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出生前,我在天上挑媽媽」,請好好愛孩子,別讓他們後悔

「出生前,我在天上挑媽媽」,請好好愛孩子,別讓他們後悔

文丨魚爸 圖片來源網路

1

孩子來到這個世上之前,真的會選爸媽嗎?

前幾天我讀芥川龍之介的《河童》,裡面寫道,河童在臨產時,父親會像打電話一樣問仍在母親肚子里的孩子:「你到底想不想出生到這個世界上來,仔細想好後,再回答我。」

這是很值得讓人反思的一個細節。

因為我們可從來沒有問過孩子,你願不願選擇我們做你的父母。

你做了我們的孩子,是你自己的選擇,還是父母一次歡愉的意外?

一個名叫朱爾的三年級學生,寫了一首小詩《挑媽媽》

你問我出生前在做什麼

我答我在天上挑媽媽

看見你了

覺得你特別好

想做你的兒子

又覺得自己可能沒那個運氣

沒想到

第二天一早

我已經在你肚子里

小朱爾告訴我們,孩子們選擇父母,是他們自己的主張,不只是父母一時歡愉的產物,也不是機緣巧合的將就。

這是一場命運的交融,也是一場生命生生不息的延伸。

2

孩子來到這個世上,真的不容易。

他們來到我們的身邊,是奔著愛來的。

絕不是沖著冷漠和打罵而來。

為人父母的我們呢?

有媽媽說:當我累了的時候,我就想自己一個人待著,不想孩子打擾我,有時候工作不順心,還會把火發在吵鬧的孩子身上。可是孩子卻不討厭我,還要想方設法跟我說「媽媽,我愛你!」

世界上最不記仇的人估計就是孩子了,無論父母犯了什麼錯,他們還是給我們最純凈最初始的愛。

孩子來到這個世上,請好好愛他。

因為父母的情緒失控,對孩子來說,無異於一場災難。

想像一下,你正在做事,也許做得不好,不順心。

突然管事的人揪著你的頭髮就是一頓揍。

下次做事的時候,就算管事的沒來,你內心應該也極度恐懼。

害怕這個人會突然出現在背後。

父母的情緒失控,對孩子來說就是如此。

也許剛剛還好好地跟你說怎麼做一道題,可突然就炸了。

又是罵,又是拍桌子,甚至扇耳光。

這突如其來地變化,給孩子內心什麼樣的感受。

記得有一年春節的時候,去一個朋友家玩。

晚上大家都在看電視。

一位爸爸帶著自己4歲的小女兒在看牆上的掛畫。

我當時還覺得這個爸爸真是疼女兒的好爸爸呀。

可沒一會,孩子應該是要找奶奶。

就吵著要出去。

看到孩子鬧,只見她爸爸猛地把她一提,然後用手大力地在她屁股上啪啪啪就是幾板。

整個人的臉色很嚇人,聲音也很大:「這個時候了,你鬧什麼啊!你鬧什麼!」

一屋子的人都看了過去。

小女孩當時呆了幾秒沒出聲。

面對爸爸這突然的變化,她還沒做好準備。

但接下來她就乖乖地在爸爸身邊轉悠,也不敢鬧了。

她是不敢惹爸爸生氣了。

因為那瞬間,孩子的感覺應該像艷陽高照地夏日,突然變成了黑壓壓的天空。

讓人驚恐不安,不知所措。

3

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來到這個世上。

並不是父母的作品,而是他們自己。

需要得到尊重,尊重他們作為一個獨立人的所有權利。

所以,父母應該沒有權利任意打罵,甚至虐待孩子。

可很多父母一回家就把氣撒在孩子身上。

一見孩子就不順眼。

有媽媽留言說「看著兒子做事慢,心裡就覺得窩火,每次都忍不住吼他一頓。但是吼完之後真的後悔。真的不知知道怎麼辦,兒子有一次睡前跟自己說『媽媽,你生氣的樣子真可怕,』瞬間淚奔,心疼兒子成為了自己情緒狂空濫炸的一個出口。」

很多的父母都有這樣的感受,其實孩子很多時候是無辜的。

充當了父母情緒的出氣筒。

而且這個出氣筒特別好用。

在外邊你對人哪怕呲呲牙,都有可能招來一頓臭罵,所以你不敢。

對家裡其他人,你發下脾氣試試,人家跟你發更大的脾氣,你也不敢。

那就揀一個軟柿子捏,找到了愛著你的孩子。

你打罵他之後,他還是叫喚你,圍著你,跟你示好。

於是你膽子壯了,就找孩子當了出氣筒。

有很多的父母,到了如今還是這樣的混賬邏輯。

覺得孩子是自己生的,所以可以任意打罵。

還真給自己找到了一個依據。

覺得跟孩子發脾氣是天經地義的。

記得有一年在一個親戚家過暑假。

鄰居住著一對母子。

丈夫在外地打工,而這個媽媽經常就在村裡的小賣鋪里打牌。

我們常常聽到那個男孩被追著打。

可大家也是習以為常了。

有一次,他放學回家,把桌子上的半個西瓜切開吃掉了。

沒想到他媽媽打牌回來,就開始質問她西瓜怎麼沒有了。

然後就把他拉到屋子裡,狠狠地打,說他這麼小就吃獨食,長大了還得了。

鄰居們都知道,其實她發這麼大脾氣的真正原因是在外邊打牌輸了錢。

有老太去敲門,想給孩子求情,別打的太狠。

她理直氣壯地大聲回道:「我生的兒子,打死也不關你們的事,不要你們管。」

充當父母出氣筒的孩子,他們的內心常常千瘡百孔。

哪怕隨著時光地推移,也無法癒合。

4

自從做了爸爸,我發現自己最大的進步不是學會如何帶孩子。

而是自己的脾氣變得更好了一些。

很多時候,孩子的情緒會崩潰掉。

甚至是一些很小的事。

比如有時候,我在忙著回答信息或者做家務。

小小魚卻在一邊叫著,要我看看他做的東西。

我說沒時間,等一會。

可急性子的他總是會催。

我說這幾分鐘不要打擾我,你去做自己的事。

他就站在那開始生氣,有時還哭了起來。

幸好我對待孩子的脾性修鍊了一番,沒有發火。

因為以前我一見他哭就來氣。

也抱怨「為什麼總是哭哭哭啊!」

然後就把內心的一些不好的情感給帶了出來。

假如我沒有冷靜,而是任由這情緒起來,結果是兩個人都崩潰。

一番打罵吵鬧下來,往往不會有任何收穫,除了一個氣急敗壞的大人和一個委屈而沉默的孩子。

如今,我會深呼吸,冷靜一會兒。

先做完自己的事。

等到了我說好的時間,再找他。

而神奇的是,當你再找孩子時,他也平復了下來。

就好像剛剛沒有發生那樣的哭鬧。

其實大人的平靜,給了孩子調整自己情緒的一個空間和引導。

假如你一直在那氣急敗壞地責罵或者威脅。

孩子永遠也無法學會管理情緒。

也只能學會你的氣急敗壞而已。

當然,我們也不可能總是對著孩子微笑。

我們在孩子面前可以有情緒。

比如正常的喜怒哀懼,可以跟孩子描述出自己的感受,同時可以交流,告訴孩子可以怎麼來處理這些情緒。

這是教孩子情緒管理的好機會。

只是要絕對避免在孩子面前崩潰。

就好像我們說,跟孩子立規矩,不守規矩可以懲罰,打打手心沒事。

因為以規矩為界限,你不會輕易崩潰。

規矩不僅僅是用來約束孩子,也應該是父母暴躁脾氣的緊箍咒。

同樣可以讓父母反觀自己的行為。

而此時的懲罰,也是理智的。

而不會陷入瘋狂的虐待孩子模式。

要常記得生養孩子的初心。

常想想自己兒時的渴望。

好好愛我們眼前的孩子,還有我們內心的那個小孩。

既然孩子義無反顧地選擇了我們做父母,千萬別讓孩子後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萌娃趣事 的精彩文章:

不想產後變醜,遭老公嫌棄,女性懷孕期間要避開這4件事
在父母吼叫中長大的孩子,面臨的4種成長彎路,外人看了都不忍心

TAG:萌娃趣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