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三星員工深度揭述:七年時間,在中國市場上三星是如何失敗的?

三星員工深度揭述:七年時間,在中國市場上三星是如何失敗的?

現在大家都知道,三星在中國市場的銷售份額越來越小,因此存在感也越來越薄弱,雖然如此,但是三星依然還是全球智能手機第一廠商,坐擁全球最大的市場份額和最大的銷售額度。在中國市場中,三星的手機銷量一直一路狂跌下去,也有很多不清楚的人問,為什麼三星在中國市場就不行了?Jason璽接受21CBR採訪的時候講過什麼呢?跟隨小編一起來看看。

2011年3月,是璽(簡稱)入職三星的日子,他在三星公司待了7年的時間,而在此之間,他做的是三星培訓師。當時入職三年多的時間裡,公司的營業額每年都能翻一倍的往上漲,當時顯示器並不是他們主營最賺錢的生意,最賺錢的生意還是三星在中國市場的生意,手機業務部門的功勞十分大。

璽從2013年開始接觸手機工作,2014年正式開始培訓手機業務,剛剛開始的時候,三星的本土化做得非常好,每個員工都要學習中文。當時三星最大的對手就是索尼。索尼的業務比三星做的更加規範,很多管理和員工都是直接用的中國人,但是在三星,管理位置都必須要韓國人來做,中層級也基本上都是韓國人,因此這對於三星的本土化有點不利的影響。

Note7爆炸的時候,璽當時也在公司中,甚至參與了不少的回憶,基本上算得上見證了所有的事情。三星手機爆炸的起源是因此電池,電池的安全成了重中之重,當時致電給中國區域的時候,經過排查發現中國的電池使用和其他國外的產品是不一樣的,因此也說明了是「安全電池」,產品也上市了。但是中國區域還是出現了爆炸,經過排查發現,其實是因為其他原因導致的爆炸,和電池無關,但是同樣的因為召回的區別對待,導致了問題的出現。

事實上早在2014年三星的銷售模式就不適合中國市場了,這次爆炸事件也是一件導火索,摧毀了消費者對於三星的信任。此外,三星的銷售模式中,肯定在產品、渠道或者價格、促銷中佔有至少兩條優勢,2013年的時候,三星是產品好、渠道好,但是三星後來做了一些改革,變成了直接供貨給經銷商,在零售方面卻沒有意識,到時產品銷量下跌,同時也沒有關注消費者的感受,導致回看整個爆炸事件,三星在回應上缺少點人情味。

此外,員工老齡化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年輕人越來越少,年長人越來越多,這也導致三星的管理層很穩定不會動搖,同時也會讓整個公司都失去進取心,只願意求穩定,不願意承擔風險。受此營銷,三星在營銷上也是同樣的態度,之前就請過一次趙薇當代言人,後來就沒請過其他明星,在這後來最新手機,三星學習了很多廠商才請了張藝興做品牌代言人。

縱觀幾點,三星態度太傲慢,不熟悉中國本土化市場、失去了進取心,或許這就是三星手機業務退出中國市場的原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技小青春 的精彩文章:

同樣是蘋果侵權禁售,德國判決乖乖執行,為什麼中國卻沒做到
蘋果的下架,封閉系統真要走向沒落了?看看塞班、黑莓的下場

TAG:科技小青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