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快科技2018年度評獎:CPU板卡篇

快科技2018年度評獎:CPU板卡篇

又是歲末年終。回首正在走入歷史的2018年,感慨良多,各行各業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精彩紛呈的技術和產品紛至沓來,讓我們覺得有幸生活在如此激蕩的一個時代。

無論傳統的PC行業,還是成熟的手機行業,抑或爆發的智能設備行業,2018年都是痛並快樂著,一方面是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另一方面則是令人著迷的發展機遇。

這裡,我們以年終評獎的方式,回顧總結2018年PC、手機、智能設備三大行業、十個領域內的優秀產品和技術代表,總結過去的激情歲月,更期待即將到來的美好時光。

當然,誰獲得什麼獎是次要的,我們更想要的,是藉此機會回首過去、展望未來,同時也歡迎大家提出自己的看法,共同品味。

【PC處理器篇】

忍受了Intel處理器肆意擠牙膏多年,AMD Zen架構在2017年橫空出世,不但讓自己重回高性能計算競爭行列,也逼得Intel開始全面提速,從伺服器到桌面到筆記本所有產品線都在一路狂奔。

進入2018年之後,AMD小步快跑推出了第二代產品,更是大方預告了2019年的7nm工藝Zen2全新架構,作為巨頭的Intel則頗有點疲於奔命的意味,也史無前例地公布了未來三代高性能架構,但在規格上短時間內依然難以企及。

旗艦性能獎:AMD銳龍線程撕裂者2990WX

線程撕裂者(ThreadRipper)很對得起自己的名字,去年直接飛到16核心32線程,今年的則瞬間翻番到了32核心64線程(還用了改進版的12nm工藝和Zen+架構)。以往這在伺服器領域都是不可想像的,AMD卻把它拿到了桌面上。

不過,AMD並不是盲目堆砌核心以追求規格領先,而是非常有針對性,32核心的2990WX、24核心的2970WX針對的都是內容創作、虛擬化等特別需要多核心多線程資源的專業領域,同時也針對遊戲做了優化,可以兼顧。

2990WX有32個核心的同時,價格卻非常厚道,目前只要13999元,平均每核心還不到450元。京東上銷量已經超過200,好評率更是99%。

快科技2018年度評獎:CPU板卡篇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旗艦性能獎:Intel酷睿i9-9980XE

面對AMD的咄咄逼人態勢,走過半個世紀的巨頭Intel自然不能坐視不理,去年就在桌面上直接拿出了18核心36線程,成功反制,但今年Intel並沒有進一步增加核心,任憑對手超越。

新一代至尊版i9-9980XE在工藝和架構方面都沒有變動,對比i9-7980XE只是簡單提升了一些頻率,而國行價格高達17499元。當然,憑藉Intel的強力品牌優勢,信仰妥妥的。

而面對AMD 7nm Zen 2的不依不饒,Intel也將未來三代高性能架構和盤托出,未來「核戰」更值得期待。

快科技2018年度評獎:CPU板卡篇

最受關注獎:Intel酷睿i9-9900K

能在14nm工藝和現有架構下挖掘出如此多的潛力,Intel也著實有一招,而作為九代酷睿旗艦的i9-9900K,更是集成了眾多「第一」。

它在Intel歷史上第一次將i9序列、8核心16線程帶到了主流桌面市場上,輕鬆壓制AMD銳龍7,同時最高睿頻加速頻率可達5GHz,也是第一次普及5GHz頻率,而眾多玩家期待多年的釺焊散熱材料終於成真,日常可以輕鬆超頻至5.0-5.1GHz,液氮下更是可達6.9GHz。

雖然Intel同步帶來了Z390主板,但這次比較良心,保持了對現有300系列主板的兼容,甚至有人在Z170主板上都點亮了它。

只是,4499元的價格真心便宜,很多人也只能「關注」一下了。

快科技2018年度評獎:CPU板卡篇

最受關注獎:AMD銳龍7 2700X

今年雖然沒有「銳龍7 2800X」,但是榮升旗艦地位的銳龍7 2700X也絲毫沒有令人失望,12nm改進版工藝、Zen+改進版架構的結合使之各方面表現都完全超越了上代旗艦銳龍7 1800X,8核心16線程、3.7-4.3GHz頻率的設計使之可以輕鬆應付任何日常工作、遊戲、娛樂。

多年不變AM4介面保持前後兼容更是良心之極,價格方面當然更是AMD的殺手鐧,目前已不到2600元,一度還只要2300元左右。

對比i9-9900K弱大約18%的性能,但是低超過40%的價格,性價比就是王道。

快科技2018年度評獎:CPU板卡篇

技術創新獎:AMD Zen 2

Intel一套酷睿架構吃了十幾年,新公布的未來三代Cove高性能新架構看樣子仍是基於酷睿架構的改進版,說擠牙膏一點都不過分。

AMD Zen去年經驗問世,52%的IPC架構性能提升讓人驚嘆,AMD也早早就安排好了未來多年路線圖。今年的12nm Zen+可以說是小步快跑、快速迭代的典型例子,明年就會迎來全新設計的第二代Zen 2架構,並且有全新的7nm工藝加持,這也將是歷史上AMD第一次在工藝上反超Intel,後者的10nm還得明年底才能規模量產呢。

7nm Zen 2時代,AMD將在EPYC霄龍伺服器上做到64核心,Ryzen銳龍則有望10+個核心。雖然藉此扳倒Intel不可能,但對於巨頭的刺激會更深,市場也會更加精彩。

快科技2018年度評獎:CPU板卡篇

最具性價比獎:AMD銳龍5 2600

其實無論發燒級還是入門機,AMD銳龍全家都有著明顯的性價比特質,而對於絕大多數主流消費者來說,銳龍5 2600無疑是非常平衡的一款產品。

它有6核心12線程,可以說不多不少,各方面都足夠用又不會造成浪費;主頻基礎就有3.4GHz,還能動態加速到3.9GHz,單線程應用也不憷;65W熱設計功耗又非常節能,長期可以省下一筆不菲的電費,散熱壓力也更小;AM4統一介面留下了充足的升級空間。

更誘人的當然是價格,還不到1400塊錢,啥都不用說了,僅僅京東就10+萬銷量就是明證。

快科技2018年度評獎:CPU板卡篇

最具性價比獎:Intel酷睿i5-8400

由於缺貨嚴重,Intel處理器整個下半年都十分緊張,價格也是集體飆升,令人咋舌,而且按照Intel的說法,要到一年後才會徹底解決。

這種情況下選一款足夠主流使用,又讓每一分錢都值得的Intel處理器就比較糾結了,酷睿i5-8400就是個不錯的選擇。

它擁有6核心6線程,遠勝兩年前的i7,最高睿頻又高達4.0GHz,單線程、多線程應用都得心應手,不超頻也足夠了,熱設計功耗也只有65W。

價格方面一度漲到了1900元左右,不過近期已開始明顯回落,來到了1500-1600元左右,和銳龍5 2600針鋒相對。

快科技2018年度評獎:CPU板卡篇

編輯選擇獎:Intel酷睿i7-8086K

2018年適逢Intel公司成立50周年,又是x86 CPU架構誕生40周年,很有紀念意義,Intel也趁機發布了一款紀念性的酷睿i7-8086K,是八代酷睿的巔峰之作。

該U最大的特點就是高頻率,默認4.0GHz,睿頻加速5.0GHz,也是Intel歷史上第一顆默認能跑到5GHz的處理器,熱設計功耗依然控制在95W,而實測可以輕鬆超到全核5.2GHz。

i7-8086K全球限量5萬顆,還有部分當做獎品送了出去,流到市面上的並不多,Intel官方也不再銷售,只能通過第三方入手,目前價格在3599元左右。雖然有點小貴,但如此難得一見的特殊紀念版,加上其本身素質頗佳,還是相當值得考慮的,過不了多久就是絕版了。

快科技2018年度評獎:CPU板卡篇

編輯選擇獎:AMD銳龍5 2600X

銳龍5 2600、銳龍5 2600X都是主力市場上頗受青睞的給力產品,後者更適合有高追求的玩家,一方面默認基準/加速頻率高了200/300MHz,另一方面還支持更深入的XFR2精準加速,潛力更大,唯一不太好的就是熱設計功耗也來到了95W,散熱方面需要更注意一些。到

不到1600元的價格只比銳龍5 2600貴了大約200元,依然有著非常高的性價比,非常適合高端遊戲玩家。

快科技2018年度評獎:CPU板卡篇

編輯選擇獎:AMD銳龍5 2400G

AMD APU一直是入門級玩家的最愛,銳龍5 2400G是目前最高端的Zen家族APU。雖然還是初代的14nm工藝和Zen架構,但規格並不弱,擁有4核心8線程、3.6-3.9GHz高頻率、Vega 11 GPU圖形核心和704個流處理器,控制下解析度和畫質玩玩日常遊戲很輕鬆,價格更是只要1000元出頭。

最近,AMD還推出了首款Zen+Vega架構合體的新速龍,型號200GE,價格只要439元,熱設計功耗僅僅35W,還偷偷開放了超頻,最高可達4.0GHz,對奔騰是個不小的衝擊。

快科技2018年度評獎:CPU板卡篇

【顯卡篇】

相比於處理器市場的兩強爭霸、你來我往,顯卡市場這兩年沉悶了很多。AMD中低端只能靠老舊的Polaris北極星架構不斷修修補補,高端的Vega織女星架構難堪大任,7nm雖已官宣但初期只是專業計算卡。

NVIDIA GTX 10系列壽命超長,今年終於有了全新的RTX 20系列,帶來了光線追蹤、DLSS深度學習超採樣抗鋸齒等,但價格也非常任性。

明年,AMD必須儘快拿出7nm遊戲卡,NVIDIA則會迅速完成20系列的完整布局,依然強勢不可擋。

本環節評獎,以GPU為基準,各選擇最具代表性的幾款產品。

旗艦性能獎:索泰RTX 2080 Ti玩家力量PGF OC

索泰的玩家力量系列一直是「堆料」的代表作,這一代也不例外,而且不僅僅是堆料,各方面設計和實際表現更令人讚歎。

12層PCB電路板、16+4相供電、三個9cm直徑/13葉片大風扇、五條8mm和一條6mm熱管、雙輔助背板、合金壓鑄強化骨骼……成就了一個終極怪物。

信仰等也很花,正面9個發光區域,背部唯一1600萬色背板,頂部和下部燈帶,12種燈效模式。

實際體驗中,該卡幾乎能在任何遊戲里全程跑到最高頻率,核心還能再超頻提升性能8%,更令人驚嘆的是烤機溫度不過68度,噪音也很低,不折不扣的圖靈堆料之王,12999元值得。

快科技2018年度評獎:CPU板卡篇

旗艦性能獎:華碩ROG STRIX RTX 2080 Ti O11G GAMING

華碩ROG玩家國度板卡一直是無敵一般的存在,圖靈時代同樣如此,而且價格也不再過於信仰,12999元還是很公道的。

這款ROG STRIX RTX 2080 Ti延續了上代GTX 1080 Ti的設計理念,但加入了全新的軸流風扇,葉片更多,並增加密封圈,增加風壓同時降低噪音,整體體積也是少見的2.7插槽。

內部六熱管、鏡面直觸、19相超合金供電也都不俗,帶來了驚人的超頻能力核心可達2145MHz,同時溫控非常棒,拷機甚至不超過60度,遊戲中更是基本不超55度。

快科技2018年度評獎:CPU板卡篇

旗艦性能獎:iGame RTX 2080 Ti Vulcan X OC

iGame是第一家在顯卡上使用LCD顯示屏的品牌,RTX 20系列上升級為第二代,480×80像素,可顯示風扇轉速、顯存佔用、核心頻率、溫度、GPU使用率、型號日期時間等信息,也可以上傳定製圖片,甚至支持GIF動圖。

卡本身的素質也是上佳,三段式突襲者散熱器,內部隱藏智能溫度感應裝置實時監控各區域散熱情況,核心與全旗艦溫度基本在64℃上下,還有超量鍍銀PCB電路板、I.P.P.至純供電。

價格11999元,「性價比」更勝一籌。

快科技2018年度評獎:CPU板卡篇

旗艦性能獎:影馳HOF RTX 2080 Ti OC Lab

RTX 2080 Ti身上,除了標準風冷版的HOF名人堂,影馳旗下超頻實驗室還特別打造了一款水冷版,配備bitspower提供的水冷頭,透明設計,再加上純白色電路板,信仰值瞬間爆棚。

同時影馳還打造了OC Lab版的液氮炮、DDR4-4666 8GB×2內存,三者聯合創造了不少驚人的世界紀錄,連續創造了3DMark Time Spy、Time Spy Extreme、Fire Strike等項目的新高。

不過,影馳這款OC Lab特別版的RTX 2080 Ti屬於限量特製,不會大規模上市。

快科技2018年度評獎:CPU板卡篇

最受關注獎:華碩DUAL RTX 2080

RTX 2080 Ti雖然性能強勁,但是身價太高貴,動不動就上萬元,即便高端遊戲玩家也是望而卻步,次旗艦的RTX 2080就成了更好的選擇,性能依然出色,價格上低了不少。

華碩這款RTX 2080當屬傑出代表,最突出的就是別家紛紛上三風扇、導致整卡體積龐大的時候,華碩只用了兩個風扇,就壓制住了這個次旗艦。

該卡延續了旗艦的多項特性:華碩標誌性的超合金供電、Auto-Extreme自動化生產技術、2.7插槽寬度散熱器、MaxContact鏡面直觸技術、強化背板……核心頻率高達1830MHz,溫控依然出色,基本不超55度。

6399元,這個信仰值得充值。

快科技2018年度評獎:CPU板卡篇

最受關注獎:微星VENTUS RTX 2080 8G

備受玩家青睞的微星萬圖師(Ventus)系列在RTX 20時代奉獻精品,這款卡也是簡約的雙風扇設計,白色風罩點綴顯得非常有格調。

看著簡單但在散熱設計上毫不手軟,多曲線風扇、雙滾珠軸承、五條6mm熱管、獨家方形導熱接觸面、金屬強化裝甲都誠意滿滿。

該卡有兩個版本,超頻版可達1800MHz,價格也達6498元,普通版頻率1710MHz,價格5699元,更超值一些,可以手動超頻。

快科技2018年度評獎:CPU板卡篇

最受關注獎:耕升RTX 2080 G魂極客版

耕升或許不是很多高玩的首選品牌,但是這款RTX 2080 G魂極客版表現相當意外,非公性價比幾乎無出其右者。

該卡配備了新的蓋亞MAX 2散熱器,體積龐大要佔據三個插槽位,三個90mm大風扇,還可以在頂部加裝一個50mm小風扇輔助,6條純銅熱管,8+2相供電,三星GDDR顆粒。

實測性能比公版高大約6%,還可以超頻到2200MHz,性能提升達10%,而且拷機時可以維持1920MHz高頻率,300W功耗下溫度也不過68度。

該卡還沒上市,但以耕升一貫的定價策略,非常值得期待。

快科技2018年度評獎:CPU板卡篇

最受關注獎:映眾RTX 2080 Gaming OC X3

全新的HerculeZ X3三風扇散熱器,而且保持了纖薄的雙插槽身材,非常難得,不會給機箱造成太大壓力。

一體式散熱片面積達277613平方毫米,行星軟磁粉複合式熱管總長1.16米,全覆蓋金屬背板,當然少不了1600萬色RGB信仰燈。

核心頻率預設達到了1800MHz,並且仍有一定的超頻空間。

5999元,性價比不錯吧。

快科技2018年度評獎:CPU板卡篇

技術創新獎:NVIDIA Turing

2016年5月,NVIDIA發布了基於Pascal帕斯卡架構的GTX 10系列顯卡,當時恐怕誰也不會想到,它居然支撐了幾乎兩年半,才迎來了新一代產品。

2018年5月,NVIDIA推出了基於Volta伏特架構的頂級計算卡Tesla V100,但這個架構從來都不是針對遊戲設計的,只服務高性能計算、深度學習等。

直到2018年9月,NVIDIA的全新一代Turing圖靈架構才姍姍來遲,不過等待是值得的,掀起了自從CUDA統一架構誕生12年來GPU歷史上最大的革命。

Turing採用了全新的內核體系,最大特色莫過於首次為遊戲卡帶來了實時光線追蹤。這種技術並不新鮮,但因為計算資源消耗太大,一直都只能用於非實時渲染,老黃第一個把它帶到了玩家面前。

雖然目前支持光線追蹤的遊戲寥寥無幾,但這並不影響Turing架構的意義和地位,未來光線追蹤必然是GPU標配,只不過還需要一些時間走向成熟,Turing就是那個邁出第一步的。

另外,Turing還融入了Tensor張量核心,為GPU融入了AI人工智慧和DL深度學習,特別是DLSS深度學習超採樣抗鋸齒,可以在幾乎不影響性能的情況下帶來出色的抗鋸齒效果。

RTX 20系列已經在桌面中高端基本布局完畢,接下來就是進入低端和筆記本市場,AMD要追上還得花不知道幾年時間。

快科技2018年度評獎:CPU板卡篇

最具性價比獎:iGame GTX 1060烈焰戰神S-6GD5

GTX 1060無疑是這兩年最火熱、也是最混亂的顯卡,其性能和價格的平衡決定了更受主流玩家青睞,但是NVIDIA給它製造了太多版本,流處理器、顯存位寬和容量各不相同,最近更是將殘次的高端核心GP104扔給廠商做成GTX 1060 GDDR5X,還有二手P106礦卡被魔改稱遊戲卡混入市場。

即便如此混亂,GTX 1060 6GB仍是目前最值得選購的遊戲卡,尤其是隨著廠商庫存壓力越來越大,價格肯定也會繼續鬆動,1500元以下有望成為常態。

iGame這款烈焰戰神版就是一個典型代表,誇張地用了三個8cm風扇,搭配8+6mm鍍鎳純銅熱管、金屬背板,內有4+1項I.P.P供電,做工品質和規格都屬上乘,好評過萬。

該卡目前價格1699元,性價比異常出色,即便不降價也非常值得入手。

快科技2018年度評獎:CPU板卡篇

最具性價比獎:索泰GTX 1060 X-Gaming OC 6GB

雖然風扇只有倆,但屬於靜音型雙風扇,規格十分豪華,「堆料王」毫不吝嗇,為其配備了5相供電、三條熱管、高品質電子元器件,單8針輔助供電,核心頻率最高1784MHz。

它還特別在頂部設置了一個ZOTAC LOGO LED燈,很惹眼,但又不會過分扎眼。

1789元的價格比起同類顯卡,性價比也是沒誰的。

快科技2018年度評獎:CPU板卡篇

最具性價比獎:影馳GTX 1060大將6G

影馳將系列都是針對高端遊戲玩家準備的,這款GTX 1060大將也是誠意滿滿,神鷹MAX LE散熱器包括兩個9cm大風扇、鍍鎳純銅熱管、合金強化定製背板,配合4+1相電路、全固態電容,核心頻率達1759MHz。

價格也非常有誠意,已經來到1699元。

快科技2018年度評獎:CPU板卡篇

最具性價比獎:訊景RX 570 4GB黑狼版

相比於熱鬧的N卡,A卡陣營這兩年很沉悶,只能靠兩個老架構和一些老產品支撐,不過隨著市場的沉澱,性價比也越來越突出,RX 570就是如此,已經普遍來到千元左右。

如果你不想被GTX 1060搞得暈頭轉向,完全可以考慮它,只不過A卡品牌偏少,可選空間不大,而且目前RX 570缺貨還是比較嚴重的。

訊景這款4GB黑狼版價格僅為999元,性能和8GB版相差無幾,價格卻便宜了300元,非常值得考慮。

黑白經典外觀的它有兩個11扇葉的9cm風扇,內部兩根8mm純銅熱管,搭配陽極化鋁金屬背板,以及豐富的DVI/HDMI/DisplayPort介面,很有高端范兒,還有兩檔頻率可選。

快科技2018年度評獎:CPU板卡篇

最具性價比獎:盈通RX 570 8GB大地之神

如果你喜歡大顯存,盈通這款8GB大地之神很值得考慮,價格僅1149元,而且貨源比較充足。

它採用了地心引力II散熱系統,兩個9cm滾珠靜音風扇,四根熱管,銅底,全金屬導風罩,MOS獨立散熱片,全尺寸背板,6層PCB,6+2相供電,做工非常到位,核心頻率1244MHz。

介面有兩個DVI、一個HDMI、一個DisplayPort,非常適合主流玩家。

快科技2018年度評獎:CPU板卡篇

編輯選擇獎:iGame RTX 2070 Ultra

RTX 20系列已經發布三款產品,而兩款2080都高高在上,讓很多人高攀不起,RTX 2070就好多了,性能基本相當於上代GTX 1080,2K解析度下跑個光追也能基本流暢,價格雖然也漲了但還能接受。

iGame的這一款把價格做到了3799元,非常超值,擁有三個8cm零噪音風扇,五條迴流焊熱管,金屬銘牌背板,並設計了很特別的光子裂隙RGB燈,更是拿出三大誠意:整卡升級鉭電容、再次啟用超量鍍銀技術、8+2相自研I.P.P供電電感。

黑色調中點綴一點中國紅的外觀設計,也是非常舒服。

快科技2018年度評獎:CPU板卡篇

編輯選擇獎:微星RTX 2070 Armor

3999元,你可以得到微星ARMOR裝甲師系列的新作,鎧甲元素和黑白搭配外觀非常酷。兩組經典的刀鋒4風扇,雙滾珠軸承,引流扇葉,空氣動力學布局,5根平滑導熱管,高級散熱塗料,金屬背板。

內部6+2相供電和8+6針輔助介面,當然還有可以同步的流光RGB燈效。

快科技2018年度評獎:CPU板卡篇

編輯選擇獎:訊景RX 590 8GB黑狼版

RX 590仍然是北極星架構,不過使用12nm工藝優化了一番的Polaris 30核心,性能有了大約10%的提升,加之價格公道,對於A卡玩家來說是當下不錯的選擇。

訊景1749元的這款8GB黑狼版核心頻率達1580MHz,搭配酷魂五代散熱器,包括雙10cm可調速靜音風扇、純銅底座、迴流焊工藝四熱管、一體化背板,散熱總面積達368866平方毫米,特別是加入了TrueX電感,全封閉設計,可有效避免嘯叫現象。

快科技2018年度評獎:CPU板卡篇

編輯選擇獎:迪蘭DEVIL RX 590 8GB

迪蘭的惡魔系列一向都是A卡的標杆作品,這次當然也不例外,延續了惡魔版RX 580的設計,擁有數字化供電、雙10cm靜音風扇、五條鍍鎳熱管、防護背板、雙BISO性能靜音開關,還加入了DEVIL惡魔之光信仰燈,核心頻率最高1576MHz。

1949元雖然比訊景的略貴一些,但品質沒的說。

快科技2018年度評獎:CPU板卡篇

【主板篇】

2018年2大陣營的主流和發燒平台都進行了全面的更新。AMD這邊銳龍2代處理器發布之後,與之配套的AMD 400系的主板也同步上市,帶來了全新StoreMI磁碟加速技術;X399+線程撕裂者2代也讓32核處理器第一次來到發燒平台,價格比Intel 18核還要便宜,性價比爆棚。

Intel這邊,在2018年9月第八代酷睿處理器全面發布之後,在長達半年的時間內,主板端只有Z370晶元組可供選擇。今年4月,B360以及H310晶元組相繼面世,加上10月份的Z390,Intel主流平台300系的主板才算完成了最終的布局。

旗艦性能獎之Intel:華碩PRIME X299-DELUXE II

顧名思義,PRIME X299-DELUXE II就是第二代X299產品,這也是華碩專門針對最新的至尊處理器i9-9980XE而發售的頂級主板,很多地方都延續的上代的布局和設計,最大的不同就是將供電模塊從前代的8相數字供電升級到了14相數字供電,並且在供電模塊上準備了大面積的散熱鰭片幫助散熱,同時支持4266MHz的四通道內存,可以更好的支持Intel最新的18核處理器。

快科技2018年度評獎:CPU板卡篇

旗艦性能獎之AMD:微星MEG X399 CREATION

說微星MEG X399 CREATION是地表最強主板也不為過,雙8Pin供電介面以及19 相超豪華供電,能夠提供高達500A的強大電流,即便是2990WX這樣的處理器超頻到4.0GHz也能輕鬆應對。得益於64條PCI-e通道,主板提供了四組全速PCIe3.0x16插槽,三個M.2插槽,另外還贈送一張M.2擴展卡,可以額外再完全4塊 PCIe3.0x4 的M.2 SSD。

快科技2018年度評獎:CPU板卡篇

旗艦性能獎之AMD:技嘉X399 AORUS XTREME

這是一塊E-ATX 規格的主板,在它的正面和背面都覆蓋了一層散熱盔甲,技嘉為它設計了13相IR數字供電來滿足32核2990WX的供電需求。

這塊主板對於網路的支持無人能敵,有2個Intel i210AT 千兆網卡和一個 Aquantia AQC107 萬兆網卡,以及一個Intel 8265AC無線網卡附帶藍牙4.2模塊。

快科技2018年度評獎:CPU板卡篇

最受關注獎:華碩ROG MAXIMUS XI EXTREME(M11E)

2018年最受關注的處理器理所當然的就是Intel酷睿i9-9900K,與之匹配的Z390主板自然也備受關注,華碩M11E主板在用料方面極盡奢華,由一體式SiC639 MosFET、日系富士通 MIL 系列黑金固態電容所組成的12相數字供電,配合DIGI+ EPU ASP1400CTB VRM(數字供電)控制器,能為9900K提供超過500W的穩定輸入功率。

在新一代的ROG主板中,華碩還獨創了AI智能超頻技術,可快速智能評估處理器超頻潛力與系統散熱條件,準確預測超頻電壓、頻率的性能調校建議,讓新手玩家也能輕鬆超頻5GHz。

在細節方面,M11E還設計了一塊第二代LiveDash OLED顯示屏,一個Aquantia AQC-111C 5G網卡以及一個Intel I219-V千兆網卡。

玩家國度是為超頻而生的主板,而M11E則是玩家國度中處於定點的產品。

快科技2018年度評獎:CPU板卡篇

最受關注獎:微星MEG Z390 GODLIKE超神板

根據微星最新的規則,位列超神板的主板可以享受終身保修服務,並且享受到府收送,免費個性定製的服務,同時還可以享受專屬VIP客服管家以及每月贈送專屬禮品的特權。

MEG Z390 GODLIKE超神板主板採用18相供電設計,供電模塊大量的鉭電容以及IR TDA21462 DrMOS,如此豪華的供電模塊在主流平台無出其右。

這是微星公司目前為止最為頂級的的主板,目前售價為6500元。

快科技2018年度評獎:CPU板卡篇

技術創新獎:華碩CROSSHAIR VII HERO(C7H)

伴隨銳龍二代,隨同上市的X470主板提供了全新的硬碟混合加速技術AMD StoreMI,大幅增強了對於3466+MHz高頻內存的支持,並優化了內存延遲,而且依然是AM4介面,前後兼容。

華碩C7H是一款有著純正ROG血統的主板,做工用料完全不輸給Intel平台的M11H。由一體式SiC639 MosFET、日系富士通 MIL 系列黑金固態電容所組成的12相數字供電可以為CPU提供高達500W的強大功率。相比前代的C6H,它在VRM散熱方面做了加強,增加了散熱片的表面積,並使用熱管連接2個散熱片,在長時間高負載下也能保持MOSFET溫度不超過80度。

另外還C7H還支持DDR4 3600MHz內存,搭載了802.11ac Wi-Fi無線模塊,擁有2個M.2插槽並配有散熱盔甲,原生支持USB 3.1 Gen 2,當然,X470標誌性的StoreMI磁碟加速技術也同樣少不了。

快科技2018年度評獎:CPU板卡篇

技術創新獎:華擎X470 Taichi

華擎X470 Taichi主板擁有成為頂級主板的一切要素。採用合金用料,16相數字供電,60A高效電感、雙層MOSFET組成了豪華的供電模塊;提供10個SATA3.0介面,在主流平台相當之罕見。主板上提供了RGB LED接針與Addressable RGB LED接針,支持RGB幻彩自定義和模式調節。配備IEEE 802.11ac WIFI無線+藍牙5.0模塊, 2個M.2介面並配備散熱盔甲,還集成Hyper BCLK Engine II控制引擎,支持手動外頻調節,適合喜歡超頻的玩家選擇。

該主板目前售價僅為1599元,除了X470 Taichi之外,這個價位沒有其他一線品牌的旗艦產品可供。

快科技2018年度評獎:CPU板卡篇

技術創新獎:微星X470 GAMING PRO CARBON暗黑板

該主板採用碳纖維元素風格設計,支持17種RGB絢光燈效、StoreMi磁碟加速、VR BOOST晶元以及第四代音皇技術。供電模塊採用13相供電方案,其中有10相為核心供電,支持400W TDP的處理器。

X470暗黑板提供了6個4Pin風扇介面,在Click BIOS 5支持下,每個風扇都能按照用戶的需求設置溫度曲線,在低負載下實現0噪音。

目前該主板售價為1399元,是X470主板中的明星產品。

快科技2018年度評獎:CPU板卡篇

最具性價比獎:銘瑄H311M-666

銘瑄H311M-666實際上是被銘瑄魔改過的H110主板,它能同時支持6代、7代、8代、9代酷睿處理器(8代和9代i7暫不能點亮)。更絕的是,這塊主板還支持AMD專用DDR3內存,該內存的價格還不到DDR4三分之一,而i3-8100擁有7代i5的性能而價格要便宜400多。

目前銘瑄H311M-666售價僅329元,使用這塊主板搭載i3-8100+DDR3內存,可以以最低的花費來組建一套性能強勁的PC平台。

快科技2018年度評獎:CPU板卡篇

最具性價比獎:昂達A320V全固版

對一塊售價299的主板還能有什麼要求!昂達A320V全固版可以給予很多你期望之外的功能。6相數字供電電路讓它足以支持銳龍7 2700X處理器;至於M.2插槽,許多400元級別的主板都不一定有,然而A320V全固版卻有,另外還支持HDMI/VGA視頻輸出。

最後昂達為該主板提供 3年的質保。

快科技2018年度評獎:CPU板卡篇

最具性價比獎:七彩虹斷劍C.A320M-K PRO V14

5項供電、Depop高清音效系統、黃金音頻分割線、USB3.0、千兆網卡、VGA+HDMI。支持防過載,防過壓、防靜電、放潮濕、防雷擊、以及耐高溫六大防護技術。

七彩虹斷劍C.A320M-K PRO V14目前售價為329元,是A320主板的另一個性價比選擇。

快科技2018年度評獎:CPU板卡篇

編輯選擇獎:華碩TUF B360M-PLUS GAMING S

並不是所有的華碩產品都必須為信仰繳費,華碩TUF B360M-PLUS GAMING是一塊為平民玩家打造的電競產品。該主板為M-ATX規格,擁有3個M2 SSD插槽(2個M.2 2280,一個M.2 2230),4條DIMM插槽支持雙通道64GB DDR4 2666MHz內存,7相供電也沒得說,可以支持i7-9700K/8086K。

該主板目前售價為759元,是華碩少有的性價比產品。

快科技2018年度評獎:CPU板卡篇

編輯選擇獎:華擎B450M Pro4

該主板為標準M-ATX板型結構,擁有9相數字供電電路,雙M.2插槽,後置Type-C介面,2條PCI-Ex16,1條PCI-Ex1。

華擎B450M Pro4整體做工以及配置在B450主板中處於中上水準,價格僅為549元,就性價比而言要超越大部分同類型主板,非常值得選擇。

快科技2018年度評獎:CPU板卡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驅動之家 的精彩文章:

美日科學家合研新一代氟化物電池:比鋰電密度高還環保
OLED屏手機總佔比超61%:三星面板壟斷9成

TAG:驅動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