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摩拜創始人退出,ofo陷困境,哈羅會成為最大受益者么?

摩拜創始人退出,ofo陷困境,哈羅會成為最大受益者么?

摩拜創始人胡瑋煒宣布辭去摩拜CEO一職,代表著她在共享單車行業的正式退出,另一個共享單車行業的巨頭ofo則遭遇了用戶蜂擁退押金而導致陷入困境的局面,目前在共享單車行業勢頭最猛的無疑是哈羅單車,看起來哈羅似乎正成為共享單車行業的最成功者。

共享單車行業來得快,去得也快

ofo成立於2014年1月,在早期它主要是為大學生提供服務,並強調通過獲取租金收入維持運營;摩拜成立於2015年1月,成立時間較ofo晚一年,而在它成立之後就開始致力於為大城市的用戶服務。可以說一開始兩家企業面向的用戶有很大的不同,雙方並沒太強的競爭關係。

2016年初ofo開始放棄深耕校園的做法,開始向大城市公眾用戶提供服務,它與摩拜的競爭正式開始。由於網約車行業在資本的支持後迅速成就了滴滴這家企業,共享單車行業也吸引了資本的關注,2016年也是ofo與摩拜開始持續展開融資並進行業務擴張的一年,從2016年起兩家企業的融資額不斷創出新高度,最高達到10億美元。

在資本的支持下,ofo和摩拜在整個2016年都處於快速擴張中,單車投放量以百萬計算,單車投放量不斷增加,用戶也在迅速增長,用戶的增加又吸引了新的資本進入,讓共享單車行業迅速進入高潮。

不過共享單車行業,用一年多時間發展至高潮,也因此迅速在2017年到了結束的時候。由於共享單車行業的投資極大,然而收入卻遠低於投入,在後來美團收購摩拜公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12月摩拜的虧損高達6億元,持續的巨資投入卻看不到盈利的前景,讓投資者開始喪失信心,他們不願再投資讓共享單車企業燒錢,而希望獲利退出。

ofo的主要投資者之一的金沙江創業投資基金合伙人朱嘯虎公開呼籲ofo與摩拜合併,但是由於ofo創始人戴威的堅持,雙方沒有合併成功,摩拜投資人最終推動將它出售給美團;而拒絕合併的ofo則開始面臨資金困境,在泥潭中掙扎。

可見共享單車行業的快速發展僅僅只有一年多時間,就如一陣風來得快去得也快。

哈羅會成為最大受益者么

在摩拜與ofo在談論合併之時,阿里巴巴開始強勢扶持哈羅單車。哈羅單車成立於2016年11月,此時共享單車行業已進入高潮,形成了摩拜與ofo兩大巨頭,本來哈羅單車是沒有機會,畢竟此時已傳出不少中小共享單車企業陷入困境,但是在關鍵時刻阿里巴巴出現了。

2017年10月,哈羅單車宣布與阿里投資的永安行合併,隨後阿里巴巴不斷加大對哈羅單車的投資,最終在2018年5月阿里系成為哈羅的大股東。

阿里支持哈羅單車的發展在於它在網約車行業的教訓。在網約車行業,騰訊支持了滴滴,而阿里支持了快的,不過兩家網約車企業迅速在2012年合併,而滴滴為合併後的存續公司,騰訊在其中取得了更大的話語權。阿里和騰訊進入共享出行行業的重點不僅僅是在該行業布局,還在於支持它們各自的移動支付平台支付寶、微信支付的發展,近年來雙方在移動支付市場的份額正快速接近,正因此阿里選擇了扶持當時弱小的哈羅單車以支持自己的移動支付平台的發展。

在摩拜被美團收購,ofo陷入資金困境後,在阿里支持下的哈羅單車正快速發展,據稱哈羅單車的日訂單量已成為共享單車行業第一名,並且哈羅正計划進入摩拜和ofo佔據優勢的一二線城市,而如今的形勢顯然相當有利於哈羅單車的拓展。

不過讓人意外的是收購了摩拜的美團和正迅速發展的哈羅似乎都開始轉移視線。美團的網約車業務在南京和上海開城後處於停滯,但是近日有消息指它已獲得北京的網約車牌照,似乎它正計划進一步發展網約車業務;另一邊的哈羅單車也已改名為哈羅出行,在今年10月份上線了打車入口,並與首汽約車攜手合作推出打車服務,雙方的目標都不約而同的轉向了網約車市場。

其實這也是可以理解的,共享單車行業至今找不到盈利模式,而網約車行業已為滴滴帶來巨大的資金流量,共享單車行業已到了終局,而它們的目標其實並不是共享單車而是網約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柏穎 的精彩文章:

一塊屏幕改變命運?這只不過是媒體人的臆想
格力入股安世半導體,這是一條合適的做晶元道路

TAG:柏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