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成資同城化為「頭號工程」,資陽人「移走」龍泉山

成資同城化為「頭號工程」,資陽人「移走」龍泉山

封面新聞記者 田雪皎 王祥龍 攝影報道

古有愚公,年近九旬,面太行、王屋而居。為直通中原,他號召家人決定移走屋前兩座大山。誠意感動天神,天神相助移走太行、王屋二山,愚公一家從冀州南部直到漢水南岸,再無高山阻隔。

35000年前,「資陽人」與成都之間便橫亘龍泉山脈。「隔座龍泉山,光景兩重天」,讓資陽與成都之間備感「遙遠」。不過,這一現狀已經悄然改變,實現「半小時交通」的成渝高鐵開通後,「成資同城化」的大幕已經開啟。12月24日,資陽市委四屆七次全會更是把成資同城化視為「頭號工程」,視為發展的「牛鼻子」,提出從產業、交通到公共服務等8個方面的同城化,新時代的資陽人正在「移走」龍泉山。

如何「移山」?

「12458」鑿石挖土

成資兩地的資源要素,如何翻越龍泉山實現快速交流及整合?資陽市委四屆七次全會給出的總體思路是「規劃引領、交通先行、板塊突破、整體推進」,路徑概括為「12458"。

「1」是「一個核心區」,以天府國際機場和臨空經濟區為核心區,打造同城化率先突破的強大引擎。

「2」是「兩大發展軸」,打造成渝直線創新發展軸,形成產業集聚和開放創新高地;打造沱江綠色生態發展軸,共建龍泉山東部城鎮群落。

「4"是「四大板塊」,以成都高新區與資陽高新區、成都臨空經濟區與資陽臨空經濟區、成都主城區與資陽主城區、簡陽城區與樂至城區四個板塊整體對接,帶動全域同城化全面推進。

「5」 是「五大功能區」,圍繞服務配套成都國家中心城市功能,著力打造優質基礎教育和醫療衛生資源功能配套區、科技成果研發轉化試驗區、綠色農產品加工配送區、承接成都產業轉移協作區和綜合配套服務供給地。

「8」是「八個同城化」,全面推進區域規劃、基礎設施、產業布局、生態環保、公共服務、戶籍管理、人才流動、政策協調同城化率先突破。

何來「神助」?

「主幹」升級+成都「東進」

誰將是幫助資陽「移山」的大力士?資陽市委四屆七次全會上,「成都」這個高頻詞蘊藏答案。近日,中共四川省委、省政府出台《關於實施「一干多支」發展戰略推動全省區域協同發展的指導意見》,為成資同城化帶來了利好消息。

這份重磅指導意見提出,推進環成都經濟圈內圈同城化,通過同城化發展共享發展環境、發展政策、發展資源、發展平台,賦予德陽、眉山、資陽「成都優勢」。意見還提出將「一干多支」中的「主幹」,從成都擴展升級為「成德眉資」。

跨過龍泉山,成都已實施「東進」戰略。12月19日, 成都實施「東進」戰略現場推進會暨「東進」區域重大基礎設施及公共服務設施集中開工,成資大道成都段開工,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旅遊環線新開工10餘公里。從空間上,龍泉山將變為成都的一個城市公園。

四川突出南向、提升東向的開放戰略,以及成都「東進」戰略,正是加快成資同城化的東風。

直通「中原」

真正上演成資「雙城記」

資陽市委四屆七次全會提出,要立足打通無縫對接的「機場通道」、快速便捷的「成都通道」,加快推進成資大道、成資臨空大道、成自宜高鐵建設,強力推動成渝客專公交化運營儘快落地,力促軌道交通資陽線儘早開工,協力做好成南達萬高鐵前期工作,加快構建資源要素自由流動的「黃金通道」。

成資同城化後,將如何上演「雙城記」?資陽市委書記陳吉明描述為:「研發在成都、轉化在資陽」「總部在成都、基地在資陽」「消費群體在成都、配送基地在資陽」「工作在成都、生活在資陽」或「生活在成都、工作在資陽」。

成資同城化,兩地汽車製造、紡織鞋服、食品、醫藥、現代物流等產業協作配套,兩地優質教育、醫療、人才等資源交流,一切將不會因為龍泉山道阻且迂。

龍泉山依然存在,但在成資市民心中終將「無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封面新聞 的精彩文章:

綿陽警方曝光一批」酒托」照片 提供線索可獲1000-3000元獎勵
三北工程建設40年後 黃土高原年入黃河泥沙量減少4億噸

TAG:封面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