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民國軍閥大發橫財手段頗多,馮國璋販賣鴉片,袁世凱私吞五國借款

民國軍閥大發橫財手段頗多,馮國璋販賣鴉片,袁世凱私吞五國借款

民國時期軍閥割據,各路諸侯紛紛秣兵歷馬,增強實力的同時以抗衡其他軍閥。那麼既然是擴充兵力,秣兵歷馬,這一切似乎都是經濟為最基本的前提。那麼這些錢財又是從何而來呢?孫中山先生曾說,那些大軍閥搜刮錢財為己所用,為了確保財物的安全,會將錢存入外國銀行。

確實是這樣,各路軍閥大發橫財,將搜刮的民脂民膏全部存入外國銀行。但有一點是,那些軍閥的財產的數額是極其龐大的,如馮國璋,他在接任臨時大總統一職時,所發的橫財已經不再以「萬」為單位,而是以「萬萬」為單位,即數以億計。徐世昌的「斂財能力」可以與馮國璋媲美,也是以「萬萬」計。據悉張作霖的身家為「一個億」,而曹錕的身家就比較少了,為「5000萬大洋」,畢竟曹錕的上位是依靠賄賂,這賄賂的金額可不是小數字。

有人會說,那時候的錢不值錢,所以也沒有幾個錢。但有一點要知道,那時候整體社會的物價也要比現在低好多。就以民國初期的物價購買力來說,一塊大洋,至少可以相當於現在的60元人民幣。那麼即便是最窮的曹錕,也是有著近 3個億的資本。

那麼那些軍閥的發財手段又有那些呢?其實說白了,無非就是貪污、受賄、經商。就拿馮國璋來說,即便是身為大總統的他,也曾在背地裡干著販賣鴉片的勾當,大賺黑心錢;而徐世昌呢,將那些士兵的陣亡撫恤金全部據為己有;袁世凱就稍有不同,袁世凱曾為了鞏固地位而向五國借款,而那些借來的錢有近2000萬的大洋就被袁世凱划到自己的賬戶上。至於張作霖、曹錕二人,則是以經商為主,開礦為輔。

張作霖統治下的東北三省,也是一片繁榮景象。當時有家「厚發合」公司生意火爆,張作霖為了能達到斂財的目的,直接挪用公款注資,並要求公司每月給張作霖的分紅不低於20萬大洋,結果不到一年,這家公司因支付不起張作霖的分紅而宣告破產。

後在1919年,又有一家名為「廣盛源」的公司崛起,這次的張作霖不再以公款注資,而是想據為己有,於是派人以「偷稅」為由查封這家公司,而張作霖搖身一變,成為這家公司的股東。後在中原鬧旱災的時候,張作霖曾以半價收購糧食,然後販賣到受災省份,以近乎5倍的價格賣給那些農民。據悉,張作霖依靠倒賣糧食所賺的收入,每日高達近1萬大洋。

袁世凱在其當大總統的時候,在北京購買多處房子,雖說那時候的房價便宜,但也禁不住袁世凱購買的房子夠大夠多啊。其實那些軍閥中也有特殊,那就是段祺瑞。有人說他很清廉,名下沒有房產,甚至退位以後還得租房住。但事實上,似乎並不是這麼一回事,當時的北京錢莊「春華茂」、天津商號「春芝茂」都是段祺瑞的財產,只不過是用親戚的名義投資開辦的。相比較其他軍閥而言,只不過段祺瑞的資本要少的很多。看來,民國時期的軍閥,沒有一個人的屁股是乾淨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麻辣歷史講堂 的精彩文章:

開國上將被俘說出身份,反策反國軍一個營,為淮海戰役勝利打下基礎
古代中國有北京南京西京,日本有東京中京,這種分配是怎麼來的?

TAG:麻辣歷史講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