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梁冬|孩子長大會不會抱怨你,當下那一刻就註定了

梁冬|孩子長大會不會抱怨你,當下那一刻就註定了

睡睡平安之「梁注論語」,枕著論語,睡出更好的自己。這裡是小梁在2018年為您帶來的《睡睡平安》,本文內容節選於喜馬拉雅音頻節目《睡睡平安》121期。

梁冬|孩子長大會不會抱怨你,當下那一刻就註定了

子曰:「伯夷、叔齊不念舊惡,怨是用希。」

子曰:「孰謂微生高直?或乞醯(xī)焉,乞諸其鄰而與之。」

譯:孔子說:「伯夷、叔齊,堅持自己的原則,但並沒有對某個人產生怨恨,只是因為自己心中的正義感而做了相應的行動,因此很少怨言。」

孔子說:「誰說微生高這個人直爽?有人向他求點醋,他卻向自己鄰居那裡討點來給人家。」

01

那些為了流芳百世而堅持原則的人,不值得讚揚

很多我們耳熟能詳的古代故事,哪怕在今天聽來,仍然能感受到中國古人是有原則的,有趣得緊。這其中,有兩個人可以稱為中國儒家經典故事的「原型人物」,一位叫伯夷,一位叫叔齊。

話說,伯夷和叔齊是兩兄弟,他們是孤竹國(今天秦皇島一帶)國君的兒子,家有兄弟三人,伯夷是老大,叔齊是老三。國君很喜歡小兒子叔齊,於是想立他為太子,以後繼承江山。但叔齊認為老爸這樣做不對,王位應該給大哥。而大哥認為老爸既然選擇了叔齊繼承王位,自然有他的道理。兩人推來推去,都不肯就位,於是兄弟二人「私奔」了,把王位留給了老二。

他們一起去投奔周王,因為據說周文王是一個很仁義的人,超級有人格魅力。但他們到了周以後,正好碰上周文王過世,周武王繼位,開始攻打商紂王的情況。

當時,周屬於殷商的下屬國,地位是臣子,而武王伐紂就是以下犯上,以臣弒君。於是,伯夷和叔齊就攔在周武王的馬前諫言,勸周武王不要這麼做。

當時周武王很生氣,要把他們殺了。這時周武王的重臣姜子牙說:「這倆人很有意思,境界很高,他們攔著您,只是不想讓您去做這件事,他們心中沒有惡念,也沒有因此而恨你。」這樣說完後,周武王放過了這哥倆。

後來,周武王滅了殷商,國家改朝換代,由商變成了周,兩兄弟跑到山上說:「現在周王朝給我們飯吃,我們是不能吃的,因為他違背了我們內在的原則。」於是雙雙餓死。

孔子覺得他們特別有意思,《論語》中記載——子曰:「伯夷、叔齊不念舊惡,怨是用希。」這句話的意思是,他們兩個人堅持自己的原則,但並沒有對某個人產生怨恨,只是因為自己心中的正義感而做了相應的行動——絕食,但在情緒上是淡然的。對事不對人,所以後世對他們也沒有什麼抱怨。

梁冬|孩子長大會不會抱怨你,當下那一刻就註定了

與此相對應的是另外一個故事——子曰:「孰謂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諸其鄰而與之。」

孔子在評價完伯夷和叔齊後,又評價了微生高——有人向微生高借醋,微生高沒有,但他並沒有說「我沒有」,而是從鄰居家借了醋拿給人家。

關於微生高,還有一個故事:有一次,他跟一個女孩子約會,約定的時間到了,卻下起了大雨,結果女孩兒沒來,由於當時沒有移動通訊設備,微生就信守承諾不離開,最後活生生地被洪水沖走了。(這就是「尾生抱柱」這個詞的由來,「微生高」亦曰「尾生高」。)

表面上看,伯夷和叔齊為了堅持自己的原則死了,微生也為自己的原則死了。但孔子對他們的判斷卻全然不同——伯夷、叔齊死的時候是沒有惡念的,他們只是在做一件自己喜歡的事,哪怕最後死了,也是值得稱道的。但微生對自己的死卻有種沽名釣譽的感覺,何以見得?別人向他借醋的時候,他不說自己沒有,而是把鄰居家的醋拿來給借醋的人,可見這個人很想讓自己流芳百世。

02

當下每一刻都要儘可能地活在充盈和快樂中

有時事實很重要,但比事實更重要的是內在的情緒和心智模式。

在伯夷和叔齊赴死的過程中,你可以感受到那種淡淡的坦然。因為他們是真的不要王位,為理想而活的人,而微生高會讓人感覺是為了自己的名聲而活。

很多人讀書讀得都不錯,怎麼評判高下?這中間的區別就在於,你是為了自己讀書,還是為了出名,光宗耀祖讀書?

為自己讀書的人,是為了讀書的快樂而讀書,是為了讓自己明道而讀書。他們可以在讀書的過程中感受到自己內在的生命動力源泉,對種種事物的體會,以及與一紙相隔的作者產生了某種共鳴——原來我並不孤獨,在這個世界上還有一個人曾經也有過類似的體會。這種「有朋自遠方來」的共振而得來的快樂是高級的。

如果讀書很痛苦,但成績卻很好,父母覺得很有面子,自己也因此博得功名,甚至賺了錢,流芳百世。這樣的人,在孔子眼中是略遜一籌的。

這兩個故事放在一起講,特別清楚地說明了,在孔子心中,到底什麼才是高級的。

你每天砌磚,是在享受砌磚的過程,還是想像自己砌完磚以後拿到工資出去玩的快樂?或者說,是用自己砌的每塊磚向寺廟(教堂)致敬,並且內心充滿某種崇敬感。因為你砌的每一塊磚都是它們的一部分。

我們內在的情緒和感受,決定這件事本身所處的境界與段位。

梁冬|孩子長大會不會抱怨你,當下那一刻就註定了

在儒家文化里,隱隱地包含著一種分野——只存在境界的差異,而沒有事情的分別。

事情沒有大小,做一個大官和做一個讀書人,沒有區別,區別是你做這件事的心態是否活在全然、坦然和與道同氣的共振快樂中。如果你是後者,其實做什麼事都不影響你悟道,都不影響你當下的、全然的、法喜充滿的快樂。

所以,比事實更重要的是內在的情緒與感受,是內在念茲在茲的狀態。而這種狀態無人可說,卻也騙不了人。當我們理解了這點後,就會理解儒家一直講的「盡人事,安天命」。

梁漱溟先生反覆講,儒家是有生命的方向,而且永遠都走在這條路上。就算到不了,但當下的每一刻也都要儘可能地活在充盈和快樂中,這才是一位儒生的追求。

梁冬|孩子長大會不會抱怨你,當下那一刻就註定了

03

找到覺知的狀態,我們離仁就不遠了

一切的追求不在外面,不在高高的佛堂上,也不是遙遠的或者馬上要成功的,也不是光輝歲月的懷想,它僅僅是你當下的情緒和念頭。

比如很多時候,你輔導孩子作業會發脾氣,批評小朋友做事不認真。但你在批評他的時候,是向內在已然失敗的自己致敬?還是對他未來變成一個不靠譜之人的恐懼?或者說只是為了表現出憤怒的樣子,讓他提起精神,專註於當下……

雖然表現出來的都是批評,但孩子會在這個過程中,隱約地感受到你內在的情緒狀態。

當孩子長大了,他會不會抱怨你,其實在當下這一刻就註定了。

小梁越來越覺得,孔子非常珍惜一樣東西——把你的念頭無限地推進當下這一刻正念、正知、正覺的狀態中。小梁竊以為,這種狀態就叫「仁」。

晚上睡覺的時候您可以閉著眼睛,期待一個美妙的睡眠。如果睡不著,想想第二天頂著黑眼圈工作多難看……如果您還是睡不著,可以體會一下自己的身體和床的關係,慢慢觀察自己念頭的生滅,看到自己為一些不值得生氣的事而生氣的可笑,在內心承認了自己的這種狀態,並且接受自己。

同時你也會知道,終將有一天,你會藉由對那些負面情緒的剝離,成長為一個對事不對人的人——活在事情的簡單過程中,不被情緒困擾、不被未來的恐懼、不被過去的怨恨糾纏。也許這個時候,你就開始找到了覺知的狀態。

其實,覺知也是莊子在《德充符》里講的,你只需忘記情緒,忘記自己的形體,安靜地體會當下,似乎一切都會變得順利。

之前,小梁採訪了一位特別有意思的軍事科學專家,他專門研究腸道菌群。他說:「如果我們可以全然地看到,原來我們的很多情緒只不過是腸道的菌群向我們的腸壁釋放電信號,進而影響迷走神經、交感神經、副交感神經的結果,我們對情緒就會有種超然物外的鎮定感。」

這種鎮定感,我覺得隱約接近於孔子所說的那種狀態——你做什麼事不那麼重要,你沒做什麼事也不那麼重要,重要的是你在做一件事或者沒有做的時候,是否處在一種自在、平和、喜樂、怡然自得的狀態。

梁冬|孩子長大會不會抱怨你,當下那一刻就註定了

本篇小梁把《論語》中的這兩段話放在一起講,其實在某種程度上,是和當年把這兩段編在一起的孔門弟子產生了一種遙遙的共鳴。

也許是對的,也許是錯的,但這都不重要,小梁不指望這點兒道理能對自己的未來有什麼影響,我只是覺得,這一刻很有意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