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二戰時期日軍軍服為何如此難看?模仿德制軍服,卻成為四不像

二戰時期日軍軍服為何如此難看?模仿德制軍服,卻成為四不像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全球國家中軍隊的軍服德制的,被評價為史上最帥的軍裝,畢竟德國人嚴謹的態度是不容許他們設計出劣質的產品的。但如果說哪國的軍服最難看當屬日軍軍服了,不論是軍服的款式還是用料以及剪裁上,日軍軍服和德軍軍服一比之後,實在是讓人不敢恭維。其次就是日本士兵的體型,在二戰期間日軍士兵的體型平均身高在一米六,導致了軍服的優點得不到很好的展示。

根據資料記載九一八事變的時候日軍軍服均為昭和五式軍服,上衣是立領和收腰,士兵軍服在胸口處有兩個口袋,軍官服則是有四個口袋,領章均為燕尾型只根據兵種的不同用顏色來區分。其次日軍軍服的軍官褲設計為馬褲搭配馬靴,士兵均為翻毛皮鞋。在侵華戰爭開始之後日軍更換了九八式軍服,這就是大家在抗日影視劇中經常看到的軍服。

通常情況下官兵的軍銜用領章來表明,日軍軍官的領章後期為平行四邊形,金色打底,士兵則為長方形,紅色打底,用銀星和條紋數量來區分軍銜的高地,由於日本國內資源短缺日軍軍服的設計初衷均為了節省材料,所以根本不會將美觀考慮在設計範圍之內。雖然日軍士兵的身材非常的粗壯,但由於身材過低基本上軍服在身上毫無美感可言。

而日本軍服的設計思路就是本著實用以及節約為主,軍裝上的裝飾物品很少,款式寬鬆方便其快速機動。這都是因為國內資源嚴重短缺造成的,這一點不僅僅是在軍裝設計上,在武器裝備設計上也體現出了這一特點,比如說日軍使用的三八式步槍,是當時所有參戰國家中槍支長度最長的國家,據悉是為了增加其有效射程,在肉搏戰的時候也能具備一定的優勢。

除此之外在軍裝領章的設計上也能看的出來,領章上的軍銜等級是由五顆星來區分的,從少佐再到大佐,從少將到大將領章上的布料可謂是越來越少了,所以不論是從體型上還是服裝本身,日軍軍裝都不具備任何的美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軍迷時間到 的精彩文章:

該國殲滅十八萬日軍,進入博物館之後腳踏日本國旗:抗議無效
俄羅斯大使館遭圍堵,遊行群眾情緒難以控制,當地警察遭了殃

TAG:軍迷時間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