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大臣向乾隆索要賞賜,乾隆提筆寫下9個字,隨後下旨將大臣處死

大臣向乾隆索要賞賜,乾隆提筆寫下9個字,隨後下旨將大臣處死

原標題:大臣向乾隆索要賞賜,乾隆提筆寫下9個字,隨後下旨將大臣處死


早在兩千多年前,史學家司馬遷就在《史記》中寫道:「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此話一針見血地指出世人追名逐利的本性。古往今來,真正看淡名利的人很少,畢竟這種境界太高。追求名利本身沒有錯,但不可違背原則和底線,否則有可能適得其反。清朝有一位大臣,由於主動向乾隆皇帝索要賞賜,結果落得被處死的下場。


此人名叫尹嘉銓,年紀輕輕就考中舉人,按照當時朝廷規定,舉人已具備做官的資格,加上父親是朝中大臣的緣故,尹嘉銓沒有繼續深造,也不打算埋頭苦讀參加會試。後來,尹嘉銓以舉人的身份被授予官職,仕途之路非常順暢。


別看尹嘉銓功名止於舉人,他的才華並不遜色於進士,工作態度和能力也不錯,從最初不起眼的官吏,通過多年努力,一步步得到升遷,最終被任命為正三品大理寺卿。通常來說,大理寺是古代最高司法機關,專門掌管刑獄案件,皇帝卻讓尹嘉銓負責滿族貴族子弟的教育事宜,對他相當器重。


對於乾隆帝交代的任務,尹嘉銓打起十二分精神,不敢有絲毫馬虎,雖然沒有一鳴驚人的表現,卻也有可圈可點之處。尹嘉銓身體硬朗,後來因年邁辭官回到老家生活,在街坊鄰里看來,尹嘉銓絕對是成功人士,衣錦還鄉、榮歸故里。


家中良田不少,且尹嘉銓以前拿著較高俸祿,肯定有很多積蓄,不愁吃不愁穿,過著兒孫繞膝的日子,深得鄉里人敬重和羨慕。俗話說,做人不要太貪心,知足者才能常樂,尹嘉銓一生經歷豐富,卻沒有明白這個道理,接下來發生的一件事,讓他連追悔莫及。


有一年,乾隆去五台山遊玩,這次並非微服私訪,而是帶著許多大臣,走到哪裡場面都相當隆重。說來也巧,途中恰好經過尹嘉銓的家鄉,尹嘉銓聞知此事激動不已,在沒接到召見他的情況下,主動跑去給皇帝請安。如果只是請安就罷了,伸手不打笑臉人,說不定乾隆還會口頭表揚他一下。



令所有人都沒想到的是,尹嘉銓居然呈上一份奏摺,想讓皇帝賜給他父親一個謚號,另外希望能為父親爭取到從祀孔子廟的資格。不得不說,尹嘉銓膽子真大,居然敢主動向皇帝索要賞賜,無異於作死的節奏。估計當時乾隆心情不好,看完奏摺直接在上面寫了9個字:「竟大肆狂吠,不可恕矣。」


不止於此,乾隆越想越生氣,命令刑部處理這件事,並特意交代「從重治罪」。刑部大臣很聰明,明白一定要把尹嘉銓往死里整,從尹嘉銓家中搜出的書籍中,挑出許多被視作不臣之心的文字,然後乾隆下旨把尹嘉銓處死。


為彰顯皇恩浩蕩,乾隆又下了一道聖旨:「加恩免其凌遲之罪,改為處絞立決,其家屬一併加恩,免其緣坐。」就這樣,尹嘉銓不僅沒得到賞賜,反而未得善終,腸子都悔青了,這都是貪心惹的禍。

參考資料:《清史稿》《清稗類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學界的007 的精彩文章:

毛遂原本默默無聞,通過自薦一舉成名,他最終有怎樣的結局?
太后:皇上喝酒鬧事,我要把他廢掉!宰相:罰他跪三個時辰就行

TAG:史學界的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