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安心,世界才屬於我們

安心,世界才屬於我們

讓生命沉澱下來

安心很重要,心安了就能忍,能忍就能「不動」,「不動」生命就可以慢慢沉澱、清凈下來,所以我們要學會一種最重要的生活方式——獨處。

獨處不是遠離眾人,而是要觀察自己的心,生命要有聚焦,這是一切智慧和命運的源泉。但是也不能執著「原來是這樣,我一定要……」,這又會落入「製造」。我們的意識最厲害的地方就是製造了所有概念,只有擁有坦然的赤子情懷與無憂的生命狀態,這個世界才屬於我們。

真正有修行的人無論生命出現多大的考驗,他的心都是這樣開放和光明的,在每一個當下,他都是有希望的。我們來源於宇宙,最終的任務是要回到宇宙。當我們不再對立地看待問題時,就打破了自己和宇宙的相對,與宇宙同體,也達到了絕對。

這世界是動態的,而且這種動態是有規律的,當我們知道這個天道時,心就安了。當我們認知了它,就可以用智慧駕馭它。

安心需要不斷訓練

安心來源於真實,真實是安心的因。能夠安心是我們過去世的造化,是過去世的付出形成了這一世與生俱來的特質。但我們的生命在這一生會經歷很多雜染,所以安心需要不斷訓練。

這個世界給我們導入了太多的信息,要消減它就需要立一道防火牆:以因果為做事的原則,保持一種警覺。這道防火牆最重要的是要落實在實踐層面而不是停留在理論上,生命就是一場自我的內在訓練。

佛像為什麼都是端端正正地坐在那裡?這是「金剛」,所以「不壞」。我們卻不停地動,身體一變心就變。如果沒有坐下來修鍊就無法凈化,所以一定要訓練自己安心。

佛陀之所以偉大,在於他不光說理論,還傳授給我們訓練的方法。禪修就是佛陀告訴我們的自我保護和訓練的方法,能化解我們很多內在與外界信息的衝突和矛盾。如果沒有這種保護,我們的生命就像每天都拉長一點的皮筋,心會越來越不安,即使鬆開後也不會百分之百復原。

抓住呼吸這個重點

我們每天關於過去、現在、未來的千思萬慮,需要有多大的能量支撐?在這一念中還會邊想邊做,所以叫「一念三千」。想要安心就要化三千成一念,必須要抓住呼吸這個拐杖。身和心是由呼吸做主的,呼吸是人體一切物質和精神的交匯點,如果管住了呼吸身心就都能管住。

在佛法中,解一丈不如行得一寸,再偉大的思想都需要一個載體,這個載體便是呼吸。天下至貴是至簡,思想再純粹也不如一個回合的呼吸,呼吸是我們把一切資源歸入自己因緣的一個埠。

「宇宙皆為我用」,這是理論,怎麼用,就要通過看似簡單的呼吸慢慢進入真實和平等的境界。缺乏方法就好像沒有杯子接不到水一樣,如果我們缺乏方法,平常、樸實的生命也會變得遙不可及,所以我們要在平日里訓練呼吸。

每晚5分鐘,循序漸進

每晚上花5分鐘的時間,就可以化解一天另外23小時55分的所有衝突,令我們恢復內在的平靜。每天這5分鐘是生命真正的救贖,每天珍惜,每天實踐,每天救贖……最後那些干擾我們生命的東西都會過去,生命的本質便慢慢顯露出來。這就是著眼未來,未來在當下累積,在當下取捨,這就是真心。

佛法告訴我們,循序漸進就不會那麼累。生活是生命的一種藝術,我們應當通過珍惜生活讓生命得到升華。世俗和理想兩者都需要,但沒有導師,我們很難統攝兩者。佛教提供給我們一套完整的認知生命的統攝方法,也包括了完整的實踐方法,非常純粹,不會重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如孝法師 的精彩文章:

在這個喧鬧的世界裡,活出清醒與歡喜
丁立人:我畫《西遊記》

TAG:如孝法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