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體用一源」於中國美術館盛大開幕,水墨藝術如何面向未來

「體用一源」於中國美術館盛大開幕,水墨藝術如何面向未來



12月21日,由西安美術學院中國畫系、廣州美術學院大學城美術館、魯迅美術學院中國畫學院、南京師範大學美術學院美術館、四川美術學院美術館主辦,大川文化、謀道文化承辦的2018·中國當代水墨年鑒三周年特展「體用一源:面向未來的水墨藝術」(簡稱「體用一源」)在中國美術館開幕。


「體用一源」將目標鎖定在當下的創作現實,聚焦於水墨藝術未來的發展,選取35位在2018年活躍的代表性水墨藝術家的精品力作60餘件,從不同維度呈現水墨藝術現狀,體現當代水墨藝術發展的現狀與趨勢。

藝術家袁武在開幕式講話中表示,「體用一源」不僅是2018年的收官之作,也是下一年的跨年大展。這樣的展示為水墨藝術賦予了更寬泛、更自由的表現空間和創作意義。使新的水墨藝術盡情的承載了傳統的高度、時代的意識和個人的追求。願我們的水墨表現無須堅守,只有自由表達!這是一個難能可貴的平台,這是一次有未來的展覽。

藝術家王曉輝連續三年都參加了中國當代水墨年鑒展,他表示,每一次展出都呈現出不同的面貌,這種不同也是這個展覽所要表現的宗旨。第三屆水墨年鑒展藉以「體用一源」,來深度觀察和梳理當代水墨的多元性。在當下,能有更多的藝術家去深度體驗生存現實並堅守獨特探索、用更純厚獨立的文化思考來培植思想、未來水墨就一切皆有可能。


策展人魏祥奇表示,展覽重提北宋程頤「體用一源」的理念,旨在反思「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所規範的思想史景觀。當藝術家強調自身的直覺意識,在其思想深處拋開二元壁壘,沒有體用差異時,便能直指本心,達到藝術本源。

藝術家李津表示,「體用一源」這一展覽主題非常深刻,程朱理學是中國古典哲學的精髓,正是在宋明之際,中國水墨藝術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在社會環境急速變化的當下,以中學來研究中國當代水墨非常值得期待。

參展藝術家劉國松則表示:希望藉助高品質的水墨藝術展,建立屬於本土的評價、評判標準,不以西方的眼光來判斷,將水墨藝術的發言權「拿回來」。

2018年,在政府主辦的各類大型活動中,比如杭州G20峰會、廈門金磚五國峰會、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等大型活動,很多重要場所都以創新水墨畫為背景。作為代表中國文化的水墨畫,為中國的文藝復興在作出貢獻。


在國際藝術舞台上,中國水墨藝術也在重要場合頻頻亮相,展現出別具一格的風采。本次展覽獨家贊助方SLC絲路集團董事阿爾希波夫·伊萬·波里索維奇也目睹中國水墨藝術在國外逐漸提升的關注度,他表示,中國水墨黑白濃淡的奇妙變幻讓世界對博大厚重中國智慧的了解和理解變得簡單、輕鬆、有趣。

SLC絲路集團董事副總裁付平表示,本次展覽聚焦最有中國文化代表性的水墨藝術,展示的又是一批頂尖藝術家的作品,這是極具影響力的盛世。她說:「專業、頂級的展示能吸引全世界的關注,向世界呈現中國水墨的風采和魅力,同時也為中國水墨更多走出國門,登上世界文化舞台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展藝術家徐累相信,「走向未來的水墨藝術,必然是具有國際視野,又心源中得。這一代人,要替古人做古人無法做到的事情,這才算出息。」






三年時間以來,中國當代水墨年鑒深度合作藝術家131位,吸引近百萬名參觀者觀展。

年鑒發起人張凱表示,一路走來,中國當代水墨年鑒也目睹當代水墨的興盛、喧囂、沉寂與重振。在這一過程中,年鑒也在不斷審視當前水墨藝術的發展路線,檢驗當代水墨藝術的學術基礎。中國當代水墨年鑒不僅在水墨發展史上留下一筆寶貴的財富,其展現的學術、先鋒、專業態度,也為水墨藝術的未來發展樹立了典範與標杆。

年鑒共同發起人、出品人張宗喜表示,改革開放40年來,當代水墨經歷了歷史的錘鍊和洗禮,煥發出新的藝術生命力和活力,也得到越來越廣泛的關注。中國當代水墨的能量,一定會成為未來中國當代藝術新的起點。歲末年初舉辦的「體用一源」,總結2018年,展望2019年,站在新起點上的當代水墨,一定會帶來新的驚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網易數碼 的精彩文章:

女孩上家教課遭老師猥褻 檢察長抗訴二審獲改判
日媒稱 日本政府事實上將華為與中興排除出採購清單

TAG:網易數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