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邊疆時空】祁建民 | 「羊毛就是火藥」:日本侵華史研究的新視野

【邊疆時空】祁建民 | 「羊毛就是火藥」:日本侵華史研究的新視野

原標題:【邊疆時空】祁建民 | 「羊毛就是火藥」:日本侵華史研究的新視野



祁建民

日本長崎縣立大學教授,浙江師範大學環東海與邊疆研究院特聘教授。主要從事中日農村近代化過程的比較研究,以及中日關係與抗日戰爭研究。


內蒙古師範大學教授丁曉傑的專著《日本的畜產擴張政策研究(1918—1945) 》(以下簡稱「丁著」) ,2017年12月由商務印書館出版發行。


該書研究、分析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日本在其本土、殖民地朝鮮、中國大陸的東北、華北以及內蒙古等地,尤其以西部內蒙古為中心的偽蒙疆地域為主實施的畜產擴張活動,從畜牧業經濟史的角度分析日本的畜產大陸擴張政策。特別是通過考察這期間日本在上述地域進行的綿羊改良、畜產資源調查、家畜防疫機構的設立整備以及畜產品(主要以羊毛為主)的收購活動等,從佔領地向以日本為中心的「大東亞共榮圈」提供畜產品這一特殊視角,論述了日本戰前及戰時的「羊毛」大陸政策。


丁著指出,1931年至1945年的日本侵華戰爭,不只是一次血腥的軍事入侵,更是一場殘酷的經濟掠奪。但與日本侵華研究領域中的政治史、軍事史、文化史研究相比,社會經濟史方面的研究相對比較薄弱。丁著以日本的畜產資源擴張、掠奪為中心,詳盡考述了日本在侵華戰爭期間對中國內蒙古、東北與華北地區的經濟擴張,在一定程度上豐富了讀者對日本侵華史的認識。

中國東北、華北、東西內蒙古地域的畜產資源,尤其是羊毛資源,在日本戰時經濟中具有重要意義。當時,馬是騎兵部隊以及軍事運輸的重要工具;羊肉、牛肉、馬肉是民用以及軍用的重要肉食供給源;而羊毛及各種皮革是生產軍用被服以及兵器輔助品不可欠缺的原料。侵華戰爭期間,日本佔領當局持續掠奪中國的畜產資源。1943年,日本佔領當局在偽蒙疆提出了「糧食就是子彈,羊毛就是火藥,人力就是武力」的口號。可見,以羊毛為代表的畜產資源是日本重點掠奪的重要戰略物資之一。


如學界所知,國內外關於二戰前日本對外擴張之研究,主要集中在政治、軍事、經濟、外交、文化等領域,並且積累了相當的研究成果。但經濟領域中關於日本的畜產擴張之研究尚屬起步階段。2002年以前,國內僅有寶音朝克圖的《偽蒙疆政權的物資統制政策——羊毛統制》,同《偽蒙疆政權的物資統制政策——家畜統制》兩篇論文(分別發表於《內蒙古大學學報》2001年第1期和第5期),對偽蒙疆時期的羊毛、家畜統制政策從法令法規、綿羊改良、羊毛收購、家畜輸出統制等做了梗概性介紹。但由於資料的制約,缺乏深入細緻的探討。另金海著《日本佔領時期內蒙古歷史研究》(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一書中,關於日本在偽蒙疆時期對畜產資源的掠奪和統製做了近4000字的簡短介紹。此外,《內蒙古民族通史》第5卷(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關於日本佔領內蒙古時期的畜產政策略有敘說。以上各研究僅局限於內蒙古地域,未能從東亞全局上把握二戰前日本的畜產擴張政策。


國外對該問題之研究主要在日本。儘管日本在戰前經濟史研究領域已經積累了相當的成果,但關於畜產問題的研究也非常薄弱。可以說,國外對二戰前日本的畜產政策研究尚處於萌芽狀態,丁著出版前,還未見到全方位研究這一問題的論著。


鑒於上述研究未能從東亞全局的角度,比較全面、系統地研究日本的畜產擴張政策,丁曉傑教授圍繞日本的侵略戰爭與牧羊業撰寫了系列論文,對二戰前日本在其本土、朝鮮、偽滿洲國、偽蒙疆、華北等地為獲得羊毛資源進行的綿羊改良以及畜產品收購統制政策進行了分析研究,並在此基礎上完成了這本著作,完整地再現和刻畫了當年日本畜產擴張政策的全貌。可以說,丁著是一部填補空白之作。


研究方法方面,丁著以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作指導,依據收集到的大量新史料,尤其是日方的資料,復原了當年日本畜產擴張政策的全貌。同時作者曾到當年日本進行畜產活動的中國東北、內蒙古、河北、山西等省區進行了田野考察,了解了當時畜產活動的實態,增加了感性認識。

尤其值得肯定的是,該書在國際關係史論、東亞史、中日關係史的大視野下分析、研究日本當時的畜產活動,把日本在殖民地、佔領地推行的畜產擴張政策與國際關係史、日本政治史、經濟史的研究結合起來,放到與其他日本佔領地和殖民地的關係中去考察,突破了僅有的先行研究中只涉及偽蒙疆地區畜產活動的局限,在寬廣的視野下審視日本當年推行的畜產擴張政策。


研究方法上的另一特點,是該書注重微觀實證性研究,因為這是關於戰前日本畜產政策研究中的薄弱環節,但未完全拋棄宏觀考察,而是在宏觀考察日本的殖民地、佔領地統制經濟政策的基礎上,著重研究了日本在其本土、殖民地、佔領地實施的畜產政策以及相關史實,力求以史料為依據,避免了概念化、簡單化傾向;通過深入細緻的實證性研究,解明了日本在其本土、殖民地、佔領地實施的畜產政策的經緯,分析了日本對殖民地、佔領地畜產資源的掠奪開發與當時日本戰爭經濟之關係;揭露了日本打著「提高民生」的幌子控制殖民地、佔領地畜產資源,為侵略戰爭經濟服務的本質;擴大了戰前日本經濟擴張政策研究的內涵,從新的研究領域揭露當年日本經濟掠奪殖民地、佔領地的實態,從畜產擴張這一新視角分析考察了戰前日本的大陸政策。


此外,資料運用方面,作者為追求歷史事實的客觀性、實證性、正確性,大量運用了二戰前日本畜產方面的新史料,採取以原始文獻資料為主,回憶錄資料為輔的原則,利用中日雙方的文獻,對日本戰前的畜產擴張活動也進行了科學的分析和論證。


該書的不足之處是,書名為《日本的畜產擴張政策研究( 1918—1945) 》,但從內容看,涉及到的領域不僅僅是「政策」,還包括了當時的畜產調查,生產領域各地的綿羊改良活動,流通領域的羊毛貿易等。去掉「政策」二字,書名定為《日本的畜產擴張研究(1918—1945) 》或許更好。另外,關於偽滿洲國及華北地方的畜產活動研究略顯薄弱,希望作者在這些方面以後能有新的研究成果問世。


【注】文章刊登於《抗日戰爭研究》2018年02期

責編:李驍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邊疆時空 的精彩文章:

【邊疆時空】張曉剛 鄒聖嬰 譯註 | 日本「關東都督府」對安重根及其他三人的判決書
【邊疆時空】王文光 朱映占 | 兩漢至三國時期朝鮮半島「三韓」的歷史

TAG:邊疆時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