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感冒」一詞的來歷

「感冒」一詞的來歷

世界上最常見、發病率最高、消耗社會資源最多、還往往被濫用藥物的疾病是什麼?一種最好治也最難治、吃不吃藥都一樣會痊癒的疾病又是什麼?相信很多人都能猜到答案,沒錯,這種包攬了多項世界之最稱號的疾病就是我們所有人都逃不開的——感冒。根據目前的研究發現,至少有240種不同的血清型病毒可以引發感冒,這些病毒性狀都不盡相同,讓人根本無從下手。不過幸運的是,感冒是一種自愈型的疾病,不論你發病時癥狀有多嚴重,只要經過大約七天左右的發病周期,人們就能夠「不藥而癒。」

這種「治了也沒用、不治也會好」的特性讓古代想要曠工卻苦於沒有借口的官員們看到了一絲光明,事實上「感冒」一詞也是緣此而來。

在感冒還沒有被人們發掘出用以請假的功能時,官員想要請假往往會借口「害肚」或「腹肚不安」,說白了就是鬧肚子。在宋代,有專門的機構分掌圖書經籍和編修國史等事務,這些機構是昭文館、史館、集賢院三館和秘閣、龍圖閣等閣,通稱「館閣」。按照國家規定,館閣中每天晚上至少要留一位官員值夜班,以防走水或者進賊。值夜班可是一件苦差事,沒有老婆孩子熱坑頭,只能和經史子集相對無言,雖然官員們嘴上不說,但心裡卻總是不樂意的。主管看到這種情況,也十分理解,於是通知大家,如果誰偶有身體不適,在請假簿上寫明事由,便可在家休息,但每次請假最多不能超過四天。由於鬧肚子這種病最容易作假,所以當官員想要請假時,便紛紛在請假簿上事由一欄註明「害肚」,久而久之,這請假簿竟得了個「害肚歷」的戲稱。

然而總有些人喜歡獨樹一幟,不願意隨大流,南宋時的陳鵠絕對屬於其中之一。在他供職館閣之後,發現其他人請假時都用「害肚」做為借口,陳鵠不喜歡這種不太斯文的疾病,於是經過深思熟慮之後他在請假簿上寫了「感風」二字。我國古代中醫認為,風、寒、暑、濕、燥、火是人們患上感冒的六種外部因素,其中「風邪」是最主要的原因,而「感」字則有「受」的意思,「感風」二字既點出病因又朗朗上口,遂在官員中流傳開來。而「感風簿」則繼承了「害肚歷」成為了請假簿的新代號。

「感風」這個詞一用就是幾百年,直至清代才在官員們創新精神的指引下,變成了如今的「感冒」。眾所周知,能夠在官場上當官的人都有著玲瓏心思,請假是不難,但是如何把假請得有姿態、有水平,最好還能在領導面前露點臉,那可是需要技巧的。俗話說有壓力才有動力,為了自己頭上的烏紗帽能戴得牢固一些,官員們集思廣益,絞盡腦汁,終於發明出了「感冒」一詞。「冒」這個詞是「透出」的意思,「感冒」則是說下官在感風之後仍然帶病堅持工作,鞠躬盡瘁,精神可嘉,然而由於帶病工作,沒有好好休息,感風的癥狀終於全面的爆發出來,所以為了留著有用之軀繼續報效朝廷,我也只有先請假回家休養了。

簡單的兩個字竟包含了如此深意,讓人不禁欽佩古人語言的藝術。雖然發展到今天,人們早就忘了「感冒」一詞的來源,但用感冒來請假的習慣卻是被完全的繼承了下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科技雜誌社 的精彩文章:

史上唯一的太空遇難事件
手機告訴你是否會抑鬱

TAG:大科技雜誌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