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天文學家發現長達10億光年的宇宙牆是什麼?

天文學家發現長達10億光年的宇宙牆是什麼?

今年年初,有中文援引報道《新科學家》(New Scientist)雜誌稱,在波江座方向,遠在100億光年之外的地方,天文學家發現了一堵跨度達到10億光年的「宇宙牆」。這堵「宇宙牆」是一條巨大的真空帶,其中不包含任何星系,甚至連暗物質也沒有,它就像一堵牆把宇宙分隔開來。

這則信息其實是2007年的一則舊聞,不知道被誰又拿出來炒冷飯,而且還被動了一些手腳。《新科學家》在當年刊載了一篇文章稱,天文學家在波江座方向發現了一條跨度10億光年的真空帶,它與地球的距離大約為60至100億光年,這項發現對宇宙大尺度結構的形成理論提出了挑戰。

當時,有天文學家在檢查NASA微波各向異性探測器(WMAP)繪製的宇宙微波背景圖時發現了異常冷點,波江座方向的某塊區域溫度比預期冷了一些。隨後,天文學家用射電望遠鏡去搜尋該冷點方向的射電源,比如類星體、射電星系。然而,在一塊跨度10億光年的區域中沒有找到射電源,這意味著那裡沒有星系,冷點還表明那裡缺乏暗物質。這種現象能夠表明,暗能量確實使得宇宙加速膨脹。

宇宙微波背景光子穿過由超星系團形成的引力井之時,它們先在落入引力井時獲得能量,然後在爬出引力井時失去能量。由於宇宙加速膨脹,當光子爬出引力井時,超星系團已經膨脹了,導致引力略微減弱了一些。所以光子離開時相對容易,使得它們比進入引力阱時具有更多的能量。然而,如果光子穿過的是真空帶,就會導致它們的溫度比穿過超星系團的那些更低,從而產生冷點。

雖然目前理論還難以解釋波江座巨型真空帶的由來,但將其稱之為「宇宙牆」是不對的。在天文學中,宇宙牆或者長城指的是由星系組成的巨大結構,例如,位於10億光年外,長度達到14億光年的史隆長城。

但不管怎樣,無論是宇宙真空帶還是宇宙牆,都不是宇宙的邊界。人類所能觀測到的範圍可以一直延伸到465億光年之外,遠比波江座真空帶和史隆長城的範圍更廣。由於我們的觀測範圍被局限於可觀測宇宙之中,我們不清楚宇宙的另外一部分是什麼情況,所以也就無法知曉宇宙的邊界在哪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火星一號 的精彩文章:

聖誕彗星46P/Wirtanenh看起來是怎樣的?
距離太陽系最近的黑洞有多遠?它會吞噬太陽嗎?

TAG:火星一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