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孩子3歲前不在家長身邊長大,日後關係多是這幾種情況

孩子3歲前不在家長身邊長大,日後關係多是這幾種情況

朵唯和老公之前一直忙於工作,所以在孩子3歲之前,一直把孩子交給家裡的老人帶,為了孩子能夠有更優質的教育,在孩子3歲的時候,把他接了回來送入到了幼兒園,可在她接孩子放學的時候,卻發生了尷尬的場景,孩子在幼兒園門口哭著說:「我不要媽媽,我要找奶奶,我要找奶奶。」媽媽無奈的連哄帶抱才算把孩子弄到家裡。很多夫妻在前期打拚工作的時候,會將孩子送給老人照看,覺得後期穩定後,再把孩子接過來也不遲,但對於孩子來說,從小不在家長身邊長大,後期家長接過來,也很容易讓他出現以下的心理。

1、跟家長不親近

現在很多媽媽不在把自己局限在家裡,而是選擇奮鬥事業,因此把寶寶送回到老家讓老人照顧,想著小時候他們不懂事,也不記事情,等大一些的時候接回來也沒有關係。其實,寶寶在2歲左右的時候,正是安全感建立的重要時期,這個時候經常出現在寶寶身邊的人,會成為他依賴的對象,雖然家長日後把孩子放在身邊照顧,但是孩子在初開始的時候,很難和家長親近,要是家長把孩子接回來之後,沒有處理好親子關係,很容易讓孩子越來越疏遠家長。

2、對家長不信任

在老人照看孩子的時候,家長們都能做到周末時間回家看望孩子,但有時忙於工作,沒有辦法回去,就會讓孩子在等待中失望度過,這樣的次數多了,孩子會覺得家長說話不算數,就算日後把孩子接過來,孩子也會對家長說的話產生疑惑。特別是家長把孩子接過來之後,要是家長沒有履行承諾,言而無信,就更容易在孩子的心裡,埋下一顆不利親子關係的「種子」。

3、對成長的弊端

雖然老人照顧孩子時會盡心儘力,但是畢竟在教育模式上,老人的思維和當代還是有些出入,而且和家長的教育方式也存在不同,日後家長再管教,很容易讓孩子出現矛盾,不知聽誰和怎麼做的心理,長期在這樣的環境里,對孩子的心理健康也非常的不利,最重要的是不在父母身邊長大的孩子,很容易和父母出現心理上的隔閡。

對於孩子來說,最好的愛就是父母在身邊,物質只是錦上添花,如果沒有了陪伴,愛也會變得不完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羊駝阿福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生完孩子後,很多寶媽都會有這種不能對人說的隱秘心態?
孩子最多能比家長高多少?通常在這個數字左右

TAG:羊駝阿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