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遊戲 > 電競職業選手千萬收入的背後

電競職業選手千萬收入的背後

電競職業選手千萬收入的背後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你知道一名職業電競選手,能有多少收入嗎?

我們來看一份2018年新出的電競選手單人獎金排行:

Somnus、M,以222萬美元的獎金位居第十五名;

Fy以21萬美元的獎金位居第十八名;

而在這份榜單之外,另一份相關統計也呈現了職業電競選手驚人的收入:

UZI:代表遊戲LOL,收入1億;

韋神:代表遊戲絕地求生,收入1500萬;

老帥:代表遊戲王者榮耀,收入1000萬;

SKY李曉峰:代表遊戲魔獸爭霸3,收入500萬。

剛剛放下滑鼠的你,看到這些是不是熱血沸騰,頓感人生有望?

別,

你可能想多了,這些都是站在電競金字塔頂端的人類,

而你不是。

——我們的專業,就是潑冷水

電競職業選手千萬收入的背後

電競職業選手千萬收入的背後

11月3日,韓國仁川,王思聰的IG戰隊在英雄聯盟S8全球總決賽中一舉奪冠!一時間,電競圈掀起了埃及法老復活般的狂歡,這波熱潮還涌到了電競圈外,中國的網民們,集體沸騰了。

電競在2018年的翻身仗,讓很多電競少年揚眉吐氣,從小玩遊戲被父母指責的記憶,被當成網癮少年送給楊永信電擊的恐懼,在這一刻終於得到了釋放。不可否認,電競確實迎來了它的光輝時刻:中國電競產值激增至800億,電子競技進入亞運會,高校開設電競專業,泛娛樂電競產業園不斷誕生,電競直播空前火爆……

少年們因此有了和父母互懟的勇氣:電競不是遊戲!電競能掙大錢!

當真如此嗎?

就此,我採訪到了號稱中國電競第一女老闆的李葳,也許從她身上,我們能得到答案。


中國電競第一女老闆的電競之路

電競職業選手千萬收入的背後

▲李葳

李葳,1992年出生的大美女一枚,家境優渥,早在北京聯合大學廣告學院念書期間,就是一群電競選手的幕後老闆,她曾是CF《穿越火線》職業選手,唯一參加WCA世界電子競技大賽的女選手,後創建vivi電競俱樂部,成為中國電競第一女老闆,並擁有兩支TGA三甲CF戰隊,一支在山西太原,另一支在廣東。

簡單列幾條vivi電競俱樂部這兩年的戰績:

CF山西vivi2017tga全國總冠軍 ;

CF廣東vivi2017tga全國季軍;

使命召喚2017tga全國總冠軍;

使命召喚2017ccl頂級聯賽亞軍;

使命召喚 2018春季賽冠軍、2018冬季賽冠軍;

CF手游2018tga全國亞軍;

……

戰績斐然。

電競職業選手千萬收入的背後

但正是這樣一個電競俱樂部,現在也瀕臨解散,目前戰隊還剩下使命召喚部分和CF手游部分,一共還留下12個隊員。李葳每個月大概需要花四五萬元來養這支隊伍,這些錢都是靠電競直播賺取的,出現這種情況,一方面是因為戰隊並沒有找到很好的變現模式,另外戰隊目前的遊戲也不熱門,而且一個遊戲有一個圈子,圈子一旦形成,想進入其它熱門遊戲的圈子非常難,拿著大量的資金也未必能成。

在收入方面,曾有報道說即便是一般的職業電競選手,最低月收入也有一萬五千元,高一點的能達到七八萬。在vivi電競俱樂部,包吃包住,每個隊員都有固定月薪,根據遊戲不同、技術不同、榮譽不同,薪金都不一樣,最低的是兩千塊,最高的一萬多。當然,在李葳看來,現在《穿越火線》並不是熱門遊戲,玩其它熱門遊戲的職業選手,月薪會更高一些。除此,電競選手常年都會有比賽,如果取得名次會有獎金,一般冠軍官方會給五萬塊,五名電競選手平分這筆錢,俱樂部會另有獎金髮放,李葳第一次給隊員們發獎金是一人五千塊。

電競職業選手千萬收入的背後

但要拿到這些錢,過程並沒有想像的有趣。

訓練異常艱苦,在vivi電競俱樂部,隊員們的年齡都在17歲到22歲之間,而且是已經在網上玩得特別有名的才能被簽下來。大家的作息都不太正常,每天一般從下午起床就開始訓練,一直訓練到半夜兩三點,日復一日,很枯燥。隊員們也沒有固定的休息日,只有比賽結束的時候能休息一下。職業病基本是每個職業電競選手的常態,vivi電競俱樂部的隊員們,每個人或多或少都存在亞健康、腰和脊椎受傷、滑鼠手等問題。

電競行業吃的是青春飯,選手的職業壽命並不長,像vivi電競俱樂部玩的是《穿越火線》,這是一個很吃經驗的遊戲,也有打了十年的選手,其它的一些遊戲,選手的職業壽命可能會更短,也許打個三年、五年就結束。而且很多遊戲全靠反應,跟體育競技一樣,選手的黃金年齡就是十幾歲到二十歲左右,有的選手打了兩三年狀態就不在了,只能退出這個圈子。

那退出這個圈子之後,這些曾經在虛擬遊戲中叱吒風雲的年輕人,出路又在哪裡呢?


職業電競選手難以打破的「階層命運」

電競職業選手千萬收入的背後

很多電競俱樂部簽約選手,標準很簡單:遊戲打得好,人品沒大的毛病就OK了。李葳的電競俱樂部也是如此。

當前的電競圈的現實狀況是,普遍學歷水平低,質素也不高。看到這句話的你,先不要急著來噴我,不要因為王思聰的戰隊拿了世界冠軍,你就以為電競升華了,成了貴族運動。也不要看到幾個大明星也玩遊戲,就認為電競群體高大上。任何運動都有一個發展階段,現在中國電競還沒有真正發展起來,圈裡的大部分人,基本都是念書很少,有的可能高中還沒讀完,甚至初中就輟學的少年,而且家境一般都不是很樂觀,家境不錯的年輕人把電競當成職業的非常非常少,如果非常喜歡電競,可能也就玩個兩三年就開始做其它「正事」了。

那這樣一群除了電競沒有其它生存技能,也沒有錢的人,退役之後靠什麼吃飯呢?殘酷,卻現實。

一個叫褚明宇的大V在微博上說:「想不出比『電競』更屌絲的『體育運動』了」。引來網友狂噴。

電競職業選手千萬收入的背後

對此,李葳說:「這個職業不能稱之為一個真正的職業,因為它不具備長久性,它也不具備完善性,它或多或少也有那麼一些不體面,我只能說電競不是一個長久之計,很多人喜歡玩遊戲,並且玩得好,但是能出頭的特別特別少,一旦不打比賽了,出路並不多,就算有出路也是一個青春飯,比如不打比賽了做直播,但直播也做不了一輩子呀。」


轉型,成職業電競選手唯一出路

電競職業選手千萬收入的背後

職業電競選手都有自己的信仰,只想專註於比賽,但往往在職業電競這條路上走不下去時,他們不得不做出了妥協,轉而開始尋找其它出路。李葳現在每天晚上8點到12點會準時直播打遊戲和解說,她的大部分收入也是來源於此。在vivi電競俱樂部里,有的隊員可能遊戲打得不是很好,但因為在直播平台擁有可觀的粉絲量而得已繼續留下來。電競直播,成為目前很多想繼續呆在電競行業的人唯一的出路。

此前Uzi就以一個億的直播續簽費,震驚各路玩家與粉絲;

還有曾經的世界第一ADC:NaMei,後來成為了一個三線主播,直播間最慘的時候只有幾百人;

原DOTA職業選手伍聲2009,則成為了選手退役轉型第一人,做解說、開淘寶,繼續前行;

有著北美第一ADC之稱的死亡宣告,一路走衰,因為在直播間毆打女友上了熱搜(隨後證明只是摔東西),被多家直播平台封殺,從職業選手到一無所有。

有的人只是在網上打了一場比賽,可能就有人挖掘他去培養,就有可能出頭,和那些高收入職業電競選手站在一起,但更多的人別說是打得普通的了,就算是打得很好的,也大部分被湮沒了。所以喜歡玩遊戲也要保持清醒的頭腦,正確看待自己的人生。真正拔尖的職業電競選手,都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是天賦與汗水的結果,會玩遊戲並不代表就能靠電競吃飯,畢竟娛樂和競技千差萬別。

電競職業選手千萬收入的背後

早在IG奪冠後,央視一篇名為《IG奪冠刷屏的背後,是一個200000000多人的龐大群體!》被瘋狂轉發,網路上山呼海嘯回應著另一句話:「為什麼會聽到年輕人對IG的歡呼?因為這是他們不被理解的少年與現在,在此刻得到了正名。」

但卻少有人提及,成為職業電競選手,拿到千萬收入,成為2億人里最特殊的那一個,代價空間有多大。

電競職業選手千萬收入的背後


本期故事製作團隊

電競職業選手千萬收入的背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