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男子20年後攔路扇老師耳光:不要變成你曾經討厭的大人

男子20年後攔路扇老師耳光:不要變成你曾經討厭的大人

作者:Julie先生(富書專欄作者)

12月16日,一段「男子20年後報復老師攔路扇耳光」的視頻在各大社交媒體傳播開來。

視頻中,一名壯年男子在路邊攔下一位騎電動車的老年男子,詢問其是不是張某某,在得到肯定回答後,男子開始一邊扇其耳光,一邊大聲喝問:「你還記不記得我,你當年是怎麼削我的,你還記不記得?」

而被打的老年男子一邊忍受著耳光,一邊小聲說「對不起」。

事後,該視頻被傳上網路,引起了廣泛專註。

16日晚,視頻中打人的男子常某在網上發帖,「解釋」這件事情:

自稱今年33歲,被毆打的這位老年男子是他的中學老師張某;因常某在13歲時,被該老師兇狠地暴打過,給他心靈造成極大的傷害,作為報復,在20年後,找到張某,並毆打了他。

也許常某在毆打了張某後報了一直想報的一箭之仇,短時間內獲得了報復的快感。

然而,事情以他沒有想到的走向開始發展。

視頻被傳開後,學校和當地教育局將事件報告給了當地警方。

12月20日,在杭州東站,常某買票準備回家時,被派出所民警布控抓獲。

在警方面前,常某交待,本來買了回老家河南洛陽的車票,是想找父親商量解決辦法,希望能平息輿論。自己也曾經想過自首,但缺乏勇氣。

常某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了他意料之外的代價。

被警方注意後,常某的很多同學老鄉都出來為他作證:

一方面證明當年張某確實以不符合老師身份的行為對常某進行過不人道的體罰;

另一方面,很多人說常某平時為人仗義,也很願意幫助別人。

這無一例外的說明,常某本人不壞。

然而,在視頻中,我們只看到一個簡單粗暴打人的成年男性和一個被打之後唯唯諾諾道歉的老人。

張某有沒有錯?

絕對有,甚至不僅僅是錯,放在今天,可能是犯罪。

身為一個老師,他在壯年的時候,對一個沒有任何抵抗力的孩子,拳打腳踢,毫無疑問,這是不可被忍受的。

然而今天,當年被他打的學生,也是當年和他一樣壯年的年紀,做了和他同樣的事。

不同的是,一個被打時是一個孩子,一個被打時是一位老人。

有人說,天道好輪迴,不信抬頭看,蒼天饒過誰。

是的,如果單純從因果來說,曾經不合格的老師,被狠狠的教訓了。

可是,常某的快意恩仇除了得到一時的快感外,是以自己被拘捕為代價的。

縱使張某罪行滔天,常某當街實施私刑以暴制暴時,也是惡行。

在他出手對一位手無寸鐵的老人動手時,他的行為已經和前者無異。

張某不良,不是常某作惡的理由,更不該阻止他本來向善的路。

這個事件最悲哀的是:長大後我就成了你,而且,是我討厭的你的樣子。

有人說,我們都是普通人,做不到以德報怨,我們只想報復。

報復必須以身試法,以惡制惡嗎?

電影《肖申克的救贖》中,主角安迪給了一個肯定的答案。

青年銀行家安迪因涉嫌殺害妻子及她的情人而鋃鐺入獄。

在這座名為肖申克的監獄內,被判處終身監禁的他受過侮辱,遭過折磨。

為了找到出獄的希望,他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幫罪惡的監獄長洗黑錢。

後來監獄來了一個年輕犯人,這個年輕犯人聽到過安迪的案子,他知道誰是真兇。

但是,當安迪提出要求希望重新審理此案時,監獄長不僅拒絕了安迪的要求,為了防止安迪獲釋,他還設計害死了那個年輕的知情人。

安迪被激怒了,他處心積慮又不動聲色地收集了監獄長所有的犯罪證據。

當他越獄成功後,用一張張證據,在獄外向執法部門舉報了監獄長的罪行,醜聞敗露的監獄長只得飲彈自盡。

安迪報復了,如願以償,但自己毫髮無傷,而且一路向陽。

正確的「君子報仇」方式,或是活成高尚的樣子,讓對方永遠望塵莫及。

或是有理有節的維護自己的權利,通過正常的途徑,致惡人於萬劫不復之地。

面對那些傷害,你可以不原諒,這不是你的錯。

你可以報復,這是你的權利。

但是,我們總會找到一個比拳腳相加暴力打擊更值得嘗試的辦法。

一個心智成熟的成年人,在幾十年後,暴打另一個老年人,哪怕占理,也只能算是低劣的泄憤。

如果報復的方式是作惡,你和他沒什麼兩樣。

不要讓報復的方式,阻礙你向善前行的路。

《悲慘世界》中,最有力量的人是冉阿讓,而讓冉阿讓能夠向善的是卞福汝主教。

冉阿讓只是為了挨餓的孩子去偷麵包,結果被判處19年的苦役。

當他從監獄裡出來後無處投靠,卞福汝主教收留了他。

然而,剛從勞改場出來的冉阿讓,面對這個殘酷的世界,心中有的只有憤怒和戾氣,以及一個在痛苦與仇恨中翻滾煎熬的靈魂。

所以,一念之差,他偷走了主教的銀器,又被警察捉回。

以德報怨的主教,聲稱銀器是送給冉阿讓的,從而使冉阿讓免於被捕。

主教的言行感化了他,冉阿讓內心善的種子被喚醒,他化名馬德蘭,從此洗心革面奮發向上開始新生活,並用自己的善行拯救了很多人。

他做了一系列好事,哪怕在受到不公正對待時,也以寬恕之心待人。

心理學家Kelln發現,很多人選擇原諒和寬恕,不是因為他真的認為原諒是一種好品質,而是因為「原諒」比「報復」要省事,對自己的心理和現實資源消耗比較少,也不需要什麼勇氣。

《靈魂之火》說:

原諒不是寬恕那些不負責任、傷害性的行為;也不是「把另一邊臉轉過去」的表面功夫,讓我們扮演苦行僧或可憐蟲的角色。 原諒,就像是對舊賬的清理,讓我們從過去的泥淖中解脫出來,得以享受當下。

《大明宮詞》中有一段台詞:

有的人,一輩子靠原諒生活,沒什麼出息,但內心快樂。

有的人,一輩子靠不原諒生活,會很有出息,內心卻不安寧。

作惡的人欠你一個道歉,你欠自己一個放下。原諒或寬恕,是你通往內心安寧的路。

對生活中那些已經發生的傷害,你可以選擇記住,也可以選擇忘記。

嫉惡如仇是一種優異的品性,海一般寬廣的胸襟更值得推崇。

叔本華說:

在這世界上生存,具備一定的預見能力和寬恕能力合乎我們爭取幸福的目的:前者幫助我們避免受到傷害和損失,後者則為我們免除了人事紛爭和吵鬧。

所以,去追求幸福,向著愛和善良美好的方向生長,不要讓仇恨束縛未來的路。

不要用別人的惡來影響自己,這是對自己命運基本的愛和尊重。

餘生也還有很長,路要繼續走。

德國哲學家康德指出,對於人類最終的善良原則和道德原則毋庸置疑,不可討論,也不必討論。它們像星座一樣高耀頭頂,必須絕對服從。

願我們所有人都可以被愛環繞,與惡遠離,與善同行。

作者簡介:Julie先生,富書專欄作者,職場媽媽,用溫暖的文字邂逅世界的美好,路多遠,走多遠。微博@富書。本文首發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ID:FranklinReadingClub),富書2018重磅新書《好好生活》正在熱銷,版權歸富書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爸媽精讀 的精彩文章:

知乎熱門:一個人初老的標誌是什麼?
哄不了孩子就報警:巨嬰父母究竟有多可怕

TAG:爸媽精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