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舌尖上的中藥——桂圓(南方人蔘

舌尖上的中藥——桂圓(南方人蔘

舌尖上的中藥——桂圓(南方人蔘)

何緣喚作荔枝奴,艷冶豐滋百果無。

琬液醇和羞沆瀣,金丸白樂賽璣珠。

好將姑射仙人產,供作瑤池王母需。

應共荔丹稱伯仲,況兼益智策勛殊。

—明·王象晉《龍眼》

進入寒冬,接近年關,又是一年收尾時,各種事情都要結束,考試、工作等等,不少人都在為此次發愁,以致心智衰竭、失眠心煩、苦不堪言。今天舌尖上的中藥向您推薦一位良藥美食—益智安神,補氣養血桂圓!

桂圓的來歷

桂圓的成熟期在農曆八月,由於古時稱八月為「桂」,加上果實呈圓形,所以稱為桂圓。桂圓又叫龍眼,為什麼呢?一說是形似龍的眼睛,故稱龍眼;一說是流傳的神話中有一位叫桂圓的青年設下圈套殺死了當地興風作浪的惡龍,桂圓也不幸犧牲,但他們同歸於盡的地方卻長出了一棵樹,百姓們為了紀念桂圓,遂把這顆樹稱為桂圓,也有為了記住殺死這條惡龍的功績把這棵樹稱為龍眼的。事實上桂圓早在兩千多年前就有記載,《後漢書.南匈奴列傳》:「漢乃遣單于使,令謁者將送……橙桔、龍眼、荔枝。」此後,我國各個時期古籍中也都有記載,如北魏(386—534年)賈思勰《齊民要術》云:「龍眼一名益智,一名比目。」

桂圓古時便被列為重要貢品。北朝西魏魏文帝元寶炬(535—551年)曾詔群臣:「南方果之珍異者,有龍眼、荔枝,令歲貢焉北宋.泉州府同安縣人蘇頌《圖經本草》(1061年)載:「龍眼生南海山谷中,今閩、廣、 蜀道出荔枝之處皆有之。」

南宋,泉州郡守王十朋讚頌龍眼:「絕品輕紅掃地無,紛紛萬木以龍呼,實如益智本非葯, 味比荔枝真是奴。」

明.黃仲昭《八閩通志》記述:「龍眼樹似荔支,而葉微小, 皮黃褐色。荔支才過,龍眼即熟,故南人曰為荔枝奴。泉州府諸縣皆有,郡中(今鯉城區、豐澤區)尤盛。 」

明.泉州人何喬遠《閩書》記述泉州一帶「園有荔枝,龍眼之利,焙而干之行天下。」

一直到18世紀後,桂圓才由我國傳到印度和南亞一帶。

桂圓的藥用價值

桂圓味甘、性溫;歸心、脾經。有開胃、養血益脾、補心安神、補虛長智之功效(所以桂圓還叫益智);可治療貧血和因缺乏尼克酸造成的皮炎、腹瀉、痴呆、甚至精神失常,同時對癌細胞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紅樓夢裡賈寶玉兩次害病心神不寧都服用的是桂圓,可見桂圓品格之高,安神之好。《神農本草》記載 :龍眼肉有治療「五臟邪氣,安志厭食」的功效,稱「久服強魂聰明,輕身不老,通神明」漢 代 陶 弘 景 的《名醫別錄》稱桂圓為「益智」,言其具有養心益智的功能。桂圓的糖分含量很高,且含有能被人體直接吸收的葡萄糖,體弱貧血、年老體衰、久病體虛的人群,經常食用桂圓很有補益 ;婦女產後,龍眼也是重要的調補食品。中醫學上用桂圓乾果肉入葯,能補心脾,養血安神、治療虛勞羸弱,失眠健忘,驚悸怔忡,以及脾虛泄瀉,產後浮腫等症。此外,桂圓的其他部位也可入葯如龍眼葉瀉火解毒,治感冒,瘧疾,疔腫,痔瘡;龍眼殼散風邪風,治心虛頭暈、耳聾、眼花;龍眼花溫腎利尿,治淋症;龍眼子止血,定痛,理氣,化濕,治創傷出血,疝氣,瘰癧,疥癬,濕瘡等。

舌尖上的桂圓

桂圓可生食,做飲品,煎湯,熬膏,或浸酒服,滋味各不相同。

1、 生食

多以食用新鮮的桂圓肉為主,其味甘汁多,甜美無窮,性也較平和,溫性較小。一次不能食用過多,每次食用量控制在10—15個,每天不宜超過50個,因其性能畢竟偏於溫性,多食則會上火。

2、 桂圓粥

原料:桂圓 15 克,紅棗 10 枚,糯米 100 克。

做法:將龍眼肉、紅棗、糯米放入鍋內,加入適量清水,大火煮沸後再用文火熬 30 分鐘至粥熟,

即可食用。

功效:桂圓養心安神;紅棗健脾補血;糯米益氣健脾。該粥健脾補血,養心安神;適用於心脾兩虛所致的神疲乏力,唇甲色淡,心悸怔忡,失眠健忘,食少便溏,下肢浮腫。

3、 桂圓沙參麥冬飲

原料:龍眼肉 10 克,沙參 10 克,麥冬 10 克,冰糖適量。

做法:將龍眼肉、沙參、麥冬放入鍋內煎煮 20 分鐘,過濾後放入冰糖溶化後即可飲用。

功效:桂圓養心安神;沙參清熱潤肺;麥冬養陰生津;冰糖潤肺止咳。該飲滋陰生津,養心安神,

潤肺止咳;適用於肺胃陰虛所致的鼻咽乾燥,乾咳少痰,虛煩不眠,虛熱汗出等。

4、 桂圓燉蛋

用料:雞蛋4個,清湯3飯碗,去殼純桂圓肉乾2大匙。

製法:1.桂圓肉乾用溫水洗凈。2.取4個飯碗,每碗放6-7分滿的水及蛋1個,14的桂圓肉乾,再放入蒸鍋中。 蒸約5-8分鐘即 可食用,如喜食較甜者的,可事先多加些冰糖。 功效:補氣血,益心氣,安神美容。

5、 桂圓紅棗蓮子湯

材料:龍眼肉3錢、紅棗5錢、蓮子適量。

做法:洗凈材料後,以三碗水煲成一碗,用中火煲約1小時即成。

功效:桂圓能溫血補氣,蓮子能健脾止寒,除了好喝、方便之外,又能使氣色更好,是日常的美容良方。

6、 桂圓雞翅

功效:益氣養血,壯筋健骨,適用於產婦氣血虛弱,乏力等症。

原料:雞翅膀1對,菜心50克,桂圓肉20克,紅葡萄酒、花生油、白糖、醬油、鹽、濕澱粉、姜、蔥、高湯各適量。

7、 桂圓餅乾

8、懷參阿膠桂圓膏

懷參阿膠桂圓膏是以懷參(懷山藥)、桂圓、酸棗仁、大棗、枸杞、黑芝麻、阿膠等十六種葯食兩用材料,通過傳統工藝洗、切、浸、泡、焙、煎、提、熬、收九道工序進行精華提取,然後煎熬濃縮而成的一種天然滋補養生品。

9、桂圓補血酒

龍眼(桂圓)肉、制首烏、雞血藤各5OO克,谷養康糧食酒3000毫升。

製作方法將以上藥材切碎或搗碎,置容器中加酒浸泡,密封15天後,過濾去渣,即成,每日可震搖數次。

功能主治:滋陰養血。治療面色無華、頭暈目眩、心悸失眠、四肢無力、鬚髮早白等症。

編輯:譚論古今團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譚論古今 的精彩文章:

她雖無女皇之名,卻有女皇之實,掌握晚清政權50年,割地賠款無數
紅樓夢中的薛寶釵貌美如花,才華出眾,結局卻為何那麼慘?

TAG:譚論古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