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二戰前德國造世界第一款通用機槍,卻被嘲笑是「開勞斯萊斯耕田」

二戰前德國造世界第一款通用機槍,卻被嘲笑是「開勞斯萊斯耕田」

原標題:二戰前德國造世界第一款通用機槍,卻被嘲笑是「開勞斯萊斯耕田」



自人類出現以來,戰爭就從未停止過。人類歷史上規模最龐大、戰鬥最慘烈、傷亡最慘重的戰爭,非第二次世界大戰莫屬。戰爭爆發之初,德國以「閃電」般的速度迅速佔領了波蘭、丹麥、挪威、荷蘭、比利時和法國等國,令整個歐洲為之顫抖。


納粹惡魔之所以能夠如此輕鬆便橫掃大半個歐洲,離不開處心積慮的準備、先發制人的進攻,更離不開強大的軍事實力,先進的武器裝備。除了先進的戰機和坦克之外,作為陸軍步兵戰術核心的機槍更是領先了整個時代,二戰前德國便造出了世界第一款通用機槍——MG34機槍。



它的重量和輕機槍相差無幾,可以由單兵輕槍攜行,作為班級支援火力投入戰鬥。但射速和威力卻可以與重機槍相媲美。這使得德國陸軍的實力提高了一大截,特別是在雙方都沒有重火力支援的情況下。


MG-34通用機槍,由德國毛瑟公司設計製造,該槍採用槍管短後坐式工作原理,氣冷式冷卻,有膛口助退器和消焰器。發射7.92*57毫米毛瑟步槍彈,可以用彈鏈供彈,亦可用50發彈鏈裝入的單室彈鼓或75發非彈鏈的雙室彈鼓掛於機匣左面作供彈。射速每分鐘900發,後續改進型號射速甚至超過1000發每分鐘。



二戰初期,德國的步兵班通常由10人組成,除機槍射手和副射外,另外8人(包括班長)裝備毛瑟98K步槍,後期班長裝備MP40衝鋒槍,機槍手裝備一挺MG34通用機槍。發起進攻時,機槍手首先搶佔有利位置,以火力壓制敵軍,其作步兵在MG34的掩護下,發起進攻。


由於MG34射速高火力猛,二戰初期德軍幾乎顯有對手,不過彈藥的消耗也非常的大,因此,在10人班組中往往至少還有一人或多人兼職彈藥手,負責攜帶彈藥。



當然,MG34的缺點也很多,甚至一度被人嘲笑。首先,它散熱片、機匣、和很多零件都是用整塊金屬切削出來的,不但製造難度高、消耗的材料多,時間周期也很大;其次,這種武器在製造時需要使用大量的貴重和稀有金屬,使它的成本進一步升高。


在MG34誕生之初,就有人笑稱,「使用MG34機槍作戰,和開著勞斯萊斯卻耕田沒什麼區別」。即便如此,MG34通用機槍仍然不愧為一種非常優秀的機槍。而其改進型MG42機槍,由於採用了大量衝壓件,生產成本和時間都大為下降,自然而然成為了二戰時性能最優秀的機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時說話 的精彩文章:

飛行員視力到底有多好?下面四張測試圖,很多人或許認不全!
日本軍隊發動衝鋒,蘇軍卻停止了攻擊,沒多久日軍就後悔了!

TAG:小時說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