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從劉強東事件和李國慶的評論看人性

從劉強東事件和李國慶的評論看人性

從劉強東事件和李國慶的評論看人性

枯木

冬至節,關於劉強東「性侵事件」和李國慶的毀三觀評論,筆者寫了兩篇文章予以譴責,文章發表後,回複評論頗多,很難一一回復,另外限於字數,也不便討論,因此感覺到有必要專門寫一篇文章統一回復,也希望可以小小討論一下當下的人性和道德問題。

首先聲明,從未有所謂的收錢發稿之事,不管是京東還是劉或者其他,寫文純屬有感而發,不是無病呻吟,也不是什麼蹭熱點,至於那些評論說拿錢洗地純屬臆測,而且有的並沒閱讀我的其他文章,鄙人一貫作風就是針砭時弊,就事論事,不替權貴寫讚歌,只為蒼生鳴不平。就拿此事來說,劉強東道德敗壞,李國慶低俗墮落,二人是一丘之貉,因此分別著文進行譴責和痛斥,並沒有厚此薄彼或者聲東擊西之意,更重要的是,對這些事件背後反映出來某些富商低俗圈子文化的無情鞭笞。

有的評論認為,劉李二人事情與我們有何干係?犯不著。這是典型的鴕鳥文化和旁觀者的冷漠心理。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殊不知,社會是眾人之社會,每個人作為其中一份子,都有權利和責任對不良社會風氣進行批駁和譴責,如若冷漠面對,或者保持沉默,甚至對風氣敗壞現象熟視無睹的時候,那就已經無葯可治。德國神學家馬丁·尼莫拉有一段話含義深刻,大致就是面對他人遭受不公的時候,你沒有站出來,那麼,當你遭受折磨的時候,已經沒有人可以站出來了。

有的評論頗含譏諷,認為,人家是億萬富翁,你也許不過是一個小小的作者,就你能?!人家隨便捐款都是上億,你又做過什麼?!有什麼權利評價人家?!這種論調,是典型的偷換概念的手法,難道評論一個人還需要地位對等?難道指責不良風氣還需要有權位?這是什麼道理?這是典型的奴才嘴臉和骨子裡的劣性在作祟。

捐款做善事,是盡能力而為之,不是以多少定高下,這是「捐」的含義。富豪明星,依靠公眾獲利,獲得更多公眾資源和知名度,捐款只是應盡的社會責任而已,況且,現實中很多虛假捐款的醜聞迭出,未嘗不是一種諷刺。再退一步說,即便是捐得再多,也不代表享有更多權力,更不代表可以為所欲為,肆無忌憚。在道德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因為富豪捐錢多就可以妻妾成群,生活淫亂。面對不良現象,人人可痛斥之,而不是以地位財富對等才有發言權,按照這些評論者的混蛋邏輯,以錢來衡量,那麼還談什麼公序良俗?這樣的奴才,就是社會的狗皮膏藥,不起作用還會壞事。

還有的評論則認為筆者是站在道德高度,冒充「道德婊」,人家李國慶說的是大實話,現實中很多富豪都有婚外性,不過只做不說,而李國慶口無遮攔,說了出來,是「真小人」,而所有批評指責的都是「偽君子」。這種論調,其實是一種社會風氣低下的表現,正因為人們缺乏道德約束,急功近利,一切向錢看,從而形成了「笑貧不笑娼」的拜金文化,形成了「寧可在寶馬車裡哭不在自行車上笑」的可悲現象,道德成了虛無的名詞,操守品質成了他人笑話的對象。這些人,既是社會惡劣風氣的受害者又是施虐者,在生活中往往採取雙重標準,一切站在自己的立場說話,這種人可能他沒有想過,如果自己的妻子和別人亂來,他會怎麼看,難道也是「你傷害了我,我一笑而過?!」,正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些人的素質堪稱惡劣。

有的評論貌似深刻,直指人心,那就是面對美女誘惑,一個男人能不犯同樣錯誤?作者痛斥劉強東和李國慶,就是虛偽,否則就不是男人。這個問題關係到人性和道德,我想簡單討論一下,然而可以肯定的說,持這種論調的人,是自己內心同樣脆弱的小人而已,只不過是為了以後自己犯錯找台階,正如某演員所說的「會犯天下男人都會犯的錯」,這只不過是替自己找的完美借口而已,按照這個邏輯,那些沒出軌的就不算男人?!

正常人都有七情六慾,喜、怒、哀、懼、愛、惡、欲,人人具備,因為情慾所以產生思想,從思維發展到行為,這是完全不同的概念,為了抵制邪念,遏制不良行為,人類在漫長的歷史中,逐漸形成了一整套約束制度,從而維繫社會的正常運轉,這也是道德觀念和法律條文產生的根源所在,這也是家庭和國家維繫存在的依據。

早在先秦時期,我們的祖先對道德約束和法律懲罰的觀念就非常完備,《禮記·樂記》記載:「人化物也者,滅天理而窮人慾者也。」,意思就是後來宋代的「存天理滅人慾」,從而達到「致良知」。雖然宋代對之理解有失偏頗,並且婦女屬於從屬地位,然而,歸結到底是提高人們的自我約束能力。有想法不代表要有行為,道德和法律約束就是遏制這種不道德的思想和行為,從而讓人們生活在公正有序的環境里。

那些認為不能抵制誘惑的評論,或者認為婚外性很正常的想法,就是一種墮落的表現,更是典型的缺乏約束力的表現,也說明自己缺少道德教育和家庭教養。有的人把李銀河搬出來,好像她講的有道理,其實,鄙人認為,李銀河只看到人的「獸性」,而沒有看到「禮義廉恥」的「禮」,只是片面的和脆弱的。設想一下,如果男人可以出軌,女人可以胡來,禮崩樂壞,道德標準完全坍塌,社會將是什麼樣子?那和原始社會何異?那與禽獸有什麼區別?只不過是衣冠禽獸而已!

筆者不想站在道德高度,也不想自我標榜,然而更不願意妄自菲薄,只是想說明一個道理,社會需要一定的秩序和道德約束,不能肆意妄為,尤其是作為公眾人物,不能胡言亂語,誤導風氣,更不能醜態畢露,獸性萌發,這樣的公眾人物,最後都會遭到眾人的唾棄!正所謂抵制不住誘惑就會身敗名裂,擋住誘惑就能堂堂正正做人。不要用「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來搪塞,不要玷污古人的智慧,古人所謂的「過」是無心之失,而不是肆意為之!

《禮記·樂記》有云:「故曰:樂者樂也。君子樂得其道,小人樂得其欲。以道制欲,則樂而不亂;以欲忘道,則惑而不樂。」。所以說,同樣的樂,君子得到了道德仁義,小人則得到了淫樂私慾,受到道德約束的社會秩序穩定,忘記道德禮儀最後則是社會混亂迷茫。

我們捫心自問,在您評論的時候,已經或者將要對社會風氣造成影響,您是希望美好的充滿和諧的社會,還是大家都為所欲為的無節制無節操的風氣?如果您心存人性,那麼評論任何事,都要設身處地,出自公心,要有良知和正義,這是人性最高貴之處,是和獸性的最大區別,這,不是標榜,這,不是清高,而是您所希望的美好的社會的正義呼喚。

2018/12/24榆木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易花得木 的精彩文章:

蘭花推薦:誘引雄蜂的蜜蜂蘭
樹樁盆景修剪的小竅門

TAG:易花得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