不過起因和過程都有著巨大的差異。按照小說的說法,馬超起兵是因為父親馬騰被殺,但在真實的歷史當中,事實卻並非如此。據《三國志》及《資治通鑒》記載,馬騰的確被曹操所殺,但時間確實在獻帝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而馬超起兵作亂去世在獻帝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這也就意味著馬超作亂在前,馬騰被殺在後。因此,小說中所說的馬超因父親被殺而起兵只是小說家的虛構。

作者除了將馬騰被殺及馬超起兵的先後順序做了調整之外這個故事當中還有一個情節是虛構的,那便是李通之死。上面已經介紹過,小說中的李通是死於馬超之手,而歷史上的李通卻是倒在江陵戰場上。據《三國志·李通傳》載:「劉備與周瑜圍曹仁於江陵,別遣關羽絕北道。通率眾擊之,下馬拔鹿角入圍,且戰且前,以迎仁軍,勇冠諸將。通道得病薨,時年四十二。」這個時間是在獻帝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此時距離馬超作亂關中尚有兩年時間。

為何作者要讓李通倒在馬超的槍下呢?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突出馬超的高強武藝,二是或多或少與關羽有些關係。上面引用的《三國志·李通傳》中介紹過,李通曾經在江陵戰場擊敗過關羽,打通了生命通道,使曹仁可以安全撤出江陵。站在作者的立場,自然不想讓關羽形象受損,於是就乾脆讓李通死在馬超手裡,這也算是為關羽遮遮醜吧。

參考書籍:《三國志》、《資治通鑒》、《三國演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燦爛海灘 的精彩文章:

袁紹曾有過一個重大機遇,可令曹操陷入絕境,卻白白浪費
曹操一籌莫展之際,一群動物突然出現,數萬敵軍棄械投降

TAG:燦爛海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