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一年老一年,一日沒一日,詩詞和對聯中的奇妙數字

一年老一年,一日沒一日,詩詞和對聯中的奇妙數字

有這樣一則故事:東晉時期有一位高僧慧遠,在廬山的東林寺中潛修佛法,為表決心,就以寺前的虎溪為界,立誓送客不過此。有一天陶淵明和陸修靜來拜訪,三人相談甚歡。等回去時,慧遠出門相送,邊走邊談,不知不覺竟越過虎溪了。三人於是相視大笑,執禮作別。後人就在他們分手處修建「三笑亭」,還有人寫有一聯:橋跨虎溪,三教三源流,三人三笑語;蓮開僧舍,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

這副對聯,上聯用數字「三」,下聯用數字「一」,以一對三,構思合理,工整獨到,與故事裡的情景十分相合。

在對聯中出現數字,算是對聯的一種重要手法,使得對聯頗有趣味。

而運用數學運算,在對聯中也不算罕見,如「花甲重開,外加三七歲月;古稀雙慶,內多一個春秋」,這副對聯為賀壽之用,對仗工整不說,裡面還暗含著數學運算。上聯中,花甲是六十歲,花甲重開即60*2,三七歲月,即21,於是上聯中暗含了數字60*2+21=141。下聯中,古稀是七十歲,古稀雙慶即70*2,一個春秋即1年,於是下聯數字為70*2+1=141。堪稱絕妙。

如此類似的還有「七鴨游湖,數數三雙一隻;尺蛇出洞,量量九寸十分」,三雙一隻即3*2+1,正好是七隻鴨子;在古代,十寸為尺,十分為寸,因此九寸十分正好就是一尺。這樣的對聯不僅工整對仗,符合對聯要求,更是暗含數學運算,有著精妙構思,數字在這裡的用法可謂妙矣。

除了對聯之外,數字在古詩詞中也扮演了奇妙有趣的角色,數字或者按序排列出現,或者不按順序嵌入其中,或者同一數字反覆出現。最廣為人知的就是鄭板橋的《詠雪》:

一片兩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

千片萬片無數片,飛入梅花都不見。

詩中前三句都是數量詞,以數字描畫大雪紛飛的場景,從一到十到千到萬到無數,彷彿看到漫天飛雪洋洋洒洒,而於大雪之中見一株梅花,寒梅傲立,雪花梅花相融,這天地間的美景,就歸為一句「飛入梅花都不見」。

元代小曲《雁兒落帶過得勝令》,則是重複使用「一」這個數字,在這些「一」里,充滿著對人生的慨嘆:

一年老一年,一日沒一日,一秋又一秋,一輩催一輩,一聚一離別,一喜一傷悲。一榻一身卧,一生一夢裡。尋一夥相識,他一會咱一會,都一般相知,吹一回,唱一回。

在歷代文人筆下,一、二、三等數字通過與文學作品結合變得有韻味、有魅力、有畫面感、有音樂性。數字不僅僅是作為數詞出現,而是通過與漢字組合,構造出獨有的畫面,蘊含著或奇妙或廣闊或質樸或深沉的意趣。

本文參考自《中國對聯藝術》,圖源網路,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道知行 的精彩文章:

大氣如龍,名家筆下的松
琵琶十大名曲,曲曲醉人心

TAG:大道知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