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以教學診改推動轉型發展

以教學診改推動轉型發展

近年來,筆者所在的學校以質量保證體系建設推動轉型,通過推進「二元同構、三層遞進」的質量保證體系建設,實施標準與目標引領、診斷與改進糾偏、制度與文化激勵的全面質量管理,變質量生產和管理的盲目實踐為科學行動、事後審計為事中完善、要我質量為我要質量,實現了又好又快的發展。

標準規範過程,目標保障績效

標準是為獲得最佳工作秩序和成效,基於科學、技術和經驗制定並要求師生共同遵守的過程規範;目標是為統一意志、積聚力量,基於戰略規劃設計、期望師生創造的工作業績。質量是「生產」出來的、形成在工作過程中,以標準規制過程、增強過程科學性,是高等教育質量管理的基本信條;績效表徵學校能力和水平,是學校獲得更多資源、師生實現更好發展的條件,追求績效是新公共治理視閾下質量管理的基本要求。

為實現各項工作有章可循、有據可依,面向二級學院和教學部,學校設計了專業建設、學生教育管理服務、黨建與思想政治教育、財務與資產管理等四項標準;面向黨政管理部門、教育輔助單位,學校組織編製了包括部門概況、資源管理、管理制度、服務規範、管理與服務自我診改等內容的《質量手冊》。每年年初,學校依據事業發展規劃擬定年度績效目標,落實黨政職能部門、教育輔助單位的目標責任,明確實現目標的時間節點。黨政職能部門將目標分解到二級學院和教學部,二級學院、教學部進一步將目標分配到教研室及其教師,從而形成上下貫通、責任明確、時間明了的目標鏈,實現了工作的有的放矢。

診斷髮現偏差,改進消除缺陷

診斷是質量生產者、管理者檢視標準執行和目標達成,發現問題、分析成因,尋找解決問題方法的過程;改進是質量生產者、管理者糾正偏離標準行為、排除目標實現障礙的過程。師生的態度、知識和技能決定標準的落實和目標的實現,不同價值觀的師生追隨標準與目標的自覺性不同,不同知識水平的師生理解標準與目標的準確性不同,不同專業技能的師生執行標準與目標的效果不同,偏離標準與目標在所難免,合理選擇是實施診斷、發現問題,將工作納入正確的軌道。

為此,學校黨委就診改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組織領導、目標任務、責任主體、方法程序、結論應用和工作紀律作出相關規定。院長落實黨委決定,圍繞標準落實,制定專業建設、學生教育管理與服務、黨建與思想政治教育、財務與資產管理、《質量手冊》執行等五個實施辦法,明確診斷的內容、主體、程序、方法以及診斷結果的處理(改進、問責、經驗推廣);圍繞績效管理,制定目標管理,服務對象(教師、在校生、實習生、畢業生、用人單位)「滿意度」測評,改革創新、突出貢獻、重大事故認定等三個實施辦法。同時,升級信息管理系統,實時化從源頭採集信息,依託大數據、數據挖掘、雲計算等現代信息技術,常態化發現分析工作中的問題,確保質量決策建立在充分的信息之上;建立診改專家庫,邀請校外專家實施重要工作診斷,增強診改工作科學性和權威性;健全「元診改」制度,由質量管理辦公室對診改工作本身實施診改,發現診改工作本身存在的問題,指導督促相關部門改進工作,提高診改工作的信度和效度。

制度強化意識,文化涵養自覺

研究表明,組織的績效是成員能力及其受激勵程度的函數,激勵對提升組織績效至關重要。沒有激勵,一個人的能力只能發揮20%—30%,如若施予激勵,則可發揮到80%—90%,激勵首先要加強組織成員的心理保健,在此基礎上的物質刺激、精神鼓勵方能產生激勵成效。

為此,學校釐清黨委、院長、學術委員會、教代會及其執委會、辦學理事會職權,實施利益相關者共同治理;建立章程審查、專家論證、法定機構審定製度制定程序,確保制度規則合理性、程序公正性;健全制度執行規範,實施管理人員能力提升計劃,強化制度執行嚴肅性;吸納教代會代表列席黨委會和院長辦公會、進入診改工作小組,推進民主決策和管理;加強院務公開,保障師生知情權,建立權益救濟體制機制,保護師生合法權益;創新溝通機制及平台,推動領導與群眾、教師與學生的思想和感情交流。

同時,修訂崗位設置及人員聘用、教師績效評價及獎懲、二級單位(部門)工作考核及獎懲、先進評選與表彰、重大成果獎勵等實施辦法,黨員民主評議規範、中層幹部選拔與任用規程等制度,將崗位聘任、職稱與職級晉陞、績效工資發放、評先評優、成果獎勵、黨員評議、幹部選拔任用等,與教師在質量保證中的表現結合起來,不斷強化教師的質量意識。此外,還通過環境宣傳、新媒體傳播、會議宣貫、專題討論、名師說法等,樹立師生正確的質量本質觀、價值觀、主體觀、生成觀和管理觀,並培育執行標準講自律、追隨目標講自強、診斷問題講自發、改進問題講自願的質量文化。

(作者系江蘇城鄉建設職業學院副院長)

《中國教育報》2018年12月25日第11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教育驗收考核還需多「瘦身」
教書育人是大學的天職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