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為什麼晚清的不平等條約都是李鴻章簽訂的?其他大臣不能簽嗎?

為什麼晚清的不平等條約都是李鴻章簽訂的?其他大臣不能簽嗎?

晚清能與西方列強打交道的人才真不多,當時估計就是恭親王和李鴻章了。恭親王被稱為鬼子六,是通於跟西方人打交道。但後期,因權利問題,受到慈禧猜疑,被邊緣化。

看看其他重臣,胡林翼於1861年病逝,曾國藩也曾由於處理天津教案,最後後於1872年鬱鬱而終,而左宗棠向來主戰並且在1885年病逝,晚清名臣相繼去世,其他官員更將外務視為「畏途」,所以可用的外交人才,就剩下李鴻章了。

李鴻章的眼界認知與外交能力極大地超越了同時期的晚清王公大臣。他雖為儒家進士出身,但他為人善於變通,在主持洋務運動中,接受了西方傳來的國家主權觀念和國際公法等近代理念;並且在薛福成、馬建忠等留學歸來的幕僚影響下,李鴻章比同時代的士大夫更為了解國際公法,是當時清廷屈指可數的具備世界眼光的重臣。

李鴻章為人靈活務實,他認識到傳統封貢體系和華夷秩序已經衰落,並接受了近代國家主權觀念和條約體系。因此,相比於之前簽訂合約的耆英、崇厚等人,李鴻章具備較為完善的外交理論和談判策略。伊藤博文對李鴻章深為推崇,認為他是「大清帝國中唯一可與世界列強一爭長短之人」。所以晚清很多不平等的條約,都是由李鴻章來簽定的。

那為什麼晚清的那麼多不平等條約,卻總是李鴻章來簽訂的呢?

第一,李鴻章在晚清的地位十分重要。

因為太平天國是靠團練打下的,這樣辦團練的漢族大臣成為國家的重臣。

到了晚清時期,曾國藩和左宗棠等人相繼去世,李鴻章成為碩果僅存的那一個。中堂大人李鴻章,在朝廷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因此,涉及到與列強關於土地和財產交涉的重大問題。都要由李中堂出面來解決。

(慈禧畫像)

第二,李鴻章深得慈禧太后信任。

李鴻章去和外國列強簽訂不平等條約,大都是慈禧讓他去的。慈禧為什麼會很信任李鴻章?因為李鴻章對慈禧很忠心。

其實,外國列強不僅僅想在中國攫取利益,他們還想有利於和清朝的互通,用自己的價值觀影響清朝。從這個角度來說,他們甚至覺得讓光緒來主政,比讓慈禧來主政更好。畢竟慈禧很頑固,很保守。而李鴻章在和列強談判的時候,能夠維護慈禧的利益,會努力保住慈禧的地位。因此慈禧對李鴻章很信任,在和列強談判的時候,都會讓李鴻章去。

(與列強談判)

第三,列強想要李鴻章參與談判。

列強之所以要讓李鴻章參與談判,並不是說李鴻章一味地妥協投降,列強要什麼,李鴻章就給什麼。並不是這樣的。而是李鴻章的辦事風格,列強很熟悉。李鴻章的底線在哪裡,列強也很熟悉。

李鴻章在和列強談判的時候,也常常表達反對意見,不會那麼痛快地簽字。但是,列強知道,最終他是會簽字的。問題還不僅僅在這裡,還在於他答應簽字後,慈禧不會不滿意,王公大臣有意見,全國人民有意見,也不會鬧到哪兒去,不會讓國家失控。這一點,是列強最滿意李鴻章的地方。

所以,無論如何,列強都要讓李鴻章出面簽約。馬關條約簽訂時,李鴻章在日本遇刺,日本嚇得不輕。因為他們害怕李鴻章一死,條約就搞不定了。簽訂《辛丑條約》的時候,李鴻章已經病入膏肓。列強為了搶在李鴻章活著的時候把事情搞定,因此答應降價。這些都是證明。

第四,李鴻章具有和洋人打交道的經驗。

沒有人比李鴻章更熟悉洋人,更了解洋人。李鴻章知道列強的訴求在哪裡,知道他們需要什麼,有什麼樣的程序等等。所以,每次遇到這種外交談判的事情,雙方都是一拍即合,都希望李鴻章出面。

李鴻章固然因為簽訂了許多不平等的條約,成為歷史的罪人。但是,也因為實在是國力太弱,軍隊太弱,打不贏。弱國無外交。所以,很多時候,李鴻章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一生風雨裱糊將,是李鴻章對自己一生的總結評價;這麼多條約,哪個是因為李鴻章造成的呢?簽訂這些條約不簡單,要背上的不僅僅是歷史的罵名;而且簽訂前還要談判,不能讓對方開出過分的條件(殺價)。整個大清朝,只有李鴻章一個人有這個本事,有這個能力。

李鴻章裱糊將手藝太好,把虛弱的大清裱糊成一個帝國,李鴻章憑藉自己的外交手腕以夷制夷。維繫著晚清繼續前行。

李鴻章一輩子簽訂了三十多個不平等條約,但是這三十多個條約哪一個是李鴻章造成的呢?所以需要客觀來評價李鴻章。

舉出最著名的兩個不平等條約《辛丑條約》和《馬關條約》。

先說《辛丑條約》,賠款4.5億兩白銀;但是一開始德國一個國家就開出了7億兩的賠款要求。最後李鴻章談的是十一國賠款4.5億兩。

慈禧太后支持義和團,一聽說洋人要廢太后,腦子一熱對十一國宣戰。攻打十一國駐北京使館,眼看中國就要陷入戰火。此時,李鴻章是兩廣總督,對太后的發下來的詔書說:此亂命也,粵不奉詔!與劉坤一、張之洞等形成東南五省互保。結果,義和團沒有打下來使館,八國聯軍來了。此時,慈禧帶著光緒跑到了西安,八國聯軍找不到政府了。就在北京住了下來,慈禧再陝西下詔書讓李鴻章北上談判。已經70歲的李鴻章踏上了北上的路,走到上海不走了。讓十一國公使來上海見他,美國來了,李鴻章把他叫進去談一會,用囚徒困境的談判策略使得十一國互相猜疑防備。

到北京開始談判了,德國元帥說:我們來談判一下戰敗的條約,作為戰敗國……李鴻章一擺手說:誰是戰敗國?德國元帥瓦德西都他媽愣了:你們是戰敗國呀?李鴻章問:我跟你們開戰了嗎?瓦德西說:沒有,但是你們太后宣戰了。李鴻章說:當時我是怎麼說的——此亂命也,粵不奉詔(這是假命令),你可以查檔案。一查檔案還真是,李鴻章說:既然是假命令,那麼我們就沒有開戰,我們就不是戰敗國。瓦德西都他媽傻了:那我這算啥。李鴻章說:感謝你們幫我們清君側,救出了皇上皇太后。割地是不行的,因為我們不是戰敗國,這樣吧,我給你們一些出兵的費用。瓦德西一聽,還真是這麼個理,好吧。我德國要7億兩白銀。李鴻章說:這樣,我給你4.5億兩白銀,你們自己去分。最終賠款4.5億兩白銀。

《馬關條約》是甲午海戰,中國戰敗,北洋艦隊全軍覆沒後簽訂的,賠款2億兩白銀,割讓遼東半島,。

甲午中日戰爭,李鴻章是極力反對與日本作戰,主張讓英法俄等列強居中調停,因為此時北洋艦隊已經五年沒有更新過炮彈了,定遠、鎮遠兩艘鐵甲艦雖然排水量7000噸,每一艘船花了175萬兩銀子,噸位遠遠超過了日本艦船的噸位,但是再航行速度上卻比不上日本的軍艦;武器上,北洋艦隊五分鐘開一炮,而日本的艦隊一分鐘可以開五炮;更為糟糕的是:北洋艦隊沒有炮彈了。所以李鴻章想讓北洋艦隊呆在港口裡,用岸上的大炮和日本作戰;而不是海戰。

為何北洋艦隊的境遇這麼凄慘?答案是:翁同和為首的帝黨清流認為北洋艦隊年年要軍費,但又不打仗,沒啥用;最關鍵的是,他們認為北洋艦隊是李鴻章洋務運動搞出來的新奇玩意,不值得投入。於是乎,連續五年,北洋艦隊沒有獲得戶部(翁同和主管)一分錢軍費。

故與日本發生衝突,李鴻章是不主張開戰的。但是遭到了翁同和的駁斥,隨後光緒皇帝申斥了李鴻章,嚴令北洋艦隊開戰。結果大家都知道了,北洋艦隊全軍覆沒,舉國震驚——人們不再給辦洋務的李鴻章設置障礙。甲午戰敗,最先嚇破膽的是翁同和為首的帝黨,其實這時候日本也已經力竭了。提出和談後,日本要求清政府派代表去日本——沒人敢去,這一群人都看著李鴻章。

戰敗後,英法列強立刻拋棄了與中國的合作想法——連小小的日本都能打敗你,你已經掉出了帝國的梯隊。戰敗後,失去了英法等國對日本的制約,那麼就要和談 。日本首相伊藤博文點名要李鴻章去,他想羞辱一下偶像李鴻章,曾經李鴻章的北洋艦隊曾經直接開進日本港口,嚇得日本天皇都快尿了。見面後,伊藤博文嘲笑李鴻章改革不力,李鴻章說:改革內政,我非不欲做,但是我們國家太大,朝野上下人心不齊,不像貴國一樣上下一心。如果我們兩人易地而處,結果會如何?伊藤博文說:如果你是我,在日本一定乾的比我強;如果我是你,再中國不一定乾的比你好。

談判很激烈,日本要求賠償4億兩白銀,還有割讓東三省,遼東半島,台灣、琉球群島;李鴻章從中斡旋,把英法俄拖進來,最終東三省沒有割讓,遼東半島租界,開埠通商。最後李鴻章要求降低賠款,雙方談判十分膠著。此時,一個日本憤青認為不應該和談,應該繼續打;於是刺殺李鴻章,李鴻章臉上中了一槍,日本政府害怕的不得了,如果真打起來,日本還沒能力佔領中國。於是李鴻章利用這一點,把賠款從4億兩降到了2億兩,甚至還要求日本再降低些,作為他回國的路費;隨行的人員沒有不黯然落淚的。

所以對晚清的重要歷史人物李鴻章,我們應該給予客觀的評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付春兵 的精彩文章:

羯族石勒後裔
李世民的鮮卑姓氏大野氏

TAG:付春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