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能詩、工書法、善繪畫的陳洪綬

能詩、工書法、善繪畫的陳洪綬

陳洪綬(1599~1652),明代畫家,字章侯,號老蓮,浙江諸暨人。能詩,工書法,尤善繪畫。著有《寶綸堂集》等。其畫早年師法藍瑛,並取法李公麟等,後自成一家。繪畫題材廣泛,人物、山水、花鳥、竹石、草蟲等造詣均深,尤以人物畫著稱於世。

順治三年於紹興入雲門寺為僧,自號悔遲、亦稱老遲。所作人物軀幹偉岸,衣紋細勁清圓,晚年人物畫造型誇張,有些作品形象變態怪異 ,以突出表現人物的性格特徵。花鳥、草 蟲、竹石,勾勒精細,色彩清麗,頗富於裝飾趣味。

亦用水墨寫意法畫花卉,筆墨酣暢淋漓。並以簡 潔、洗鍊的線條和色彩,沉著、含蓄的表現手法,創造了一種與眾不同的高古奇特的藝術風格,體現了畫家孤傲倔強的個性。他的人物畫享譽 頗高,與明末畫壇上另一位人物畫家崔子忠有「南陳北崔」之稱。

陳洪綬《戲嬰圖》

陳洪綬花鳥冊頁

陳洪綬立軸《來魯直夫婦像》

畫作水平不用多說了吧?下面我們說重點。

陳洪綬雖不以書法名世,但其於書法藝術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也是相當驚人的。陳洪綬作書嚴循中鋒用筆之法,他深諳掌豎腕平執筆的奧秘。其間雖小有以側鋒取妍處,但他能立即將筆調整過來。不多說,看作品說話:

陳洪綬行草信札

一位畫家,憑如此高超的控筆能力,無疑只能以掌豎腕平執筆法為之方可。再有,書法所要求的「回藏」、「提按」、「頓挫」、「絞衄」、「呼應」等等筆法要略,在他的運筆過程中,似無一處有缺憾,只是他做了無痕迹罷了,這也正是大相不雕、信言不美、修養至爐火純青境界的具體體現。

陳洪綬《致綺老道長尺牘》

從其書作中,我們可以感到,陳洪綬作書,心態是愉悅恬靜、輕鬆歡躍的,書寫過程對他來說似乎是一種最甜美適暢的享受。因此可以說,陳洪綬已找到了一種執運筆法的最佳方式,而這方式正是書法執筆、運筆的「真義」,在這「真義」中,書法的中鋒運行、回藏提按以及頓挫絞衄,全都是為暢爽書寫且寫出美感服務的。

陳洪綬《行草詩卷》卷 20·5×355cm

陳洪綬一生秉性孤傲倔強,吞恨而終。他是一位擅長人物、精工花鳥、兼能山水的繪畫大師,與北方崔子忠齊名,號稱「南陳北崔」。當代國際學者推為「代表十七世紀出現許多有徹底的個人獨特風格藝術家之中的第一人」。著有《寶綸堂集》、《避亂草》等作品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名藝在線 的精彩文章:

董其昌告訴你應該這樣臨帖:「吾書無所不臨」,」臨帖如驟遇異人

TAG:名藝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