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日常生活里有一種緊張,叫作「快到站了而我不在門邊」

日常生活里有一種緊張,叫作「快到站了而我不在門邊」

生活里緊張到讓人心跳劇烈的事件並不會每天都發生,無非也就是上課被點名、當眾演講、面試、向喜歡的人表白、坐過山車、看年度最嚇人恐怖片、做了錯事怕被捉包......

實際上還有一些容易被忽略的不易察覺的「小型緊張」,其實我們幾乎每天都在經歷——對大多數人來說,不管是日常通勤、過年回家還是旅遊出行,乘坐公共交通總是躲不開的。然而這些場合充滿了太多未知和不可控因素,有些小事故儘管你知道它們大概率上不會發生,但就是因為「微小而又確定」的挫敗很有可能開啟一整天的煩躁情緒。

比如前段時間微博上發起了一個#通勤久容易抑鬱#的話題,引發了短時間內超過2000萬的閱讀和 4741 次討論,不少人就提到:「相比於人生中的大災難,正是這種日復一日接連不斷的小型磨難才更為致命,會讓人不自覺地陷入焦慮和抑鬱的情緒中。」

根據好奇心研究所的調查,這麼多年來,你在乘坐公共交通時內心經歷的「小型緊張」大概有這些:


公交司機喊出「有沒有下車的?」的緊張程度等同於被老師點名上講台做題

公交車可謂是不確定性最大的公共交通方式,這些小型緊張可以歸納為各種「不明了」:

等車時,你永遠不知道車啥時候能到站,哪怕只隔著一條街;

跑著追趕剛靠完站的公交車時,你永遠不知道司機會不會利索地關上門開走,留下你狼狽又尷尬;

又或者,追車開始跑,剛跑了幾步就犯懶放棄,結果司機停那等,尷尬不已;

如果你足夠幸運順利上車並找到了座位,你也永遠不知道哪一個時間點才是該起身去後門等待下車的最佳時機;

下車時,到站沒有及時趕到門邊,司機已經關門了,不好意思隔著人群大喊「我要下車」,於是硬生生多坐了一站才下;

或者乾脆司機不打算停站,而是問「有沒有下車的?」,自己緊張地打算著要如何大聲回應讓師傅聽到,心裡十分期盼有一起下車的人幫著喊「有!」

此外,還有看不清密密麻麻的站牌、聽不懂/清報站,以及外出坐大巴時,經停服務區飛快地去上廁所,生怕被司機忘記甩下,都是一些坐公交時普遍的「小確緊張」。

每次過地鐵閘機前要做好百米衝刺的心理建設

相比之下,擠地鐵時遭遇的「小確緊張」內心戲的確要更豐富一些:

等車時如果站台沒有護欄會擔心玩手機手機會不會掉下去;

每次下電梯時莫名緊張擔心錯過了最近的一班地鐵;

又或者出了電梯,地鐵正在靠站,十分想要衝過去,卻又擔心會在門關那一刻正好被夾住;

你在車上,看到有人試圖衝上車/磨磨蹭蹭還沒下車時,車門響起了即將關閉的滴滴聲,替他捏一把汗,恨不得伸手拉他/推他一把;

不知道地鐵下一站是該哪一側開門,怕自己擠不過去 or 堵在門口耽誤別人下車;

下車人太多了為了讓開地方自己先下車在門外等著,擔心再也擠不上去;

乞討、地鐵推銷的人在車廂里慢慢向自己走來時,擔心 ta 在自己面前停留太久該怎麼辦;

每次過閘機時擔心手機信號不好沒刷上二維碼 or 怕走慢了一步就會被夾住;

giphy


坐飛機時後面的人踢椅背是最招人煩的

對大多數人來說坐飛機並不算是家常便飯,更多的緊張情緒可能來自於擔心趕不上飛機、雷暴天氣、墜毀等嚴重但極小概率的事件,並不能算是「小確緊張」,但也的確有一些微小的舉動讓人惱火。

Genfare 公司進行了一項針對 2000 名美國人的調查,專門針對那些每年都要有兩次以上航空體驗的人。結果發現,坐飛機時最煩人的就是:被踢座椅。有 54% 的人認為這是最最不能接受的,以及一些經常會遇到的煩惱包括:愛哭吵鬧的小孩(27%)、旁邊過於健談的乘客(23%);椅背突然向後或過於傾斜(17%);打鼾(15%)等等。

以輕鬆點的態度來看,搭乘各種公共交通這些小型磨難經歷起來有點像在打一款遊戲,需要有預判,走位得謹慎且風騷,不時遭遇卡 bug、碰到惡意玩家、會問出「有沒有人要下車」的終極大 boss......可惜,終究是一場沒有什麼萬能攻略的遊戲。

祝你一路闖關順利。

題圖來自:鄭舒雅

我們做了一個壁紙應用,給你的手機加點好奇心。去 App 商店搜好奇怪下載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好奇心日報 的精彩文章:

不可能實現的彭羅斯三角形,在一款花瓶上假裝實現了
中國打算「醫保控費」,日本曾實行類似政策並帶給醫藥產業巨變

TAG:好奇心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