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心理學家:沒事想太多是一種病,三種方式可以治

心理學家:沒事想太多是一種病,三種方式可以治

有沒有這樣的感覺,自己在投入某件事情或者接觸某個人後,自己的情緒一直處在當時的那種環境和氛圍中不能自拔和抽離,並不停的思考與糾結,心理學上將這種情緒體驗稱之為:過度思考情緒。

眾所周知,這是一種病態的情緒體驗,時間久了,對人而言無疑是一種負累。於是,針對這種現象,心理學家進行了臨床研究,最後得出了一個初步的結論:提高情商是對付過度思考最有效的方法,大量的研究數據也顯示,情商高的人能夠很快轉變自己的角色和情緒困擾。

我們知道,僅僅依靠聰明智慧是難以生存的,人的生存是需要注入自身情感和情緒的。所以在智商之外,心理學家提出了一個情商這個概念。並且在範疇內定義了它的組成部分,即在情緒方面的識別、運用、解讀和管理能力。

而一個人的情商水平不是天生的,是可以後天曆練的,所以如果想要擺脫過度思考的桎梏,建議思考以下幾個方面。

回歸理性

很多時候,當一個人處在某種情緒之中的時候,自己是不得而知的,這叫做當局者迷,如果想要擺脫這種狀態,是需要我們身體各方面來配合的,尤其是大腦中的理智區域,通過大腦與身體的協調,讓自己回歸理性。當一個人回歸理性,有明確的思路的時候,便不會受到情緒的困擾了。

自我接納

當我們認識到自己的情緒處在何種境遇時,需要做的不是自怨自艾,而是要給自己一種心理暗示,這種暗示是關於自我接納的。做好自我共情的工作,這裡的共情對象不是別人,而是自己。

其實,一個人過度思考的目的就是要把之前的那件事或者那個人分析透了,讓自己能夠接受和了解,然後自己才能根據分析的結果思考出對策來。當我們識別這種情緒後,就已經是在層層剝繭了,而後解讀出我們的負面情緒以及別人的困擾,相當於沖開迷霧見晴天,對於後續的問題解決至關重要。

情緒管理

提高管理情緒能力的方法很多,但是針對過度思考最有效的就是二次自我評估。當然二次評估在這裡僅僅是指情感和情緒方面的。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讓我們的積極情緒發揮作用,讓負面情緒和過度思考被壓倒直至消散。

比如,當我們在預備一場競賽之前,我們總會處於某種焦慮的狀態中,可能會思考我們的準備工作是否得當和充分,我們的備戰用品是否全面,競賽中是否會發生突髮狀況。這樣就陷入了沒必要的過度思考中,久而久之即使準備的在妥帖也會被焦慮影響發揮。

這個時候就需要管理好自己情緒了,告訴自己適可而止,我們各方面都準備好了,我們只是在等待一個有意義的活動,然後轉移注意力,讓自己抽離當下的環境,這樣就不會因為想的多而焦慮難安了。

由此看來,當我們克服這種過度思考的時候,也就是我們情商提升一個檔次的時候。而情商的不斷提升,也更有利於我們從某種負面情緒中及時抽離出來,所以兩者是互為因果作用的。

作者

第一心理主筆團 | 神奇小小

參考資料:

《認知突圍,做複雜時代的明白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心理 的精彩文章:

心理學家:男人平時聯繫你的方式,暴露了他愛你的程度
心理學家:一個女人很愛你,卻很少聯繫你,無非是四個小心思

TAG:第一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