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如果還沒在著名期刊上發過paper……

如果還沒在著名期刊上發過paper……

原創編譯,轉載須註明來源!

如果從來沒在《Nature》上發表過文章的話,那麼還能在上面發文章嗎?這聽起來似乎是個問題。但是根據一項新研究,如果你過去沒有在《Nature》、《Science》、《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等這些著名多學科期刊上發表過文章的話,那麼想在這些期刊上發表文章將變得越來越難。該研究發現,那些被稱為「配角」在這些期刊上發表過文章的非主要作者,在今後作為主要作者發表文章時將更有優勢,而且這種趨勢在近幾年來會更加明顯。比如在《Nature》上,從1990至2012年,有過「配角」經歷的通訊作者比例從16%上升至22%,而新的通訊作者從39%下降至 31%。

匈牙利中歐大學的網路科學家Roberta Sinatra說:「總而言之,如果你沒有在這些期刊上作為非主要作者發表過文章,那麼今後在這些期刊上發文章將變得更難。」

丹麥科技大學的數學和計算機科學家Sune Lehmann說,儘管「配角」經歷的優勢在著名的多學科期刊和生命科學期刊上最明顯,但這種影響幾乎可以在任何期刊中看到。

造成這一現象的潛在原因有很多,包括指導、更好的技巧,以及與知名度和人際關係相關的因素。不管怎樣,處於事業早期的研究人員在選擇實驗室的時候應該考慮到這些因素,從而為自己的事業做好規劃。美國西北大學的網路科學家Brian Uzzi說:「在提升個人技巧和作為科學家的知名度時,在論文中署名的機會將對你作為高級作者發表文章時大有裨益。」

研究人員根據涉及所有學科的386份科學期刊生成了一份「配角指數」,他們比較了第一次發表論文時作為非高級作者的人與沒有這種經歷的作為論文高級作者(定義為通訊作者,last author)的次數。這項分析基於1960年至2012年間610萬篇論文的作者列表。研究人員利用建模方法考慮到了在為慣例和作者數量排序時的可變性。研究人員從「配角」經歷中獲益的程度與所謂的「領域純度」相關:在多學科期刊中這種現象最明顯,然後以降序排列:生物學、醫學、化學、物理學和數學,各個期刊之間差異顯著。

Sinatra說,對這種整體影響的一種可能解釋是,有過「配角」經歷的科學家能夠以某種方式使他們的研究結果對高影響因子的期刊更有吸引力,能夠更好地應對評審過程,還可以與編輯合作,把編輯們正在尋找的論文發給他們。

然而,其他的解釋還包括知名度和精英主義在學術界的體現。科羅拉多大學的計算機科學家Daniel Larremor說,比如, 「配角」科學家對於編輯來說可能已經不陌生了,這可能會讓編輯更傾向於看好他們未來的稿件。Larremore說:「這可能是由於研究人員的技巧,也可能是由於他們已經在編輯們的通訊錄上了。」 Larremore研究過知名度對學術機構僱傭決策的影響。Larremore說,更廣義地說,這也可以歸結為編輯和整個科學界的曝光度。

另一個因素可能是年輕科學家從簡歷中的《Science》或《Nature》文章中獲得的累積優勢。那些發表過引人注目論文的研究人員,當他們成為通訊作者時,將會得到在最負盛名地方工作的機會,並獲得更多的資源——經費、優秀的研究生和能力強的同事。Larremore說:「但是這與學習如何發表高影響因子文章的技巧不同,而是與資源相關。」

為了進一步分析「配角作者」和「非配角作者」之間的差異,研究人員們還分析了作者們發表在著名多學科期刊上論文的相對影響因子和引用率。Sinatra和Lehmann本以為,如果沒有過去的經歷帶來優勢,那麼沒有「配角」經歷的作者,其文章必須非常出色才可能被接受。相反,他們發現,有「配角」經歷的作者或多次在這些期刊上發表過文章的作者比那些沒有「配角」經歷的作者擁有更高的影響因子和更高的引用率。Lehmann說,這個結果真的非常令人震驚。

Larremore說,但是這可能與曝光度關係更大,而非質量。如果有人已經寫過一兩篇《Nature》文章,那麼他們的論文就已經很引人注目了,所以他們的下一篇論文比第一次寫的論文會更引人注目。

正如Uzzi所說,科學家們有點像政治家。他們首先建立自己的基地,另一群科學家們跟隨他們的工作。當一名新手作者在這些著名期刊上發表文章時,他們可能會擴大自己的基地。他說:「如果你之後作為高級作者發表文章,你已經擁有非常好的基礎了。」

中國生物技術網誠邀生物領域科學家在我們的平台上,發表和介紹國內外原創的科研成果。

本公眾號由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信息中心承辦

微信公眾號:中國生物技術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生物技術網 的精彩文章:

Science∣湯富酬研究組與合作者揭示人類結直腸癌發病新機制

TAG:中國生物技術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