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面對敢手撕建制派的特朗普,中國怎麼辦?

面對敢手撕建制派的特朗普,中國怎麼辦?

中國應堅持原則,同時要避免成為他在國際舞台上彰顯個性的頭號靶子。

特朗普總統繼續強硬執行從敘利亞撤軍的決定。他要求反對該決定、原計劃明年2月份才完成辭職交接過程的防長馬蒂斯1月1日就提前走人,並且不斷發推特為自己的政策辯護。他在其中一個推文中寫道,更換他國政權不應是美國的工作。

埃爾多安(左)和特朗普

《華盛頓郵報》在一篇最新評論中抨擊特朗普是「流氓總統」,稱共和黨和政府這兩道約束他的防線都已經失守,現在法院、輿論和更廣泛的公民社會成為約束他的最後一道防線。《紐約時報》也說,現在每天都有一場「特朗普戰爭」,特朗普可能「即將失控」。

美國看來正在陷入一場深刻而混亂的傳統政治價值綳斷和新價值通過競爭形成的大調整中。社會底層涌動的各種不滿無法通過傳統政治手段進行梳理和緩解,但它們又集結成支持打破現狀的競選力量,這使得特朗普得以對抗建制派,不斷做出令後者目瞪口呆的決定。

試圖從傳統邏輯理解特朗普思想脈絡,都不會成功。他只想搞經濟,不再重視地緣政治了嗎?但他大規模提升了軍費,組建太空軍,比前幾任總統都更強調核武庫的重要性。他不再依賴美國的同盟體系了嗎?他更像是想利用同盟體系實現「美國再次偉大」,包括從對盟國輸血變成從盟友身上多撈一把。

針對美國的體制以及美國領導的國際體系發動全面改革,既耗時又費力,很難推動。所以特朗普就直接干他能夠乾的事情,用行動促變化。這些行動有些與建制派的理念形成呼應,他就受到了支持,比如對華貿易戰。有些與建制派的想法是南轅北轍的,他就受到了強烈的抵制,比如從敘利亞撤軍就是這樣。

特朗普的衝擊很有力量,它的背後主要就是美國白人底層民眾的憤怒和其他民粹主義能量。但特朗普的執政邏輯還遠沒有在理論上自我釐清,他的執政方向也有較大不確定性。第一個任期執政兩年後,美國總統都會把注意力的重心放在連任上,特朗普總統會尤其這樣,因為他的連任得到的體制性慣性支持會更弱,他需要不斷強化與選民的直接情感聯繫。

從敘利亞撤軍,特朗普雖然受到建制派極其刻薄的批評,但他利用這一行動重描了自己與以往建制派總統的鮮明不同。在美墨邊境建牆導致政府關門,也是特朗普總統強調自己「是美國人民的總統」的一種方式。普通美國老百姓關心自己的福利,反對更多移民湧入,對中東事務感到厭倦,這些都是特朗普敢於賭博的民意支點。

由於特朗普的個性極其鮮明,他的民間支持力量很強大,而建制派抵制他的理由同樣強大,在接下來的兩年里特朗普總統與美國體制的衝突有可能進一步激化,以至於「什麼都可能發生」。

與這樣的美國總統打交道,中國應重在穩健。中國應堅持原則,同時要避免成為他在國際舞台上彰顯個性的頭號靶子。美國政壇上現在就有多個燃燒的火堆,今後很可能還會出現更多,把那些火堆的能量都吸引到中美關係中來,這是中國要堅決防止的。

中國已經形成如此大的經濟和政治體量,只要中美不搞成真正的冷戰,遏制中國不成為美國對外政策的基礎坐標,中美關係就註定是高度複雜化的,華盛頓不可能受某個壓倒性的目標驅使處理各種對華事務。這應是我們的一個基本判斷,在此基礎上,我們應致力於擴大、而非進一步收縮中美髮展健康關係的空間。

(本文系《環球時報》社評,原標題:強硬從敘撤軍,特朗普何以不怕建制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網 的精彩文章:

曾提「務實台獨」的賴清德如今願意從善如流?國台辦回應
無懼美國威脅?外媒:俄印軍事合作達「前所未有」水平

TAG:環球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