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造車新勢力太熱鬧 蘋果也想插一腳

造車新勢力太熱鬧 蘋果也想插一腳

從去年下半年開始,「造車新勢力」這個詞火了起來,在新能源、智能互聯兩大未來汽車行業趨勢來歷之下,各大互聯網大佬都紛紛加入了造車行業。

10月份,原特斯拉整車研發和製造的高級副總裁,正式更新了領英上的身份信息,職位是蘋果Special Projects Group(SPG)的副總裁。

根據領英上的信息可知,蘋果SPG名下有將近1200名員工。其中,有300多名來自特斯拉,170多名來自福特——意圖很明顯,SPG就是蘋果的汽車業務部門。

另外還有消息稱果公司還取得了加利福尼亞州一個倉庫的10年租約,面積達2.92萬平方米。

種種跡象表明,蘋果確實是在謀划進入車圈。之前看到國內百度、阿里巴巴、騰訊都插足造車新勢力,不少車友表示難道蘋果這個科技大佬不動心嗎?這麼大塊蛋糕怎麼會不動心,而按照蘋果的習慣,總是提前默默做好準備,直到產品上線的那一刻才突然給大家一個驚喜。

蘋果將以何種方式進入車圈?

現在已經基本可以確定蘋果將進入車圈,但這也分很多種方式——比如自己造車,比如研發互聯繫統,又比如只是提供某方面的技術給其他廠家……

對此大家眾說紛紜,然而近日Guggenheim分析師Robert Cihra相信蘋果正在開發無人駕駛汽車。2018年6月,他告訴投資者,最終蘋果會推出無人駕駛汽車

但Robert Cihra並不認為蘋果會把技術拿出來,交給其它企業用,他相信蘋果會自己製造汽車,這樣可以控制設計與製造——對於這個分析我深表認同,這很符合蘋果的風格。不管是電腦還是手機,又或是其他產品,蘋果永遠都保持著相對的技術獨立。

Robert Cihra還說:「這個市場規模很大,符合蘋果歷史,我們相信最終蘋果肯定會推出自己的汽車。」

所以說蘋果公司應該會選擇自己研發並製造無人汽車,等到技術成熟後以蘋果的實力去購買一條生產線根本不算事兒。

蘋果造無人汽車還有一些佐證

比如前段時間傳出的Zhang Xiaolang事件——Zhang Xiaolang在2015年12月被蘋果公司聘用。2018年4月,Zhang Xiaolang在探親假期間回到中國。不久後,提出離職,並準備跳槽到中國的XMotors公司——也就是我們所熟知的小鵬汽車

事後FBI指控說一名前蘋果無人駕駛工程師竊取機密,並將機密賣給中國汽車創業公司。蘋果在聲明中說:「對於機密和知識產權保護,蘋果非常重視。關於此事,我們正在與當局合作,極力確保涉事者及其它個體為自己的行為負上責任。」

蘋果安全團隊認為,Zhang在機密資料庫搜索大量信息,下載大量信息。

對於Zhangxiaolang的所作所為以及最後的結果我們在此就不過多深究了,重要的是因此我們得到了一個重要的消息——蘋果的確是在研發無人駕駛技術。

而Zhangxiaolong所在負責的Project Titan項目,也給我們透露出了更多的消息——Project Titan是由Bob Mansfield運營的,他之前從蘋果退休,2016年又回到公司,參與汽車項目。

除此之外2013年,Doug Field離開蘋果,加入特斯拉,現在他已經回到蘋果,參與Project Titan汽車項目。在特斯拉工作時,Doug Field負責汽車研發工作。

可以看到蘋果大量招兵買馬,甚至趙回來了很多的老員工,可以說布局之長遠,也可以看出蘋果公司對於汽車非常感興趣,而對於這個科技圈中的大佬而言,必將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CP

車聞社後語

蘋果目前從未公開承認自己造車的計劃,應該是還沒有最後拍板。等到蘋果真的將所謂的i Car造出來後,必然會掀起造車新勢力的大狼——就算是門外漢首次跨行業,但以蘋果的能力生產出來的無人駕駛汽車,自然至少都是與特斯拉保持一個級別的。

據Jefferies & Co分析師認為,iCar的定價可能是55000美元(約38萬元),在美國只相當於Model S的一半,只有這樣,它才能在在電動汽車產業擁有競爭優勢。

當然進入國內後肯定不止這個價格,但我認為蘋果並不會缺乏消費者——因為Jefferies & Co的分析師或許不太了解中國的行情,也不太了解中國的土豪。

原創/ 江浩

主編/ 孟笑宇

1254855332@qq.com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車聞社 的精彩文章:

選擇它的理由很簡單 為了讓家變得更溫暖

TAG:車聞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