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小兒病,經方效果不好時,可試試錢乙方

小兒病,經方效果不好時,可試試錢乙方

前段時間,一個同學給我反饋,我開經方治療的兩個孩子發熱,腹瀉,效果不好,病人家長找到了他,他開的七味白朮散,效果很好。因此,小編找到了這篇文章,分享給大家。

小兒病,經方效果不好時,可試試錢乙方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錢乙方選用及體會

作者/來春茂

筆者慣用《小兒葯證直訣》 方,多年用於臨床,效果確切。 因此深刻體會到錢乙組方配伍, 立法嚴謹,選葯活潑輕靈,熨貼細微,每首處方均體現理、法、方、葯的規律,理論聯繫實際,足為後學典範。一孔之見,忘其簡陋,茲簡述於下,並請指正。

一、錢氏白朮散

組成:党參、白朮、茯苓各 12克,廣藿香、粉葛各9克,炙甘草、廣木香各3克(12歲以上用量,小兒酌減煎服)。

主治:脾虛夾濕,胸悶泛惡,飲食不振,大便溏瀉,精神疲倦等。

方義:四君子是健脾益氣的基礎方劑,方中以党參補氣、白朮健脾為主;茯苓淡滲,輔白朮以健運脾濕;甘草甘平,輔党參以益氣和中。全方補氣而不滯濕,能促進脾胃的運化機能。《醫宗金鑒~刪補名醫方論》謂,「七味白朮散治小兒脾虛肌熱,泄瀉作渴。以木、藿之芳香,佐四君入脾,其功更捷;以葛根甘寒,直走陽明,解肌熱而除渴也。」

1.治小兒腹瀉

筆者在昭通縣中醫聯合醫院臨床時,採用錢氏白朮散加味,治療528例小兒各型腹瀉(包括熱瀉、寒瀉、傷食瀉、脾虛瀉)。結果459例治癒,治癒率達86.93%,45例好轉佔8.7%,24例不明。有效率為95.45%。1?3歲的小孩用量為:党參、白朮、茯苓各5克,粉葛、廣藿香各3克,廣木香、甘草各1.5克。熱瀉加黃連、大黃、檳榔、銀花、連翹、枳殼、萊菔子、枯芩、木通;寒瀉加炮姜、大棗、扁豆、砂仁、苡仁、法半夏、陳皮、附子、澤瀉;傷食加山楂、麥芽、谷芽、神曲、檳榔、大黃、枳實、萊菔子、厚朴;脾虛瀉加蓮子肉、扁豆、肉桂、蔻仁、黃芪、乾薑、澤瀉、豬苓、雞內金。以上均擇味加入。

例一,李XX,女,1歲2個月,住西大街,1959年7月31日來門診。其母代訴,咋日嘔吐腹瀉,每天瀉十餘次,先解下不消化糞便,以後瀉清麵漿狀糞便,甚腥臭,昨晚煩躁口渴。現症:來診時尚嘔吐、腹瀉一次,如米泔水狀糞便,煩躁口渴,有輕度脫水徵象,體溫40.5℃,舌赤、苔黃糙,精神不佳,出汗脈數,有驚厥狀。診斷:表邪未解,里熱亦熾,治宜解表清里,兼顧脾陽。處方:錢氏白朮散加黃連、枳殼各3克,銀花、連翹各5克,薄荷1.5克。複診,熱退,余症減輕,原方加減調理而安。

例二:李XX,男,1歲,住昭三中,於1959年5月來門診。其婆婆代訴:腹瀉二月多,他母親系校醫,用西藥治療未效,每天瀉三、四次,瀉下稀溏,夜間嘔吐。初診:患兒清瘦,眼眶下陷,面容淡白,腹脹,舌苔薄白,脈緩,手足冷,食後嘔吐,體溫36.9℃,口渴,不能多飲水。診斷:瀉久中陽受損,脾失健運,治宜溫腎理脾。處方:錢氏白朮散加蔻仁1.5克,乾薑、澤瀉、扁豆各3克,大棗二枚。在本方基礎上加減服用七劑痊癒。

二、瀉黃散(又名瀉脾散)

組成:藿香、防風、梔子各9克,生石膏30克,生甘草6克(12歲以上用量,小兒酌減煎服)。主治:清瀉脾胃實火。方義:方中石膏、梔子瀉脾胃之積熱;藿香理氣化濁調中,以護胃氣;佐防風之辛甘微溫直入脾胃,發散伏火,生甘草和中瀉火。合而用之,對於胃腑結熱上蒸,症見心煩口渴、口臭、口舌生瘡、煩渴引飲、嘈雜善飢者,功效良好。

病案舉例:何XX,女,5歲,住北正街,於1973年9月4日來診。口舌潰瘍,口角亦破潰,夜間發熱,煩躁易飢,多食腹部臌脹,大便干黑。其母說:服清熱瀉火中藥後,大便又水瀉不止,火又未消。曾請西醫用青黴素注射,服四環素、核黃素等未效。初診:症如上述,外見患兒唇乾裂,舌苔黃,尖邊赤,口燥有臭味,常眨眼並有眼屎,弄舌挫齒,腹脹,並見咳嗽喉中有哮鳴音,咯痰稠,體溫正常。證由脾胃肺伏熱所致。「口為肺竅、唇為脾之外候。」脾胃伏熱,故有口唇燥裂之症,肺有伏熱則咳嗽痰稠。即予瀉黃散合瀉白散治之,處方:藿香、梔子、防風、生甘草、地骨皮、粳米各6克,桑皮5克,生石膏15克,連服四劑。複診(9月12日):咳嗽痰鳴、口舌潰瘍均減輕,仍沿原方再予四劑。三診(9月21日):各症基本消失,惟病後脾失健運,食少便溏,處白朮散增損以扶正益脾。

體會

上面僅選用錢氏方三首,通過臨床證驗,療效確鑿,深感前輩制方之高妙,選葯精當,方中配伍每一味葯均包含著深刻的意義,非常精湛,令人折服。如七味白朮散中霍香之芳香化濁,開胃醒脾,廣木香和中順氣,葛根之解肌止渴,升提止瀉,配合木香之一升一降,使氣機得以疏暢。四君之補氣健脾,不偏不倚。全方配合葯僅七味,治脾病傷陰,虛中夾實,津液虧損,脾胃虛熱,具有益胃昇陽、降火生津之功。錢乙認為小兒稚陰稚陽之體,陰津不足,精血津液是生機之本,必須時時維護,在這種思想基礎上,創製了「白朮散」。他不用育陰清涼之品,而用甘溫通化之劑,值得我們深思玩味。

李東垣有一張「昇陽益胃湯」方,治脾胃虛弱,口苦,不思飲食,食不知味,濕盛而大便溏瀉,腹部痞脹,小便渾濁,身體沉重,肢節痠痛,倦怠嗜卧,或有惡寒。兩方比勘,一為十四味,一為七味,均在四君基礎上加味。昇陽益胃湯症情錯綜複雜,既為脾胃虛弱、濕邪內生,又兼表虛,衛氣不足,濕邪侵襲,方中藥味較多才能兼顧。「七味白朮散」症情不複雜,僅針對胃有虛熱,津液虧耗,尤適宜於小兒。因小兒吐瀉發熱傷津的病機,必然導致脾陽受損,灼傷陰液。白朮散化濕祛濁,溫陽健脾,昇陽降火,解肌生津,標本兼顧,緩急同治,實為兒科優良方劑,通過長期臨床驗證,穩妥可靠,奏效迅捷,的確如此。

瀉黃散其功用系瀉脾胃之伏火。其病因是脾胃火熱,因為脾有蘊熱,郁而化燥化火,郁久不解,所以證見口燥、唇乾、弄舌、口瘡、口臭、煩熱易飢等。錢乙制方不多用大苦大寒如芩、連、知、柏之類來瀉熱,反用防風、藿香辛甘溫散之品,僅用了一味苦寒性能不強的梔子,配甘辛寒的石膏、甘平之甘草,葯僅五味,而療效卓越。錢氏認為小兒「五臟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壯」,「臟腑柔弱,易虛易實,易寒易熱。」鬱熱之火不能直折,根據「火郁發之」的理論制定了本方,選用藿香、防風這獨特的經驗,對我們臨床治療是有極其重要的指導意義的。至於瀉白散治咳逆上氣,筆者亦為常用之方,臨床加減運用,治療小兒肺炎功效佳良。

註:文中所涉及到各類藥方、驗方等僅供參考學習,不能作為處方,請勿盲目試用,本平台不承擔由此產生的任何責任!

——END——

⊙版權聲明:文章選自新中醫1983年第6期,如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投稿信箱:ynzywx@qq.com(歡迎您原創投稿)

⊙責任編輯:佩蘭

⊙運營編號:YNZY0003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南中醫 的精彩文章:

四神丸能治五更瀉,為什麼瀉在五更?
吃火鍋,一定要避開這4大「健康雷區」!否則身體很遭罪!

TAG:雲南中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