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對話聯想集團副總裁王茜鶯:堅持自下而上的創新,重點發展行業智能

對話聯想集團副總裁王茜鶯:堅持自下而上的創新,重點發展行業智能

i黑馬訊 近期,聯想在總部召開了以「智慧創新 智慧未來」為主題的創客節,展示了一系列關於PC創新、PC用戶解決方案的最新創意和產品。據悉,聯想已連續六年舉辦創客節。

「全球化」成為此次聯想創客節的關鍵詞。據悉,此次的創客節有500多個員工報名,最後有16支團隊入選,其中有很多來自聯想海外的員工,包括日本、美國以及其他國家的員工。

在此次大會上,聯想集團副總裁,聯想研究院技術戰略與創新平台總經理,美國斯坦福大學人機交互博士王茜鶯接受了創業家&i黑馬等媒體的採訪,分享了聯想在5G、創新孵化器和高校實驗室的成果和進展。2015年至今,王茜鶯負責聯想技術戰略,研究院創新管理和用戶體驗平台。值得一提的是,王茜鶯建立的聯想創新孵化器-小強創新,成功孵化和加速內部多家企業。

在採訪中,王茜鶯表示行業智能是聯想發展的重點,從信息化時代進入了智能化時代,智慧教育、生產製造、醫療診斷等領域將發生巨大變化。

談及聯想小強創新孵化器,王茜鶯表示聯想骨子裡有工程師和研究人員的基因,聯想會通過內部激勵讓新一代的工程師和研究人員能夠給聯想產品輸出更多的創新。這兩年,對小強創新加速器的重點就是打造自下而上的創新、草根創新和工程師文化。

5G和軟體定義數據中心的出現,使得聯想這樣的IT廠商有機會進入運營商主幹網建設、網路定義網路、網路定義存儲等領域。王茜鶯判斷2020年左右,整個5G的行業專利、標準等細則都將出台,目前,各方均在為行業的相關標準努力準備,聯想可能產出很多5G核心專利。

以下為對話實錄,經創業家&i黑馬編輯:

Q: 2018年馬上要結束了,聯想研究院這一年的發展戰略是怎樣的?

王茜鶯:今年聯想提出了智能轉型,我們仍然是貫徹平台化的核心技術,一方面是支持好公司三大戰略:更加智能的設備、更加智能的基礎設施、用智能賦能垂直行業。

在聯想創新技術大會上,我們展示了AR設備、5G專利標準、以及人工智慧平台的發展成果,這是我們目前重要的方向及產出。

Q:創客節上展示的產品都體現了人機交互的技術,有很好的用戶體驗。在產品思維上,你們是如何思考的?

王茜鶯:單賣設備的時代已經過去了。現在,設備一方面要有良好的用戶體驗,容易上手;另一方面,設備未來不會單以設備的形態出現,而是要幫用戶解決問題。譬如當用戶經常處於移動狀態中,設備要永遠在線、待機時間要非常長、設備要有便攜性,要做到精準和極致。此外,網路的連接是不是穩定,有了5G以後是不是能夠快速的連接到5G,這是基礎用戶體驗的問題。

此外,用戶在什麼樣的場景下用,是教育場景下或是政務辦公,應用和服務如何結合,這是我們接下來注重的方向。設備不只是一個工具,而是要考慮設備幫助用戶解決什麼問題、帶來哪些利益,這是最重要的。

Q:關於5G,聯想有沒有具體進展?

王茜鶯:5G行業專利、所有標準預計在2020年出台。現在各方都在為這個行業的標準在努力,聯想也可能產出很多5G核心專利。

聯想有很強的5G團隊,我們有來自13個國家、有十年以上從業經驗的5G領域的專家。5G有更大的帶寬,更穩定的傳輸效率,同時有多通路的接入,傳輸的延時會很少。5G在智慧醫療、疊加現實等方面會有很多的應用。從設備層面來講,5G非常重要。5G和軟體定義數據中心的出現,使得聯想這樣的IT廠商有機會進入運營商主幹網建設,網路定義網路、網路定義存儲這樣的領域。

Q:聯想創新孵化器-小強創新目前發展狀況如何?

王茜鶯:我們建立的小強創新加速器,一方面我們鼓勵內部創新。聯想骨子裡有工程師和研究人員的基因,一代一代發展下去,我們要讓新一代的工程師和研究人員,為聯想產品輸出創新。

小強創新加速器是草根創新,自下而上的創新。對聯想來講,在技術方面,公司一直在技術方面加大投入。

另外一方面,聯想也在培養工程師文化和創新文化。這兩年,對小強創新加速器來講就是打造自下而上的創新、草根創新和工程師文化。

我們去年做了創客馬拉松,今年做了innovator Festival,有很大的變化。這次的Innovator Festival是一個更加全球化的黑客馬拉松。我們一共有500多個員工報名,最後16支團隊入選,有很多來自日本、美國等其他國家的員工。去年創客馬拉松的效果很好,做完以後我們在公司內部宣傳,「每個人就是工程師」。他們有一些想法輸出出來,也許能變成產品,使得最後能夠有VC投資。今年我們進一步擴大範圍,讓更多海外員工加入。

Q:據悉,聯想研究院也在牽頭聯想跟高校的合作,請您講一下合作的體系和成功的案例。

王茜鶯:2000年,聯想就創立了學術委員會,尤其是做信息行業里,這兩面我們請了一些知名的高校專家和行業專家加入我們學術委員會,包括吳建平院士、鄭南寧院士。我們每年請他們過來,把過去一年的成果做一些分享,他們會給出一些技術方向和業務方向上給我們建議和指導。

我認為校企合作會發揮越來越大的優勢,對學校來講希望技術能夠解決市場問題,解決終端用戶的問題,而不是只做研究。對企業來講我們可以更好的利用高校做基礎研究,融入到現有的技術創新中去。我們和很多國內外的高校都有實質性的合作。

在2017年,我們簽約了好幾家聯合實驗室:我們和華南理工大學簽了關於OCR的文字識別跟手寫識別的聯合實驗室;和東南大學建立的針對心臟(心血管)-睡眠-情緒三大應用領域聯合實驗室。在海外,我們和斯坦福大學合作多年。今年我們和麻省理工簽了一個協議,和全世界知名企業一起來解決人工智慧上的一些難點問題。此外,我們和杜克大學在好幾個項目上已經開展合作,如建立人工智慧的數據中心。原來傳統數據中心都需要系統管理員定期檢查,伺服器是否有問題,是否需要換硬碟,網路是否有問題等等,雲化凸顯以後,數據中心越來越多,為了節省人力,我們幫助人根據數據中心的運行狀態能夠給出一些數據,經過後台大數據的分析,數據中心可以主動進行自動維護。

Q:前段時間聯想研究院剛剛成立了行業智能方案研發中心,請您給我們介紹一下。

王茜鶯:行業智能是聯想發展的重點。在信息化時代,聯想在信息設備的建設方面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從信息化時代進入了智能化時代,核心的差別是原來在信息化時代,大家通過設備幫助人和人之間建立的聯繫,包括自動化流程。進入智能化時代以後,各行各業都會發生變化,包括生產製造的環節、醫療診斷環節、教育領域等。

信息化和智能化會促使很多行業會發生變革。在智能製造方面,通過聯想工業大數據平台優化供應鏈。譬如聯想和某鋼鐵廠的合作,原來一大卷鋼板出廠以後,客戶用的時候才發現有瑕疵。原來的做法是大家抽查幾卷,如果抽查到就留下來,有問題再退回來。聯想幫該鋼鐵廠在生產線上裝設攝像頭,當火紅的鋼板從流水線上滾下來的時候我們就知道是否有瑕疵。如果有問題,這批鋼板馬上就可以截下來進行重新的改造。這樣就節省了很多物流成本,減少了對客戶造成的影響。

此外,聯想的醫療大數據應用技術和國家工程實驗室合作,合作內容是輔助診斷肝腫瘤圖像醫療。在聯想,這個項目叫E-Health, 我們通過計算機視覺,早期檢測有沒有肝腫瘤,檢測腫瘤是惡性還是良性,甚至可以知道它是什麼類型。我們通過醫療大數據幫助醫生,提高早期診斷的效率。

在智慧教育領域,我們發現學生的學業負擔都很重,我們為每個學生定製一個錯題本,或者哪個知識點沒有學好可以自動給學生知識點,幫助老師做到因材施教。行業智能未來帶來的空間非常巨大,這是聯想和聯想研究院的工作重點。

譬如在教育領域,教育資源的分配存在很大問題。未來,在人工智慧和教育信息化的迭代下,教育可以變得更加公平和便利。以智慧教室為例,此前,大家更多是關注教育信用化,以配合國家的三通兩平台。那麼,現在為了更好地做好信息化,大家都開始嘗試用AI的方式去解決問題。聯想希望用AI賦能教育,目前所展示的解決方案仍處於概念研發階段,演示中所採用的表情識別與人臉識別技術,均由聯想研究院自主研發。未來,聯想會將智慧教師真正落地,做成可行好用的產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i黑馬 的精彩文章:

2018 T-EDGE 全球創新大會圓滿落幕 超過100位大咖思想彙集
你還在瘋狂的燒錢做品牌營銷嗎?正確的思維是這樣的……

TAG:i黑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