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日寇看到國軍在洗一東西,立馬送來一隻桶,宋美齡的評論更有意思

日寇看到國軍在洗一東西,立馬送來一隻桶,宋美齡的評論更有意思

聲明:本文素材來自《孫立人傳》一書,作者原創,獨家首發,轉載必究,拒絕偽史,保證不涉時政。

從1931年九一八事變算起,中國的抗日戰爭整整打了14年。據史料記載,中國方面的傷亡人數應該在4000萬以上,而日本方面,據說總共被殲滅了150多萬日寇,另有128萬日寇選擇了投降。另外我們還消滅了118萬偽軍,接收改編了146萬多。

從這數字可以看出,這場戰爭,絕對是一場實力相差懸殊,但又同仇敵愾的一場反侵略戰爭。但是各位,戰爭,永遠是高居廟堂之上的人發動的,而受害最嚴重的,又永遠是那些底層的普通百姓。舉個例子,在《孫立人傳》一書中曾記載過這麼一件事,說國民黨有個小分隊,駐紮在某條河邊。

有一天,有個戰士去河邊洗水果,無意中發現,河對岸居然有幾個日本兵在取水。雙方這麼一打照面,都大驚,然後立馬舉槍,瞄準了對方。但很快,雙方又把槍放下了,因為他們都發現,對方似乎沒有敵意。據史料記載,隨後發生的一幕頗具喜劇色彩。

國民黨的士兵很友好地指指自己的水果,詢問對方想不想吃。日寇點點頭,並將一隻水桶放到了河裡,水桶漂到了對岸。國民黨的士兵將水果分了一半到這桶里,然後將其推了回去。只見日寇拿到桶後,還彎腰表示了感謝。

各位,也許他們第二天就會在上峰的催促下兵戎相見,但至少在那一刻,他們都表現出了老百姓的善良,友好的一面,不是么?那宋美齡的評論更有意思又是怎麼回事呢?

據蔣介石日記記載,說宋美齡在得知此事後有過評論,她說,一個人的家庭環境會影響其性格。而一個國家的地理環境亦會決定其國民的民族性。日本乃是島國,四面環海,這使得日本人擁有了很多海洋民族所特有特質,如喜歡冒險,不按常理出牌,好勇鬥狠等。

但是,日本又畢竟孤懸海外,而且面積狹小。這導致日本的民族基因中天生就帶著一股子自卑的情結。而這種自卑又會導致他們一直想侵略,征服我們。但一旦被打服了,他們又會轉而尊重,甚至崇拜我們。而那個日本士兵在看到我方善意的舉動後的表現,便是這種民族性的集中體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海派思維 的精彩文章:

清朝妃子為何不能留夜?真正原因似乎有些難以開口
清朝敬事房是幹啥的?為何太監們擠破頭想進,嬪妃們卻很害怕

TAG:海派思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