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解密權臣篡位的「潛規則」

解密權臣篡位的「潛規則」

權臣篡位需隱蔽

在中國歷史的長河中,改朝換代不是新鮮事。有因敵對政權所亡而改朝換代的,有因異族征服而改朝換代的,有因農民起義而改朝換代的,也有因權臣篡位而改朝換代的等等。在這些改朝換代的方式中,過程最為隱蔽的當屬權臣篡位了。權臣篡位大都有著一套相對繁瑣的「潛規則」,遮遮掩掩地為其榮登皇帝寶座做好鋪排。相對於權臣篡位時的遮遮掩掩,因敵對政權、異族打擊、農民起義等引起的改朝換位則相對簡單、直接、粗暴了。

同樣是改朝換代,為什麼權臣篡位就要有遮遮掩掩的「潛規則」呢?原因在於,在儒家思想統治的中國,「君權神授」是最基本的法理,「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這「三綱」和「仁、義、禮、智、信」這「五常」成為封建社會的最基本倫理道德。如此一來,皇帝的合法地位就成了社會的最高準則。在這種準則之下,即使皇帝再怎麼昏庸無道,也是天下臣民的「君父」,臣民們也只有勸諫的義務,對其地位是不允許有絲毫的質疑的,因為皇帝的位置是天定的。

在這種無法動搖的道統之下,權臣即使在實質上掌握了國家大權,也不敢輕易取代那甚至僅僅是在名義上存在的皇帝。如果權臣無視皇權道統的存在,簡單粗暴地坐上皇位的話,無疑是「名不正,言不順」的,無法樹立起法理上的道統,亂臣賊子的名號就難以拋卻,人心就難以思定,江山則難以穩固。

權臣之所以能夠成為實際上的統治者,其權謀之術當然都是過硬的,當然懂得其中的厲害關係。既然不能硬來取而代之,又不甘心失去苦心經營的權勢地位,那怎麼辦比較妥當呢?這個問題的解決辦法就要從法理的根本來著手了。君權是神授的,是不可予奪的,但只要皇帝甘願將這種上天賦予的皇權仿效古代的堯、舜、禹那樣的高風亮節來禪讓的話,權臣就可以名正言順、心安理得的坐上皇帝寶座了。

不過,天下恐怕很少有如此高風亮節的皇帝會甘願禪位。因此權臣若想順利篡位當上皇帝,只能步步為營,不斷利用潛規則實現自己的夢想。

權臣上位的「步步驚心」

幫助失勢的皇帝禪位、權臣上位的「潛規則」經過歷代權臣的「努力修訂」,逐漸形成了越來越成熟的一個套路。雖然這是騙人的把戲,但是這戲份還是要做足的。這戲要是演的逼真,對於爭取人心,鞏固統治是大有裨益的。總的來看,權臣登上皇位的細節雖各有差異,但是其主體步驟基本相近,主要有以下四步。

一、權臣上位:實力決定一切

上位的根本保證是權勢。權臣擁有的權勢的外在表現就是在朝中所任的官職了。丞相這個職位號稱「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最容易聚攏權勢、架空皇帝了。史上著名東漢權臣董卓、曹操,東晉權臣劉裕,南梁權臣陳霸先等等都曾經做過當朝丞相。除此之外,也有以軍職號令朝野的,比如漢末以來的大將軍一職也基本成為權力的代名詞。

當然,雖然丞相或大將軍的職位非常崇高,但也不過只是一個名號,重要的是握有當朝的軍政大權。這樣一來,無論何種朝代,丞相、大將軍職務的名稱隨著歷史不斷演變,而權臣對權力的控制是不會變的。一句話,實力才是硬道理。

二、封王拜爵:身份的漸變

權臣的權力已經足夠之後,要想實現登基的終極夢想,身份的漸變是必須要慎重的一個步驟。臣子向皇帝的身份演變,如果沒有身份的逐漸升級過度,很難得到統治階級知識分子的認可。所以,權臣們憑藉著握有的權力,對自己身份的經營就成為必然。

以曹操為例,先是逼迫皇帝封其為魏公,打破了漢代只有宗親才能受封公爵的規矩,走出了實現其政治野心的很關鍵的一步。開這樣的一個先河,曹操也是要冒一定風險的,從一開始他就已經受到朝野各方、甚至包括了自己陣營中一些勢力的反對,從此也可看到權臣身份向皇帝漸變的每一步升級在政治關係上都是有很微妙的影響的。

曹操邁出了這一步之後,經過再度經營,下一步再到受封魏王,在很多勢力集團的潛意識裡,已經形同水到渠成之事了。然後,曹操再在魏王名下自行設置官員,代行國家權力,終使當朝皇帝徹底變的名存實亡。

由臣及王,是眾多權臣升級的最關鍵一步,走過這一步,基本上代表著登基大局已定。歷史上,曹魏的曹操、西晉的司馬炎、劉宋的劉裕、南齊的蕭衍、南梁的蕭道成、南陳霸先、楊堅、李淵無不是經過這一步的。

三、「殊禮」加身:實際上的天子

封王之後的權臣,即開始找成為天子的感覺了。他們的擁躉們會力促其享有原本臣子不該享有的、皇帝獨享的所謂「殊禮」。比如最基本的九錫,即只有皇帝才能享有的九種車服禮器。九錫的具體規定標準是極為複雜的,一些比較基本的,諸如可以攜帶武器、不脫鞋子進入宮廷,可以在宮廷不緊不慢的行走,享有與皇帝同等的待遇等等。九錫本身並不是多麼珍貴的東西,其實只是權臣非常渴望的名分。所以,權臣在接受九錫的時候,會假裝再三推辭,表示實在是不得已而為之才享有這殊禮的。

與此同時,與權臣有關的親屬的稱呼也開始享受皇帝般的待遇,王妃也被叫做後,世子也被稱作太子,連其逝去的祖宗都開始逐漸得到追封。其所作所為,已經和皇帝沒有什麼大不同了。

四、受禪大成:丟掉最後的遮羞布

「殊禮」加身的權臣,離成為皇帝就剩下最後一塊遮羞布沒有扯掉了,這就是受禪,即當朝皇帝將皇位禪讓給權臣。對權臣來說,這最後的一步說容易也容易,說難則極為艱難。想當初,西漢權臣王莽苦心經營數十年,從為西漢大業嘔心瀝血的朝臣一步一步做起,再到「安漢公」,再到「假皇帝」,再到擁躉苦勸,簡直將上位的每一步都做到了極致。不管王莽的王朝命運是多麼短暫,但是王莽好歹圓了皇帝夢。像曹操,從丞相到魏公、再到魏王,最終也沒有完成最後的一步,這最後的一步還是留給了他的兒子曹丕來走完的。再到曹魏的權臣司馬懿,更是歷經幾代,才最終由司馬炎完成了登基的最後一步。

諸如上述權力轉換的「潛規則」,在整個魏晉南北朝這漫長的300多年大分裂時代里,得到了充分的發展。在那個朝代更迭如同家常便飯的時代里,有人向這個「潛規則」說「no」,有人說「yes」。說「no」的那些人多是初入中原,還不了解中原文化的少數民族統治者。他們無視這種潛規則的代價是,其朝代的變更總是遭遇殊死的抗爭,與之換來的是人心不穩,統治難以穩固。歷經不斷的民族融合,這個「潛規則」基本成為了無論是漢族統治者還是少數民族統治者在朝代更替之時都認可的「顯規則」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科技雜誌社 的精彩文章:

喜歡旅行的人更有魅力
歷經三朝的軍人楷模——薩鎮冰

TAG:大科技雜誌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