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判官顧安:三竿墨竹萬丈情

判官顧安:三竿墨竹萬丈情

點擊下方藍字搶購書畫優盤

元 顧安 新篁圖軸 縱91厘米 橫33.1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

在中國傳統繪畫中,四季長青的竹歷來都是畫家所鍾愛的傳統題材。竹,不畏嚴寒,修身直立,中通勁節,清雅脫俗,清秀於外,雅逸於心,名列「四君子」和「歲寒三友」,令歷代騷人墨客為之傾倒,甘願為之不惜筆墨,或絞盡腦汁賦詩吟詠,或寄寓縱情潑墨繪之,與竹為鄰,萬般鍾愛。在風雲變幻的歷代興替中,最短的元代雖不足百年,但畫壇名家輩出,如趙孟、吳鎮、柯九思等都是名重一時的畫竹名家,李衎更是將自己對前人和他自己生平畫竹的經驗進行總結,撰成《竹譜》一書,廣徵博引,頗稱淹雅,顧安亦是其中的佼佼者之一。

顧安《 墨筆竹石圖軸》 縱126.7厘米、橫41.6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墨竹畫法興起於北宋時期,到元代蔚然成風,成為元代畫家寫意寄興的重要題材之一,以至於形成中國畫科中的傳統畫法。顧安以善畫墨竹名世,遠師北宋畫竹名家文同,宗法李衎,兼容趙孟、柯九思諸家,自成面貌。顧安喜畫風竹新篁嫩筍,在表現上追求刻畫出竹子「清且真」的物態風神和內在品性,強調畫竹藝術除了講究筆墨趣味,還應具有寫實精神,所繪竹子均枝幹勁挺,葉片繁茂,不卑不亢,意態飛揚,充滿文人畫的清潤情調。

顧安(1289-1365後) 元畫家。字定之,號迂訥居士,淮東人,家崑山(今屬江蘇)。官泉州路行樞密院判官。擅畫墨竹,用墨潤澤煥爛,於李衎、柯九思外,自成一家。亦工行、楷書。存世作品有《拳石新篁》、《平安磐石》、《幽篁秀石圖》、《竹石圖》、《墨竹圖》等。

顧安繼承文同的傳統,常作風竹新篁,行筆謹嚴,遒勁挺秀,用墨潤澤煥爛,畫湖石帶勾帶染,得皺透之姿,在李衍、柯九思外,自有一股蕭疏清逸之氣。畫風篁新竹,或叢生群聚,或一枝獨秀,竹葉多取仰勢,行筆遒勁,雄健挺秀,吸取李衎、趙孟頫諸人技法,融入書法意趣,蕭疏清逸,自成一格。作品內容多描寫風竹的新篁。運筆遒勁,法度嚴謹,墨色濃潤而勻凈,無論表現風竹的偃仰扶疏、或是新篁的挺健嫩秀,結構取勢都恰到好處,具有生動之致。他的墨竹為明代王紱等人所師法。古代畫墨竹的畫家很多,最著名的當屬宋代的文同。自南宋以後,畫墨竹的畫家日漸增多,如王庭筠、吳鎮、柯九思、顧安等都是其中的佼佼者。其畫之湖石有兩種風格:一種不用皴法,以水墨染出,規整秀麗;另一種帶鉤帶染,用皴法水墨點染而成,得透、漏、皺、瘦之趣。元代郯韶贊其畫竹詩云:「吳下幾人能畫竹,風流只數顧參軍。都將數尺雲煙思,寫作當年篆籀文。」

元 顧安 拳石新篁圖 紙本墨筆,縱76厘米,橫40厘米,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顧安 幽篁秀石圖軸縱184厘米,橫102厘米 故宮博物院藏

元 顧安 風竹圖

元 顧安 1343年作 渭筱秋圖 立軸 水墨紙本 拍品

元 顧安 1362年作 竹石圖 立軸 水墨紙本 拍品 成交價575萬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美術世界 的精彩文章:

陳傳席:當代國畫「很差」皆因畫家沒文化!
書畫史中的老子英雄兒好漢

TAG:美術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