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李舫對話傳習志願者:真實的蘇東坡和我們理解的蘇東坡並不是同一個人

李舫對話傳習志願者:真實的蘇東坡和我們理解的蘇東坡並不是同一個人

封面新聞記者 閆雯雯  攝影  陳羽嘯

名人大講堂的一大特色就是會邀請傳習志願者與主講嘉賓進行互動,每位傳習志願者又都擁有不同的背景,不過,相同的是他們都喜歡蘇軾。

汪學金

來自成華新聞中心的汪學金向李舫提問:「新聞寫作中,是否可以融入古詩詞?  」

李舫是人民日報海外版的副總編,對於新聞很熟悉。她表示:「萬物可以入畫,萬物可以入詩詞,新聞是一個非常有包容性的問題,什麼樣的詩詞都可以入新聞,新聞有很多問題,特別是通訊裡面,用到詩詞的地方非常多,我記得有一句詩留的清白在人間,當時我寫了一小的通訊,我覺得古詩詞入新聞是可以的。」

姚欣欣

成都理工大學學生姚欣欣提問:「倘若讓您去再去蘇軾故里,您最願意東坡文化以怎樣的形式呈現給您?  」

「在一千多年之前,不管蘇東坡喜歡詩詞、書畫、賦、美食,喜歡什麼都好,他在當時僅僅是一個人,正是因為經過了時間的淘洗,蘇東坡成為一個符號,他是一個標誌著眉山地域的符號,也是標誌著四川精神的符號,更是代表著中國氣質的符號。」李舫這樣解讀,「我覺得首先要真實的保護,他的東西當然已經不在了,但是我們可以真實地還原他生長的地方。」

來自社科院的張老師希望能夠了解蘇軾的愛情觀。

「『十年生死兩茫茫』是蘇東坡寫給他第一個亡妻的,蘇東坡為什麼有這麼大的成就,因為他身邊有一群非常忠誠的朋友,對他非常好的家人,一直在陪伴他左右。」李舫認為蘇東坡並非是一個人,而是「身邊的人共同成就了他。」

趙茗婷

在香港大學攻讀教育專業的趙茗婷非常佩服蘇軾的責任感,而李舫認為這其實是蘇東坡的使命感:「他每一次只要遇到升遷的時候,就不停地熱情洋溢的做事情。他的偉大詩詞都是在低落時寫的,因為在被委以重任的時候都是在馬不停蹄地做事情,這就是他的社會責任感,其實在他兩相對比中,這個就是社會和他的文化使命的統一。   」

彭潤熙

來自四川書畫藝術交流促進會的彭潤熙希望李舫能夠會怎樣平衡傳統文化和年輕人的理念。李舫認為其實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弘揚還是需要年輕人感興趣,要讓他真正地喜歡,就像蘇東坡一樣愛好廣泛。

詠瑾

四川省文聯文藝評論家協會的詠瑾詢問如何能更好的去領會東坡思想的深邃,讓他更好地參照和滲透我們的生活。

李舫回答:「一千年前的蘇東坡和今天理解的蘇東坡,一定不是一個人,今天的蘇東坡是我們用一千人來讓他逐漸豐滿、逐漸圓潤的一個人物,回到一千年前的蘇東坡,他也有很多缺點,也有很多個性化的不為人喜歡的東西,為什麼隔了一千年的時間,蘇東坡會有今天這樣一個形象,其實我是覺得我們這些受眾是把自己所想、所願、所思加在他身,這就是我們想像的蘇東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封面新聞 的精彩文章:

新手學員嚇慘!練車途中一小男孩突然躥出 被撞飛後險遭碾壓
一橋跨四區 那麼問題來了:紅星橋,你屬於哪個區?

TAG:封面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