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趣味 > 互聯網興衰回憶錄之1:人口紅利漸漸消失,泛娛樂時代我們仍要堅持流量至上

互聯網興衰回憶錄之1:人口紅利漸漸消失,泛娛樂時代我們仍要堅持流量至上

我記得2017年7、8月間,寫過6篇有關產業格局的系列內容,名為【隨風而逝 (2001-2017)】以現在的眼光看,當年的內容比較糙和淺,但很多觀點的確得到了現實的驗證。

雖然說微信公眾號的巔峰歲月早已成為過往,有時間寫下某個時間段的所思所想,以供未來回味反思也未必是一件壞事。於是,續篇【互聯網興衰回憶錄】似乎也有其「復活」的必要。

對比2017年,我對於整個產業、人性的認知有了更為深刻的認知,作為泛娛樂時代中的一員,我觀察、參與並反省,在經濟大環境出現明顯下行的大背景下,我覺得應該能從過往中找到一些對未來有用的東西。

因為我知道這些內容可能沒什麼人看,所以依舊不會採用什麼花里胡哨的排版,作為意識流的東西,我也只能寫到哪算哪。

為了便於梳理,我還是以企業為視角講述產業內容。

【1】B站

雖然b站的主要營收來自遊戲代理收入,但如今的b站一直試圖在轉型。不過,我一直覺得b站曾經的運營模式有點問題,一方面有大量的內容創作者貢獻視頻和專欄,但另一方面是他們中的大多數真的是「用愛發電」,沒有任何收益可言,即使有收益,平台還有比較高比例的抽成。

從某個角度看,b站的這種思路有點「空手套白狼」,理論上說很難長久維持,雖然現在已經開放了不少收益埠,但對於以學生為主的大多數內容貢獻者來說,這點收益可能真的是「一丟丟」。

當然,由於我自己在b站也開過直播,是能明白b站的主要用戶群的圖像的,b站目前雖然能留住不少2次元用戶(姑且這麼稱呼吧,我也真的不知道該怎麼稱呼這個群體),但如果想從這些用戶身上「榨取」價值,靠賣大會員是不行的。

我個人覺得,b站如果以大資金買動漫的播放權很可能是個虧本生意,而且還吃力不討好,動漫系列太容易同質化,而且不是每個用戶都會精準明白自己的需求。

那麼,b站未來的營收核心還是要賣產品,不管是賣廣告位、賣票、還是各種實實在在的東西。當然,這是b站最近的確在做的,從騰訊處獲得不少動漫版權,又和阿里就動漫衍生產品的銷售建立戰略合作。

說真的,一個手辦的成本可能才幾十元,售價可以高到近千元,這種凈利潤如此之高的領域不去介入真是傻子!

b站想進一步賺錢,必須要擴大用戶層,說白了,框柱全國90%的學生並不能帶來高額收益,而且擁有大量的學生用戶很容易引發不必要的麻煩(有興趣的各位可以想想具體是什麼),用戶群必須向22歲以上的非學生類用戶靠攏。

而且,「兜售」的主要內容真的不能還是一群姑娘唱歌跳舞或者各種動漫(鬼畜),這種東西長久不了。

所以,我認為【教育類】會成為b站未來發力的一個領域,這裡的教育可不是什麼插科打諢,也不是「做做live騙騙你」什麼的,而是類似可汗學院之類的正統乾貨。

同時,我發現b站在做電競方面的內容,在目前各種大賽的獎金不足以養活一個團隊前,電競在目前的中國有大概率只是虧本生意,如果有產業商贊助似乎還好說,不過,整個大產業經濟都在衰敗,遊戲業回暖面對的問題還有很多,現在做這類事,有點冬季露天烤火的感覺。

當然,對於b站而言,目前能與之匹敵的對手似乎不是來自ACG領域——我個人相信他們很難是A站C站D站以及各種與動漫、宅有關的網站、APP。

【2】A站

這裡也不得不提彈幕網站的「始祖」,它與B站算是同宗,具體的故事網上有很多。只是說,這演繹了一個「後來者居上」的真實商業案例——至於算不算「勵志」就另說了。

我現在一直沒弄明白a站本體的盈利到底從哪裡來,企業不盈利也沒上市還能存在這麼久,的確很值得作為一個研究目標。我更擔心它說不定哪天就莫名其妙沒了,畢竟b站有很多版權資源,還有大金主與之進行合作,a站似乎什麼都沒有。

【3】二次元、宅和背後的市場

我一直在想,如果能年輕10歲,沒準兒我也會義無反顧地成為什麼UP,可惜時代的因緣際會讓我沒這個機會。

隨著移動端用戶的增速緩慢,說明人口紅利已漸漸消失,潛台詞就是,在如今的中國,有條件上網的幾乎都上網了。

在經濟不那麼樂觀的泛娛樂時代,如果我們仍要堅持流量至上,就必須要留住用戶的時間(注意力、互動度和黏性)。

我不知道中國的新生代中會有多少人「沉浸」於二次元世界,也不知道中國社會會不會像日本那樣出現大量的「御宅族」、「啃老族」。

但我預感到的是,從商業角度來說,即盈利層面,二次元領域還算是金礦,用戶願意為遊戲中喜歡的人物氪金,願意為了手辦、紀念冊、紀念款杯子、滑鼠墊等進行我眼中的高消費——在我們大多數人忽略的領域,有人賺的盆滿缽滿。

但是,從國家宏觀層面,二次元、宅這樣的文化內容如果不加以正確引導,很容易侵蝕不少用戶的心智,這對於國家的未來並不是好事兒。

說起來,二次元、宅文化中的軟色情及其周邊,沒準兒會成為一個「產業革命」的導火索。

現在的問題主要是,至少在二次元、宅文化中,流量可未必有盈利——除非數字只是為了IPO的一種虛指標。所以,我認為,把握少數核心用戶能帶來更高的營收,他們未必能提供最高的流量,但卻有最高的消費能力,這就回到了之前說的內容——擴大用戶層。

可惜,目前的幾大二次元類網站社區都沒在這方面發力,可能巔峰該產業的應該是其他產業吧——類似顛覆傳統汽車領域的並不是BBA,而是特斯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劉喜脈 的精彩文章:

爐石傳說:拉斯塔哈大亂鬥上線時間確定,國服就是如此與眾不同!
爐石傳說:冬幕節能送你4卡包就不錯了,有玩家還嫌棄開出的橙卡

TAG:劉喜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