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國家與中國頗有淵源,為撇開中國關係,不僅廢漢字,還想改國名

此國家與中國頗有淵源,為撇開中國關係,不僅廢漢字,還想改國名

中國,作為東亞最主要的國家,在很多朝代時期,都成為了這片土地上的霸主,周邊的小國均依附中國,學習中國的先進文化,從而獲得了一定的發展。然而,千百年後,中國人因為閉關鎖國和封建制度而落後,並造成了人人可欺的境地。

此國家與中國頗有淵源,為撇開中國關係,不僅廢漢字,還想改國名

在這種時候,周邊一些小國開始有了自己的想法,想要和中國擺脫關係。甚至有個國家,為了能夠體現自己和中國沒有關係,他們不僅遷都、廢漢字,甚至還想要改國名。這個國家,便是韓國。

對於韓國,人們最深的印象便是韓劇了,無數的中國女性深深地沉迷在了韓國的帥哥美女之中。不過,倘若從歷史的角度來看的話,這個國家還真的讓人談不上喜歡。

此國家與中國頗有淵源,為撇開中國關係,不僅廢漢字,還想改國名

在很久之前,韓國並非叫作韓國,也不是叫作朝鮮,而是叫作高麗。在公元前108年之前,朝鮮半島一直是中國的領土。但是因為這裡的經濟落後並且人口稀疏,因此沒有引起重視。

後來,漢武帝曾經在這個地方設置了4個郡。融合戰爭之後,朝鮮半島在公元82年之時,形成了三股勢力,分別是新羅、百濟和高麗,其中新羅依附於中國,而另外兩股勢力則處於搖擺不定的狀態。在唐朝的時候,新羅知道自己不敵此二國,因此向中國求救,最終朝鮮半島完成了統一大業。

此國家與中國頗有淵源,為撇開中國關係,不僅廢漢字,還想改國名

公元十世紀之時,新羅再次分裂成新羅、後高句麗和後百濟,最後由高句麗統一了半島。在1392年之時,高麗國王李成桂仰慕中國,於是便向朱元璋討一個國名,這才有了朝鮮的名字。

但是,此時的朝鮮並非如今的朝鮮,而是韓國和朝鮮的組合。1394年朝鮮國王李成桂遷都漢陽並改為漢城,由此可見其對於中華文化的崇拜之情。

此國家與中國頗有淵源,為撇開中國關係,不僅廢漢字,還想改國名

然而,當中國處於沒落情況之時,這個國家為了撇清和中國的聯繫,在1948年改名「??」,成為了朝鮮半島中唯一沒有漢字的城市。2005年1月,韓國政府宣布「??」的中文翻譯名稱正式更改為「首爾」。

在20世紀60年代之時,韓國總統下令廢除漢字,並將其從課本中除去。要知道,漢字在古代的時候,可是韓國的官方字體。由此可見,韓國對於中國的鄙視程度之深。

這些都還不要緊,在最近,韓國政府中有人還提議將韓國國名也改了,改成考瑞亞(「烤肉鴨」),令人哭笑不得。

此國家與中國頗有淵源,為撇開中國關係,不僅廢漢字,還想改國名

參考資料:《韓國發展史》、《中國的近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無風卻起念 的精彩文章:

玄武門之變後,李淵說了一句非常聰明的話
很多人都知道拿破崙說「中國是頭雄獅」,但是下一句卻很少人知曉

TAG:無風卻起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