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民國才女張愛玲,一生衷情老男人,晚年瘋狂搬家去世一周無人領

民國才女張愛玲,一生衷情老男人,晚年瘋狂搬家去世一周無人領

民國第一才女,出門名門,一生衷情老男人,去世一周無人問。民國才女張愛玲,為躲避「跳蚤」瘋狂搬家,在孤獨中死去無人認屍。

說起民國才女,張愛玲是絕對會被人首先想起的。她有著顯赫的家世:祖父是清末名臣張佩綸,祖母是晚清重臣李鴻章的長女李菊耦;更有著絕世才情:7歲開始寫小說,12歲開始在校刊和雜誌上發表作品;她的《茉莉香片》《傾城之戀》《紅玫瑰與白玫瑰》等小說,擁有一大批忠實的讀者。

但是,張愛玲的一生卻是不幸的,正如她那句名言所說:「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衣袍,上面爬滿了虱子。」張愛玲的一生,就如這樣的一件華美的衣袍,裡面是讓人難以想像的不堪。由於遭遇家庭的不幸,她的一生對年長的老男人情有獨衷;晚年生活凄慘,精神抑鬱;因為懷疑屋裡跳蚤,幾年間竟然搬了一百八十多次家;去世後一周,才被房東發現……

1/童年的陰影

張愛玲雖然家世顯赫,但是,她卻攤了個不靠譜的老爸,這才是她人生不幸的根源。張愛玲的老爸叫張志沂。張志沂是張佩綸唯一存活下來的兒子,成年後,娶了清末首任長江師提督黃翼升的孫女、廣西鹽發道黃宗炎的女兒黃素瓊為妻。為本是一樁門當戶對的婚姻,但是,一對新人的夫妻和諧沒維護多久,就硝煙四起了。

起因很簡單,因為張志沂是個不靠譜的男人,不僅吸鴉片、逛青樓,還公然娶了姨太太回家。這樣的作派,要是擱一個普通妻子身上,也算不得什麼,因為,那個時代,這樣的人與事,實在太多。可是,黃素瓊並不是普通女人,她是個有知識、有思想的新式女性,對於丈夫的作為,她不能容忍。

當時的張愛玲只有四歲,媽媽黃素瓊就和小姑子張茂淵一起遠赴歐洲遊學,學習畫畫,她們整天和徐悲鴻、蔣碧薇等混在一起。此時的張愛玲,是由姨奶奶看管。

張愛玲六歲入私塾學習,在一眾同學中,張愛玲表現得最出色,少而能文,並開始寫小說。第一部小說寫一個家庭悲劇,第二部小說是關於一個女郎失戀自殺的故事,還寫過一篇類似烏托邦的小說《快樂村》。在那篇烏托邦式的小說里,寄託了她對快樂未來的嚮往。

七歲那年,她的母親留學回來後,又開始教她學習繪畫、鋼琴和英語。張愛玲九歲時掙到了第一筆稿費,她用那五塊錢的稿費,買了一支口紅,她想要自己活得美麗些、精緻些。

可是,她的願望再一次落空。1931年秋,母親黃素瓊把她送進上海聖瑪利亞中學後,就與父親張志沂協議離婚了。離婚後的黃素瓊再度出洋,將小小的張愛玲留給了即將出現的繼母。

2/成長的惡夢

一樁不幸的婚姻,沒有人受益,每位都會受傷,而最大的受傷者便是子女。

父母對她尚且如此,何況是個毫不相關陌生女人呢?所以,當繼母進門後,張愛玲的惡夢就開始了。儘管她能畫許多漂亮的時裝,但她卻只能穿線母的舊棉袍。並且,繼母同父親一樣,都是大煙鬼,家裡時時充斥著詭譎與瘋狂。

有一次,張愛玲偷偷跑去母親家住了幾天,沒想到一下惹惱了繼母。繼母不僅像母老虎一樣毒打她,還惡人先告狀,誣陷張愛玲辱罵她。收到投訴後,父親又不分青紅皂白地毒打她。對於那次的家暴,張愛玲在此後有著沉痛的回憶:

我覺得我的頭偏到這一邊,又偏到那一邊,無數次,耳朵也震聾了。我坐在地下,躺在地下,他還揪著我的頭髮一陣踢……

事後,她還被關了起來,那是間空蕩蕩的房子,門口有巡警把守,得了嚴重痢疾也沒有過問。後來,張愛玲一病就是半年,差點就小命不保了。她偶爾會聽見日本人的飛機掠過上空的聲音,那時,她甚至還祈盼讓炸彈掉到他們家……

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張愛玲是無助的,這樣的童年更給他留下巨大的陰影。她後來曾說:「我是一個古怪的女孩,從小被目為天才,除了發展我的天才,別無生存的目標……」

3/天才少女的夢想

為了儘早逃離這個家庭,張愛玲發奮學習。十八歲那年,她以遠東區第一名的成績考取了倫敦大學。但是,由於日本侵華的炮火阻斷了她的行程,她只好轉入香港大學,就讀文學系。在香港大學,張愛玲發奮讀書,門門功課都能考第一名。

其間,張愛玲在《西風》月刊發現了她的散文處女作《天才夢》。愛玲在《天才夢》的最後,寫道:「在沒有人與人交接的場合,我充滿了生命的歡悅。可是我一天也不能克服這種咬嚙性的小煩惱,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爬滿了虱子。」這句話成了所有張迷的經典台詞,朗朗上口。卻也預示了張愛玲本人困頓掙扎的一生。

1942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張愛玲在香港的讀書夢被迫中斷,她與好友一同坐船返回上海。雖然張愛玲能寫會畫,但是,國文考試成績卻一團糟,因而沒能考上聖約翰大學。無學可上的張愛玲,為了生存,靠給《泰晤士報》等英文報刊撰稿,賺取稿費謀生。

1943年5月到1944年6月,是張愛玲的黃金時代,她先後創作發表了《金鎖記》《傾城之戀》《紅玫瑰與白玫瑰》等十多部小說,一舉奠定了她在民國文壇上的大姐大地位。

4/一生衷愛老男人

面對這樣一們橫空出世、風華絕代的美女作家,追求者絡繹不絕,但是,張愛玲卻不為所動。也許是因為從小沒能享受到父愛的緣故,張愛玲有著自己獨特的擇偶標準:「我嫁人,就必須要嫁比我大十五歲以上的男人。」

很快,這個男人就出現了,他就是有著「民國賈寶玉」之稱的胡蘭成。1943年12月,胡蘭成在蘇青主編的《天地月刊》上讀到了張愛玲的《封鎖》,一下子就被張愛玲的才情所吸引。通過蘇青,一對本不相關的男女從此有了一段驚艷上海灘的戀情。

從未談過戀愛的23歲的張愛玲,遇到的是年長她14歲的情場老手胡蘭成。胡蘭成能言善道,在南京有一妻一妾以及數位情人。但戀愛中的張愛玲難以自拔,她送給胡蘭成一張自己的照片,並寫下了下面這句深情款款的留言:

見了他,她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里,但她心裡是歡喜的,從塵埃里開出花來。

1944年8月,胡蘭成在拋棄一妻一妾後,與張愛玲定下婚約,考慮到時局不穩,兩人沒有舉行正式儀式,只寫婚書為定:胡蘭成、張愛玲簽訂終身,結為夫婦。在婚書的最後,胡蘭成又補充了兩句:「願使歲月靜好,現世安穩。」

這場婚姻維護了不到兩年,胡蘭成就與一位十七歲的小護士好上了,流亡期間,胡蘭成又順手收了一個小寡婦。背負漢奸老婆惡名的張愛玲,一場過於絢麗多彩的夢,終於幻滅。

5/生命不忍細看

1952年,張愛玲以赴香港讀書為借口離開上海,供職於香港的美國新聞處。其實,此時的張愛玲,生活得非常不如意。

1955年張愛玲輾轉來到美國,但她引以為自豪的寫作卻遭遇毀滅性打擊。一部部作品寫出來,一部部被出版社拒絕。她終於發現,她並不是一個放之四海而皆「紅」的天才。有時,藝術和人生的「傳奇」,並不能到處複製。

寄居麥克道文藝營期間,她看到一位白髮蒼蒼的老者,與幾位藝術家盡情暢談,那風度、那魅力,一下子又吸引了她。那個過期的劇作家叫賴雅,當時已經六十五歲了,而三十六歲的張愛玲,卻選擇了嫁給賴雅。後來,賴雅因病致癱,張愛玲不得不承擔起家的重擔,照顧著年邁癱瘓的丈夫,甚至告救濟度日。1967年,賴雅病逝,張愛玲再度孤獨。

在張愛玲的性格中,有一種寒意沁人的真正的冷。在生命中的最後20年,張愛玲呈現出越來越顯著的心理疾病。她不喜歡小貓小狗,就是對唯一的弟弟也非常冷淡,包括姑姑及好友,她也錙銖必較。其實,她是以這種方式,來擺脫內心的空虛與枯寂。

賴雅去世後,張愛玲過起了與世隔絕的生活,拒絕回信、拒絕電話、拒絕見客,只是躲在世界的某個角落悄悄地苟活。生活有時就是這樣,笑,全世界便與你同聲笑,哭,你便獨自哭。

在人生的最後幾年,張愛玲搬了一百八十多次家,因為,她總覺得新租的公寓里到處都有跳蚤,這讓她的靈魂很不安。為了躲避這種令她觸之喪膽的小東西,她在各個公寓、旅館輾轉流徙,隨身只帶幾個塑料袋。

1995年9月8日,張愛玲謝世於美國洛杉磯寓所,7天後才被人發現。屋裡沒有傢具,沒有床,她就躺在地板上,身上蓋著一條薄薄的毯子。一個曾經無限風光的生命,以一種最凄涼的方式凋零。

(圖片來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黃說史 的精彩文章:

拆字上聯「閑看門中木」,誰有工對下聯?
這才是中國史上最霸氣的閱兵:兵力10萬耗時一月,威服27國

TAG:老黃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