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諸葛亮隆中對稱益州是天府之地,出師表卻說益州疲敝,矛盾嗎?

諸葛亮隆中對稱益州是天府之地,出師表卻說益州疲敝,矛盾嗎?

在諸葛亮出山之前,曾寫了一篇著名的《隆中對》,裡面闡述了他對天下大勢的看法,隆中對時諸葛亮認為劉備應等待時機佔據劉璋的益州,諸葛亮闡述了益州的優點:」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諸葛亮認為益州是天府之地,當年劉邦就是從這裡成就帝業的,在這樣的策略下,劉備率軍攻打劉璋,最終佔據了益州,還在成都稱帝,如此一來,諸葛亮將《隆中對》中的計劃變成了現實,接下來就是進行北伐,恢復漢室了。

不過幾次北伐失敗後,諸葛亮似乎有點動搖自己的看法了,在諸葛亮最後一次北伐時,他向劉禪寫了一封著名的《出師表》,在《出師表》中諸葛亮再次闡述了對益州的看法:」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 今天下三分, 益州疲弊, 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在《出師表》的一開頭,諸葛亮就認為益州當下乃疲敝之地,那麼同樣是針對益州,諸葛亮為何會有兩種不同的看法呢?這難道不互相矛盾嗎?

其實這兩種看法並不矛盾,諸葛亮在為劉備制定隆中對的戰略計劃時,益州還是劉璋的地盤,劉璋統治益州多年,百姓安居樂業,而且益州土地肥沃資源豐富,如果攻下益州,加上荊州,這兩個地區都是經濟富饒,資源豐富,就能為劉備集團提供豐富的後勤保障,然而荊州丟失後,劉備所有的戰略物資就只能從益州獲取了,這也給益州增加了更大的壓力,因此才會導致益州疲弊的情形。

其二劉璋統治時的益州時沒有大的戰亂,因此算得上富饒,然而在劉備入川之戰中,劉璋為了對付劉備的攻勢,和劉備消耗了三年之久,這三年也極大地消耗了益州的經濟,劉備佔領益州之後,又發動了好幾次大的戰役,漢中之戰和夷陵之戰幾乎耗光了蜀國的家底,此時的益州急需休養生息,然而劉備死後,諸葛亮又接著進行北伐,如此常年累月的戰爭,益州當然是消耗不起了,即使益州再富裕,也經不起如此的消耗。

正是因為這兩個原因,才導致了益州疲敝的情形,當然諸葛亮之所以說益州疲敝還有另外一層深意,那就是堅定劉禪北伐的決心,因為益州疲敝,蜀漢偏安一偶不是長久之計,只有北伐成功,蜀漢才能繼續維持,這也是諸葛亮的另一層深意,如此也能看出諸葛亮的用心良苦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讀書時光 的精彩文章:

中國古人給別人倒茶時,喝茶者為何要輕敲三下桌面?
他60歲參加太平軍,曾打的曾國藩落花流水,死後太平軍戴孝6天

TAG:讀書時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