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崔永超:從泥河灣遺址看遠古人類起源

崔永超:從泥河灣遺址看遠古人類起源

泥河灣是河北省張家口市陽原縣一個小山村,古老的桑乾河自西向東流經陽原縣全境,泥河灣就坐落在桑乾河畔。泥河灣盆地又稱桑乾河盆地,發育有完好的第四紀地層。在泥河灣遺址群中,舊石器時代文化遺存數目驚人,陽原縣境內發現150餘處,蔚縣境內發現20餘處,其中有大量早更新世人類遺存。自20世紀20年代被發現以來,泥河灣遺址已成為挑戰「人類非洲起源說」的重要區域之一。

泥河灣層成為考古專用名詞

泥河灣盆地為北東—南西向斷裂控制下的晚新生代山間盆地,基底主要由太古宙變質岩、元古宙碳酸鹽岩、寒武紀—奧陶紀沉積岩以及侏羅紀—新近紀火山沉積組合共同構成,盆地里堆積巨厚的晚新生代河湖相沉積。20世紀初,法國人在泥河灣建立教堂傳經佈道。1921年,文森特(Ernest Vincent)神父在其住宅附近發現了一些古生物化石,並告知正在籌建天津北疆博物院的法國地質學家、古生物學家桑志華(Emile Licent)神父。泥河灣盆地中,階地發育,階面寬闊平坦,第四紀地層齊全、出露廣泛、層次清晰。1924年,燕京大學地質教授、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地質學系講師巴爾博(George B. Barbour)踏勘泥河灣,將泥河灣村一帶發育的第四紀河湖相堆積命名為「泥河灣層」。

桑志華先後六次到泥河灣考察發掘,在泥河灣、下沙溝等地發現大量動物化石。1927年,巴爾博和古生物學博士德日進(Pierre Telhard de Chardin)神父對泥河灣層作了分層記述,根據桑志華的化石發現,介紹了哺乳動物化石的種類。1930年,德日進和皮孚陀(Jean Piveteau)在《泥河灣哺乳動物化石》中,對泥河灣層的哺乳動物化石進行了詳細研究,稱之為「泥河灣動物群」,並首次提出泥河灣盆地更新世初期人類活動的可能性:「我們需要直接的證據來證明,當最後三趾馬經常來喝泥河灣湖水的時侯,中國就有了人類。」西方學者對古哺乳動物和地層的研究,確立了泥河灣層的科學價值和國際地位,1948年第18屆國際地質學會把泥河灣層作為華北第四紀初期標準地層之一。從此,泥河灣層成為世界考古界的專用名詞。

經過近百年不懈努力,中外科學家確立泥河灣層不僅僅是下更新統標準地層,而是包括中更新統、上更新統的穿時地層,分為下更新統的泥河灣組、中更新統的小渡口組、上更新統的許家窯組三部分,不僅在第四紀地質學、哺乳動物學,而且在古人類學和舊石器時代考古學上取得了重大進展。

揭開古人類活動研究序幕

1963年,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人員王擇義在泥河灣盆地西南端的山西省朔州發現峙峪遺址,1965年又發現舊石器時代晚期虎頭梁遺址群,第一次從地層中發現細石器,解決了東亞大陸細石器多年無地層依據的困惑,揭開了泥河灣古人類活動研究的序幕。1972年,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在此地進行第四紀早更新世到晚更新世舊石器時代遺址的調查與發掘,考古人員蓋培和衛奇在虎頭梁發現9處舊石器時代晚期細石器文化遺址,明確以楔形石核、圓頭刮削器、雕刻器、石矛頭和錛狀器構成石器群的包含物層位及伴出哺乳動物化石。1974年,賈蘭坡、衛奇找到了舊石器時代中期許家窯遺址,發現了豐富的動物化石和舊石器,之後還發掘到9件晚期智人化石,初步建立起泥河灣與北京猿人文化的內在聯繫。1978年,尤玉柱、湯英俊、李毅等發現了位於更新世早期泥河灣地層中的舊石器時代早期小長梁遺址,有大量舊石器和一些哺乳動物化石,以燧石為原料的多種類型刮削器、尖狀器相伴出的石片石器引人注目。這些考古發掘構築起泥河灣舊石器時代早、中、晚期文化的時空框架,肯定了存在早期人類化石的可能性。

1983年始,以謝飛為首的河北省研究人員開始參與並主導泥河灣舊石器考古的調查、發掘與研究工作,先後發現並發掘了岑家灣、板井子、新廟庄、油房、飛梁、西白馬營、籍箕灘、於家溝、馬鞍山、姜家梁、二道梁、侯家窯和馬圈溝等遺址,大大豐富了泥河灣盆地舊石器文化內涵。其中,馬圈溝遺址是最為重要的舊石器時代早期文化遺址,它的發現將古人類在東北亞地區活動的歷史上溯到距今200萬年。考古人員在岑家灣遺址首次進行石製品拼合研究,可以直觀地復原石器打片、修理過程,據此初步建立起遺址的埋藏學及環境形成模式和人類行為模式。

泥河灣遺址群是世界上舊石器文化序列最為完整的地區,既有我國北方最早距今200萬年的馬圈溝古人類遺址,也有出土人類頭蓋骨和大量打制石球的許家窯舊石器晚期遺址,以及出土我國北方最早陶片和大量細石器的於家溝新舊石器過渡時期文化遺址等。它們都屬於中國北方小石器文化傳統,所構成的考古文化序列表現出強烈的繼承性和發展性,具有極強的文化連續性。

為考古區系類型學提供依據

泥河灣考古發現為中國舊石器時代考古區系類型學構架提供了堅實依據,也為中國猿人文化找到了來龍去脈。20世紀70年代,賈蘭坡首先提出,華北地區存在兩個石器文化傳統,一是以泥河灣、北京猿人遺址為代表的小石器傳統,二是以山西丁村遺址為代表的大石器傳統。其中,小石器傳統起自北京猿人遺址,終止於峙峪遺址。泥河灣地區許家窯、侯家窯遺址的發現,被賈蘭坡稱為「北京人文化和峙峪文化之間的重要環節,也可以說是過渡的橋樑」。

從時代和技術源流上,北方小石器技術的源頭應該在泥河灣。自200萬年前的馬圈溝遺址至1.8萬年前的西白馬營遺址,其間分布著小長梁、大長梁、半山、東谷坨、飛梁等一系列文化遺址,小石器文化特徵突出而穩定。舊石器時代早期的小長梁、東谷坨遺址具有明顯的北京人石器先驅者性質,東谷坨石核為細石器華北起源說提供了證據。直至舊石器時代晚期,距今2萬年前後,出現了以油房、二道梁、籍箕灘、虎頭梁遺址群為代表的細石器工藝技術,並逐漸取代了泥河灣盆地內延續200萬年的小石器工業。

舊石器時代向新石器時代的過渡進程中,虎頭梁遺址群的於家溝、馬鞍山遺址表明,泥河灣的制陶業發生在1.1萬年前,有中國北方最早的陶器。於家溝遺址超萬年陶器的發現,似乎預示著畜牧業開始萌芽,農業革命正在孕育。舊石器時代晚期,本地區精湛的細石器工藝技術、完整的灶坑、眾多的火塘,可能直接參与了陶器及農業的起源與發展,在舊石器向新石器的轉化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三支考古學文化在此匯合

在中國史前史重建過程中,考古學家蘇秉琦提出「超百萬年的文化根系」。他認為以向背面加工的石片石器為主體的小石器傳統貫穿始終,構成中國舊石器文化的鮮明特徵。其中,尤以華北地區的舊石器文化發展清楚、特徵突出。他特彆強調泥河灣的重要發現,指出桑乾河畔更新世黃土層的頂部有1萬年前的虎頭梁遺址,在更新世堆積的底層有100萬年前的東谷坨文化。它們是當時已知舊石器時代文化遺存的一頭一尾,而且都是以向背面加工的小石器為主的組群,代表著中國舊石器文化的主流傳統。

東谷坨人已能選用優質的燧石為原料,小型石器的類型較固定,打制技術也較熟練,已具有明顯的進步性。真正的舊石器文化源頭還要到超百萬年的上新世紅土層中去尋找,馬圈溝遺址的發掘為此提供了更為久遠的資料。馬圈溝石器的打片用錘擊法,石器刃部邊緣不規整,片疤深淺不一,表明進行了刃部修整,已經脫離最為原始的階段,向著較為成熟的方向邁進。低於馬圈溝遺址文化層的泥河灣層還很厚,第三紀晚期的三趾馬紅土很發育,將為進一步探索古人類起源提供物質基礎。

蘇秉琦認為,1萬年前的虎頭梁多種尖狀器已具備多種按柄方式,甚至連「直內」「曲內」的石器都出現了,實際上可能就是後來「勾兵」「刺兵」、鏟、鋤之類複合工具的雛形。這說明,1萬年前的古人類就掌握了新型工具和新的技術,文明時代已經啟步。在虎頭梁遺址群中,於家溝遺址出土了大批細石器工藝製品、裝飾品和動物遺骨,羊類骨骼占絕大多數。這究竟意味著捕獵已經專業化,還是開始馴養野生動物,有待進一步研究。

泥河灣地區被譽為多種文化交流的三岔口、北方與中原文化交流的雙向通道。燕山西側的河北省蔚縣桑乾河支流壺流河流域,發掘出了一系列具有自身特徵的新石器時代遺迹,其中含有紅山文化、廟底溝類型仰韶文化和以安陽後崗下層為代表的仰韶文化等,幾種因素交匯在一起。紅山文化發源於遼西地區,廟底溝文化源於陝西省關中地區,後崗一期文化來自豫北冀南地區,三支考古學文化在這裡匯合、交流。在蔚縣的考古遺址中,曾經發現了這一階段三支考古學文化共存的實例,陽原縣姜家梁新石器時代晚期墓葬中發現了隨葬的玉豬龍。這三支考古學文化融合在一起,有可能形成了距今五千年的國家雛形。

(作者單位:河北省文物保護中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社會科學網 的精彩文章:

翟強:學海無涯,有容乃大-我在美國求學治史的經歷(三)
趙光亞:魯迅是個「老孩子」

TAG:中國社會科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