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認識洪式閭

認識洪式閭

原標題:認識洪式閭


本文選自《南醫史話》選修課程作業


作者:柏楊 17230114生物醫學工程與信息學院 南京醫科大學

2018年夏天,學校準備了「式閭」計劃,挑選優秀的同學進行科研活動,雖然我不屬於那些被選中的優秀的孩子,但我對這個計劃的名稱感到好奇,通過搜索得知原來式閭來自於著名學者「洪式閭」的名字,只知道他是一位研究寄生蟲非常厲害的人,但在大二的選修課南醫史話上有幸再次了解洪式閭先生,才知道原來他的生活經歷那麼的豐富,對醫學的貢獻之大,著實讓人敬佩。


從出生起就受到良好家庭教育的洪式閭與醫學的緣分真的是妙不可言,由於父親平日為人正直,輕財好施,熱心公益事業,常變賣田地修建校舍,或捐資興辦醫院、育嬰堂等,洪式閭與現代醫學的過多接觸也引起了他學醫的興趣,中學畢業後便進入醫科專門學校學習,深受微生物學家巴斯德的影響,後赴德國學習病理學,深感寄生蟲病的流傳與危害,後執著的進行寄生蟲方面的研究,矢志不渝,成為中國人體寄生蟲學學科的奠基人。



洪式閭先生的研究並不是一帆風順的,除了早年在外求學時的處境比較優沃,回國後的研究可謂是一波三折在1928年8月,他創辦了中國第一個寄生蟲病研究機構——杭州熱帶病研究所。原計劃設立六組二部二館,但因經費不足,僅成立了病理學、細菌學及寄生蟲動物學三組。該所設董事會,蔡元培任董事長,所長湯爾和,洪式閭任副所長。建所以後,在浙江開展了薑片蟲病血吸蟲病瘧疾鉤蟲病等地方病的調查和防治研究。洪式閭在研究所工作近9年,這是他在國內從事研究的初創時期。在此期間,他的主要研究課題為薑片蟲瘧疾。當時,浙江蕭山、紹興等地薑片蟲病嚴重流行,他親自到蕭山湘湖地區實地調查,除證實水紅菱為薑片蟲囊蚴的媒介外,還在茭白根部檢到薑片蟲的中間宿主扁卷螺和薑片蟲的囊蚴,提出生食茭白也可感染薑片蟲病。根據研究人體薑片蟲的形態,他認為薑片蟲的形態差異與蟲齡有關,薑片蟲只有一種,而不是幾種。1929年10月,他在日本九州醫學會作了題為「關於薑片蟲的研究」的講演,12月,日本九州大學授予他醫學博士學位。他有關薑片蟲形態研究的論文發表於漢堡熱帶病研究所主辦的雜誌上。瘧疾是那時浙江又一種嚴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寄生蟲病。他率領研究所開展瘧疾流行學和臨床研究,寫了《杭州之瘧疾》一書。在實驗研究方面,他在病人的外周血塗片中,觀察到形態類似動物瘧原蟲的蟲體,單核細胞吞噬惡性瘧原蟲和紅細胞以及再髮型隔日瘧原蟲之錐蟲型等現象。對這些研究他先後著書立說,在瘧疾免疫和瘧原蟲形態研究方面起到了先導作用。抗日戰爭爆發後,該所內遷貴陽陸續工作,因日機轟炸,儀器、資料被付之一炬。以後在四川北碚,該所繼續從事寄生蟲病的研究。


洪式閭祖居,樂清樂成開元巷洪宅


1937年,抗日軍興。受軍醫署之託,醫科師生組織重傷醫院,收治前線傷員。後遷至四川北碚。他任寄生蟲學教授、部聘教授,繼續寄生蟲學科的研究。北碚地處川東,寄生蟲病眾多。他證實當地有鉤蟲病以後,即進行流行學調查,表明鉤蟲病在農村、煤礦中嚴重流行,接著爭取當地行政部門的支持,1942 年他成立北碚地方病防治隊,深入農村、煤礦,開展鉤蟲病的調查和防治工作。除進行驅蟲治療外,他還在農村推行建築糞坑,儲存糞尿,以利殺卵的工作。同時,他又進行鉤蟲蟲種、鉤蟲病貧血原因、鉤蚴培養方法等實驗研究。在強敵壓境,戰火紛飛的日子裡,他蒿目時艱,憂國憒世,自歉「枉有瘡痍淚,愧非殺伐才」。當時工作和生活條件十分艱難,但他仍堅持開展鉤蟲病毛圓線蟲病瘧疾等病的研究,不辭辛勞,定期前往西北醫學院和同濟醫學院講課。雖然這段時期歲月十分艱難,但他清貧自勵,奮力工作,可以說這是他一生中研究工作的第二個階段。


洪式閭的研究工作真正得到發展,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後的事,在他擔任浙江省衛生實驗院院長的時期,他領導該院以防治嚴重危害浙江人民健康的寄生蟲病為主要任務,取得了顯著成績,影響波及全國。他在浙江諸暨建立了全國第一個血吸蟲病滅病試點,系統地研究出土埋滅螺、熱水滅螺、巴豆滅螺等方法,系統地研究釘螺的生殖器官和產卵過程以及幼螺發育,開始了中藥對血吸蟲作用的體外試驗。土埋滅螺方法的原理和應用在中國血吸蟲病防治工作中得到了推廣和發展,釘螺生殖研究推動了中國釘螺生物學和生態學研究。植物殺螺劑是當前世界矚目的研究課題,而他們在1950年代就進行了巴豆滅螺的研究。在鉤蟲病方面,他們調查了鉤蟲病在浙江的分布,研究了驅蟲結合糞便管理的防治方法,改進了洪氏蟲卵計演算法,並進行了鉤蟲幼蟲的生態研究。浙江省衛生廳實驗院後稱浙江醫學科學院,成為國內研究鉤蟲病的重要基地,世界衛生組織蠕蟲病研究合作中心。1949年7月,洪式閭赴北平參加中華全國第一次自然科學工作者代表大會籌備會議,9月出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1950年1月,應浙江省衛生廳之邀,到杭州籌建浙江衛生實驗院,並擔任院長。同年12月受中央衛生部之命,兼任中央衛生研究院華東分院院長。1951年10月,他被任命為浙江省衛生廳廳長,兼任浙江醫學院院長。1950年9月,他出席捷克斯洛伐克第6屆微生物學會議,並作了學術報告,介紹中國重要人體寄生蟲病的流行學。1955年4月,衛生部在杭州召開肺吸蟲病治療研究座談會。4月15日,洪式閭以"台灣省肺吸蟲病流行概況"為題作大會報告。這是他的最後一次講演。4月17日,他因高血壓症突發中風,4月24日停止了呼吸,終年61歲。


出席新中國第一屆政協會議的民主人士代表,前排左起浦熙修、徐永祚、潘震亞、林仲易、洪式閭、陳乙明,二排左起李承乾、林葆駱、白楊、孫蓀荃、宦鄉、楮應璜


從這些事迹中我們能看出來,洪式閭是一位熱愛專業,面向實際的科學家。在科學思想上,他一貫主張結合中國實際,不斷更新知識,提高學科水平;在科學作風上,他博採眾家之長,團結同道,實事求是,誠樸謙遜。另外,洪式閭還是一位努力培養後輩的醫學教育家。凡是受過他教誨的人,都認為他是一位品德高尚、學識淵博、和藹可親的師長。他言傳身教,恢宏大度,言簡意賅,潛移默化,曾寫《青苗》詩云:


「忽見青苗憶少年,滋培也要有情天,倘無一夜潺潺雨,那得今朝色更鮮。」

不管處境如何,求知之心永不能棄,希望我能沉迷於學習與研究,學習洪式閭先生的精神,成為「式閭」計劃的一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醫學的歷史與文化 的精彩文章:

TAG:醫學的歷史與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