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首次全國文學內刊工作座談會在京召開

首次全國文學內刊工作座談會在京召開

12月23日,首次全國文學內刊工作座談會在京召開。

王紀國/攝

2018年12月23日,中國作家出版集團主辦、中國作家網承辦的全國文學內刊工作座談會在北京召開。

中國作協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出版集團管委會主任吳義勤出席會議並講話。《人民文學》主編施戰軍、《詩刊》副主編李少君、《北京文學》社長兼執行主編楊曉升、《當代》社長兼主編孔令燕、《中華文學選刊》執行主編徐晨亮、《青年文學》主編張菁等文學名刊負責人,以及來自全國各地的38家文學內刊主編、編輯與會。當天上午的座談會由中國作家出版集團管委會副主任鮑堅主持。

中國作協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出版集團管委會主任吳義勤(左三)出席會議並講話。

王紀國/攝

座談會上,吳義勤轉達了鐵凝主席和中國作協黨組對文學內刊工作的高度重視和關心,對文學內刊的作用給予充分肯定。他在講話中談到,中國作協黨組書記處多次到各地調研,了解文學發展情況,其中就包括對文學內刊的關注。研究文學內刊的歷史和現狀,能讓我們更全面、清晰地了解廣大文學工作者特別是基層作者的所思所想,讓文學組織工作基礎更牢,更接地氣,更有活力。

吳義勤表示,改革開放以來,文學內刊伴隨著新時期文學的發展大量湧現,成為我國文學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全國的文學報刊一起,構成了當前規模龐大、層次豐富、風格多樣的文學作品發表園地。他強調,辦好文學內刊要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把好意識形態關,增強使命感和責任感,加強組織協調,提高業務能力,以發現文學的新生力量、培養文學新人為己任,繼續發揚改革創新精神,把提高質量作為文藝作品的生命線,把刊物辦出品位,辦出特色。

中國作家網總編輯劉秀娟(左一)主持下午的座談會,並介紹該網內刊平台建設構想。《北京文學》社長兼執行主編楊曉升、《當代》社長兼主編孔令燕、《中華文學選刊》執行主編徐晨亮等分別發言。

本網記者 呂家佐/攝

座談會上,施戰軍、李少君、楊曉升、孔令燕、徐晨亮、張菁等文學名刊主編充分肯定文學內刊的重要作用。他們從文學刊物的現狀、價值定位、辦刊特色及組稿與編輯工作等多個層面介紹經驗,啟發、鼓勵文學內刊堅守品質,提升辦刊質量,發揮文學內刊靈活多樣的優勢。

施戰軍談到,文學內刊展現了原生態的文學地貌,每一本內刊都是一個鮮活的文學細胞。文學內刊對於發現、培養文學新人至關重要,在促進文學發展方面責任重大。他認為,每個內刊都要樹立自己的特色,保持題材的多樣性,聚焦於不為人所熟知的領域,豐富當下文學創作的樣貌。

李少君談到,在當代詩歌史上,不少名作最初發表於內刊,那些最貼近生活的聲音,源於社會一線的經驗,以文學的形式反映著時代變化、人心變遷,成為敏感而細膩的記錄。李少君介紹,《詩刊》在選稿時尤其關注火熱的生活現場,關注博客、微信公眾號和內刊上的作品。

河北作協副主席劉建東、陝西省作協副秘書長王曉渭、《浙江作家》編輯魏麗敏在會上介紹了本省內刊工作先進經驗。對於如何做好當前文學內刊工作,大家談到,文學編輯不僅要具備文學熱情、文學素養,還要有文學擔當精神,對刊物的生存和發展要有預見有規劃,藉助廣闊傳播平台,進行有力度有寬度有深度的推廣。

座談會現場。

本網記者 呂家佐/攝

參加座談的各內刊負責人,圍繞文學內刊在當代文學發展中的作用、如何利用新媒體做好當前內刊工作、如何與中國作家網聯手共創新的文學平台等話題展開探討。大家表示,希望有暢通、有效的交流與合作機制,讓辦刊人能開闊眼界,開拓思路。

鮑堅在總結髮言中談到,文學內刊是基層廣大文學愛好者維繫文學情緣最親近便捷的途徑,辦好文學內刊,要為基層作者服務,學習大型文學刊物的經驗,推進文學傳播方式現代化。要清醒認識傳統文學傳播方式在互聯網時代面臨的危機,加強與不同平台間的聯繫合作。他表示,中國作家網將與各地內刊加強聯動,互助協作,為各地文學內刊開闢新渠道,加強優質文學內容的宣傳與推介。

與會領導、嘉賓合影。

王紀國/攝

部分文學內刊一覽。

王紀國/攝

主辦方表示,這是首次舉辦全國範圍內的文學內刊工作座談會,將以此次會議為契機,發揮中國作家網的平台陣地作用和技術優勢、資源優勢,形成文學內刊工作的長效聯動機制,廣泛團結作家,激發文學創作活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社會科學網 的精彩文章:

熊十力「大同」思想的現代意義
2018語言資源與智能國際學術研討會召開

TAG:中國社會科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