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蕭衍不派援兵可就把陳慶之坑了;數千梁軍內要防元顥,外要防爾朱榮

蕭衍不派援兵可就把陳慶之坑了;數千梁軍內要防元顥,外要防爾朱榮

看各位大胸弟的評論,對這一段兒見仁見智;所以前面多說幾句吧——

首先,謝謝各位大胸弟,在下一路更來,點贊轉發;謝謝了!

其次,關於這一段歷史,在下的一點兒耄耋之見:

一、就怕有的大胸弟說這是瞎掰戲說,所以在下特意把《資治通鑒》原文放上來。

關於史料可不可信,其實這話兒如果反過來說,不信這個,咱們還能信什麼呢?咱又不可能穿越回去,親臨見證奇蹟的時刻。

而就史料而言,在下的淺見是:

1、沒有考古證據推翻文字史料的話,那就得信。

2、《資治通鑒》是宋代成書,而這裡也有司馬光華夷之分的小心思;這大家都懂。

3、魏收沒寫,我說他不敢,您信嗎?如果您堅持往後看,我會告您,《魏書》成書,正是北齊高洋在位的時候,如果不是高洋罩著魏收,他就因為寫《魏書》被人黑了。好多大臣,尤其是鮮卑大臣堵著門兒要干魏收。因為這些人覺著魏收寫的東西埋汰他們家的長輩了。而就梁軍這次北伐,北魏軍畢竟被人摁在地上,而且還是人數遠遠少於自己的敵人摁在地上摩擦,怎麼說也不是光彩事兒吧。

二、其實您要是問我,對陳爺的戰績和殲敵數字看法是啥;答案特簡單:沒看法;真的!

如之前文中所說,從兵力上就能看的出來,蕭衍派陳慶之北上,本來就是意思意思的意思。否則也不會只給區區7千人。

但是,在下之所以佩服陳慶之(包括之前的成買、周盤龍、周奉叔等等)的原因,是陳爺接到命令後沒跟蕭衍說,大佬,您敲木魚把腦袋敲糊塗了吧?對方好幾十萬部隊,您就給我7千人?開玩笑呢吧?!而是二話不說,架著元顥就上路了。

至於陳爺的戰績,在下覺得真的不重要;別說陳慶之就帶了7千子弟兵;再多10倍又如何?跟當時的北魏軍相比,梁軍還是劣勢。

但陳慶之依舊執行命令去了。

這裡邊兒,作為部下,明知不可為,卻恪盡職守,陳慶之不負蕭衍所託;作為男人,陳慶之不懼艱險、不畏強敵,披荊斬棘,使命必達!這,是我佩服陳爺的地方。

三、這就得說到在下為啥會寫兩晉南北朝。

答案也簡單,給我女兒留著,等她長大當閑書看。

其實我是特別討厭戲說歷史,尤其是戲說抗戰史;說起來各位大胸弟看到的這些兩晉南北朝的內容,還真不如我之前寫過的一本關於抗日戰爭正面戰場的書,我起名叫《荒冢》;寫兩晉南北朝,我用了兩年時間;寫《荒冢》,連查資料帶寫,前後花了10年時間。之所以花精力干這事兒,因為我的爺爺,是參加過抗戰的原中國遠征軍老兵。只是現在的大環境,你懂的!

所以我不希望我女兒的歷史觀被現在的傳媒環境帶偏;以為電視里、網路上放的各種劇集就是歷史。

可是,史料晦澀,大人都不愛看,更別說讓小朋友看了。所以我只能盡我所能的把歷史寫的有趣,能讓小朋友看進去;別的不說,至少得能勾起她的興趣,去查原文;這就是我的初衷。

當然了,郭德綱那句話說的好,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利波特;咱們每個人對歷史都有自己的理解。而且在下既不是專業作家,也不是專業的歷史學家;水平有限。我女兒沒得選,她爸就這水平。至於您各位,還是那句話,見仁見智吧。

最後,還是謝謝了;謝謝大家!並祝各位大胸弟身體健康、一切順利!

好了,肺話說完;看下面的內容——


閑話南北朝之天下歸一——巔峰過後(1)

擊敗元天穆,陳慶之不僅破解了被兩面夾擊的困局,打掉了繼續進攻洛陽時,身後有可能被抄後路的風險;同時,還順手解決了後勤補給的問題。

由於這次陳慶之北上是輕兵簡裝長途奔襲,所以後勤給養完全靠以戰養戰的方式獲得補給。這次攻克滎陽以及擊敗元天穆,梁軍繳獲了數不清的牛馬糧草,有了這些輜重給養,梁軍完全沒了餓肚子之憂,可以篤篤定定的全力進攻洛陽了。

蕭衍不派援兵可就把陳慶之坑了;數千梁軍內要防元顥,外要防爾朱榮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在挺進洛陽之前,陳慶之還需要面對洛陽東面的軍事重鎮虎牢關,陳慶之知道即將發生的虎牢攻守戰一定非常艱苦,他做足了心理準備。而洛陽城中的正牌大魏皇帝元子攸做夢也沒有想到,這支僅有7千人的梁軍一路北上勢如破竹,居然殺到他眼皮子底下。

不過元子攸還在自己安慰自己:沒關係,虎牢關還在、還在,只要鎮守虎牢關的車騎將軍爾朱世隆能頂住陳慶之,他還有時間調集部隊反撲。

但讓元子攸和陳慶之都沒有想到的是,梁軍剛殺到虎牢關下,號稱「名將」的爾朱世隆就嚇的拉了一褲襠,二話不說連夜棄關逃回洛陽。失去主將的虎牢關就像一隻無頭蒼蠅,被陳慶之一口吞掉。

虎牢關到手,洛陽的東面已經無險可守。

陳慶之率領梁軍狂飆突進,一路斬關奪隘,打的意氣風發;反過來元子攸可就慘了;聽說虎牢關不戰而降,元子攸差點沒被氣死,爾朱世隆這個不爭氣的東西,老子要把他軍法從事(當然,這是氣話)!

此時,洛陽已無兵可用,擺在元子攸面前的只有一條路,在梁軍未到洛陽之前出城避難。公元529年5月22日,元子攸拋下他的嬪妃女眷和百官大臣,帶著幾個親近侍從開洛陽北門,狼狽的穿過邙山,踏過河橋,於第二天夜裡逃到了河內郡。

大魏皇帝居然跑了,這在北魏立國143年破天荒的頭一遭,消息傳到洛陽城的大街小巷,小夥伴都被震精了。

公元529年5月23日,陳慶之率領的梁軍『雄赳赳、氣昂昂』排列著整齊的隊形,步入北魏首都洛陽城。對了,在隊列中,還有那位『大魏皇帝』,元顥。

蕭衍不派援兵可就把陳慶之坑了;數千梁軍內要防元顥,外要防爾朱榮

這一刻,劉裕、蕭道成、蕭鸞等人如果在天有靈的話,他們應該捻須而笑吧;南朝的歷史,在此時達到了最高峰;這自是劉宋初年洛陽失陷於北魏之後,南朝軍隊第一次踏上洛陽的土地。

而對陳慶之個人而言,他完成了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從建康出發,5個月內,陳慶之率領7千袍澤,千里突襲,威震華夏;大小47戰、克城32座,攻無不取、戰無不勝;直到打進洛陽城!

靠著梁軍刺刀的保護,元顥志得意滿回到了洛陽。該走的流程必須得走一下,否則不足以彰顯土豪之氣;因此元顥一進洛陽,便下詔改元建武,並宣布大赦,像模像樣的當上了皇帝。

不過要說元顥的處境,往好里說,喚作政令不出洛陽;往壞了說,說他危機四伏一點兒也不為過。

一來,通天下都知道元子攸是大魏皇帝,請問你元顥貴姓、貴庚;誰不知道你是蕭衍立的傀儡啊。二來,別看元子攸跑了,但是別忘了,在元子攸身後,還站著手握重兵的山西大豪爾朱榮。

因此,自打元顥進洛陽,之前梁軍打下來的城池便紛紛遭到各地北魏軍的攻擊。比如,拿下睢陽之後,元顥讓他的小弟後軍都督侯暄留守此處,替北伐軍看住後路;結果,在北魏行台崔曉芬、大都督刁宣的攻擊下,不僅睢陽不保,侯暄突圍時也被北魏軍追上斬殺,所部大部被殲。

與此同時,之前被陳慶之打敗了的元天穆,在得到山西方面的增援之後,也收攏起部隊,以費穆為箭頭,率軍兩萬,從東線向虎牢關壓來。比較搞笑的是,元天穆忽悠著費穆去打虎牢關,可他老人家卻口念『閃』字決,渡過黃河跑到山西,跟爾朱榮匯合了;結果費穆一聽元天穆放了他鴿子,更乾脆,把刀一扔就投降了陳慶之。不過這位費穆費兄下場不太好,陣前投降之後,被陳慶之帶回洛陽,元顥恨他給爾朱榮出主意殺大臣,罵了一頓之後,讓人把費穆給砍了。

外圍始終危機重重,老實說元顥也挺著急;他也琢磨,怎生想個辦法能改變一下被動局面;想來想去,元顥覺得有必要忽悠一下元子攸,如果能給他忽悠住了,很多事兒就迎刃而解了。

元顥讓黃門郎祖瑩給元子攸寫了一封公開信,在信中,元顥說,朕向梁國哭泣請求,發誓要報仇雪恥,只是為了向爾朱榮問罪,救你於枷鎖之中。可是你卻將自己的性命交給豺狼,即使得到一點土地,也是爾朱榮的東西,與你有毛兒的關係;如今咱們國家的興衰在於你我二人。如果上天幫助正義,則大魏就能復興;如若不然,對爾朱榮是福,對你則將大禍臨頭,請你三思,選擇正確的出路,則富貴可保。(《洛陽伽藍記·永寧寺》有該信的全文;有興趣您可以翻翻。)。

一封信有多大作用,在當時真不好說;不過這封信卻給後來元子攸和爾朱榮爆發衝突埋下了伏筆。

不說元子攸看著這封信心裡怎麼堵的慌(元顥在信里說的都是實話),再說洛陽城裡的元顥。

一個人素質如何,其實還真不是看他失敗的時候如何逆襲;而是看他得意的時候會不會忘形。

蕭衍不派援兵可就把陳慶之坑了;數千梁軍內要防元顥,外要防爾朱榮

元顥其實就是典型的小人乍富,不知道天高地厚的那類人;憑藉陳慶之的無敵雄師,元顥從建康出來,僅僅140天就回到了洛陽;而且由於元子攸幾乎是光著腚跑的,洛陽皇宮裡的嬪妃、珍寶啥的統統給元顥留下了。開始的時候,元顥還能裝裝『明君』,可是等陳慶之迫降了費穆,解除了燃眉之急後,元顥的狐狸尾巴就露出來了;終日沉溺於酒色之中,日夜縱酒飲宴,壓根兒不問軍國大事。這裡邊兒有一群人也起了很壞的作用,這就是元顥的兄弟和依附於他的門客,這幫傢伙在洛陽城裡胡作非為,欺男霸女;弄的好好兒的一座洛陽城人心惶惶,宛如人間地獄一般。

而就在元顥花天酒地、聲色犬馬之時,一河之隔的元子攸可沒閑著;自從逃出洛陽,元子攸一邊派人到處貼告示,號召大家勤王,同時通知爾朱榮自己的位置;一邊大赦天下,跟元顥爭奪人心。小樣兒做的,一板一眼挺上路。

而這會兒爾朱榮表現的也挺給力,南下時不僅帶來了自己的主力部隊,同時還帶來了大批輜重糧草,協助元子攸招募了不少潰兵,一時間,隔著黃河,兩支『北魏軍』磨刀霍霍;就等著對方露出破綻。

誰會先露出破綻?

這種態勢下,顯然元顥這頭兒更不著調。而且,就在元子攸、爾朱榮頻繁往黃河岸邊調兵的同時,元顥跟陳慶之之間又起了波瀾——

這話,還得從陳慶之北伐說起;咱前面說過,蕭衍派陳慶之護送元顥北上,其實某種程度上說,多少有點兒意思意思的意思;不說別的,如果蕭衍真要是拿這事兒當回事兒,大梁國數十萬大軍,怎麼可能就給陳慶之7千人。

但是,牛人就是牛人,就憑手裡這7千江東子弟,陳慶之不僅打出了梁軍的威名,而且一路狂飆,生生打進了洛陽城,把元子攸趕過了黃河。

這個結果,不僅元顥沒想到,就連遠在後方的蕭衍也沒想到。

等陳慶之進了洛陽,元顥往北魏皇宮裡一住,蕭衍覺著是時候開始要回報了。

當然,這種時候想要回報,光憑陳慶之手裡的7千人,多少有點兒懸;因此蕭衍下令,靠近邊境的梁軍集結待命,隨時準備北上策應陳慶之。

蕭衍不派援兵可就把陳慶之坑了;數千梁軍內要防元顥,外要防爾朱榮

蕭衍想要回報,必須得通過陳慶之;可這會兒陳慶之本身,說難聽點兒已經是強弩之末了;手下這幫兄弟連續作戰,體能上已經嚴重透支,而且隨著地盤兒擴大,還要分兵把守;最重要的是,陳慶之明顯感覺到,自打進了洛陽,元顥這個傀儡皇帝貌似越來越不聽招呼了。

有兩件事兒很能說明問題——

頭一件,陳慶之急需補充新鮮血液,同時也是為了要震懾元顥,因此他不斷的給元顥施加壓力,讓後者趕緊給蕭衍寫信,走流程請調援兵北上。

這一條,元顥給拒了。

元顥本來就不是個省油的燈;向蕭衍稱臣,其實就是他個權宜之計;說白了,就是利用蕭衍一下下而已。現在山高皇帝遠的,還想讓我聽你的,憑什麼?

因此,元顥老早就跟他堂兄弟元延明一起謀劃著,準備機會成熟了就甩掉蕭衍這個老東西;只不過現在還有元子攸和爾朱榮壓在黃河北岸,他們暫時還需要陳慶之擋子彈,所以才沒翻臉。

元顥很清楚,如果一旦梁軍主力傾巢北上進入洛陽,自己會是什麼下場;到那時,他可就真成了蕭衍手裡的提線木偶了,蕭衍在建康打個噴嚏,他在洛陽必須得感冒;『兒皇帝』豈是那麼好當的?

所以當元顥聽說陳慶之要他請梁兵北上,他立刻就急了;馬上書信一封,叫來特快專遞發往建康,嚴重的忽悠了給蕭衍一把——

「今河北、河南一時克定,唯爾硃榮尚敢跋扈,臣與慶之自能擒討。州郡新服,正須綏撫,不宜更復加兵,搖動百姓。」

這話說的其實一點兒道理也沒有,爾朱榮手下控弦之士數十萬,就算陳慶之再能打,想憑著一個7000人步騎混編師,去全殲人家一個方面軍,只能說元顥想瞎了心了;再說『州郡新服』,此時正是要加強力量恢復秩序的時候,看不見美軍不論是從伊拉克還是從阿富汗撤軍之前,都是先增兵,把當地敢叫板的打服,這才徐徐撤兵的嗎?

所以,元顥這封信其實是狗屁不通的。

可就怪了,蕭衍居然真的信了;看完這封信之後,蕭衍下旨各部軍馬按兵不動(「上乃詔諸軍繼進者皆停於境上。」)。

只能說這會兒蕭衍特么的念經念的腦子進水了。

蕭衍不派援兵,可就把陳慶之坑了;陳慶之以數千之眾對內要防著元顥,對外還要留心元子攸、爾朱榮;實在過的煎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