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不見黃河不死心,這句話被人誤解千年,「黃河」根本不是一條河

不見黃河不死心,這句話被人誤解千年,「黃河」根本不是一條河

中國民間有許許多多的俗語,許多聽起來都是耳熟能詳,但我們有沒有想過,這些俗語都是從哪來的呢?由於許多俗語不知道起因,後世逐漸產生了歧義,甚至有些當真被誤解了千年。

「不見黃河不死心」是我們生活中常用的俗語之一,這句話的表面的意思就是不見到黃河絕不死心,但真要是細究的話,為什麼不見到黃河就不死心?又有幾人能說出來呢?

生活中有許多事情都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其實在這些個俗語背後,總有那麼一段歷史故事與之對應,就像「不見黃河不死心」中的「黃河」一樣,它根本就不是一條河。

事實上古代常把大江大河稱為「河」,而與長江齊名的「黃河」只是後來人們的一種叫法,它可以是一條河的名字,也可以是一個人的名字......

相傳,在古代有一位青年姓黃名河,叫作黃河,他精通樂器,尤其擅長吹塤(xun),塤是古代一種土製的樂器,現有黏土燒成鴨蛋般大小,長圓中空,其上開六個小孔,用手指控制堵放可以吹出不同的音階。

黃河是一位吹塤的能手,他吹出的音樂美輪美奐,因此打動了一位美麗的少女,雙雙墜入愛河,可女子出身貴族,黃河卻是生活在最底層的貧民,家裡一貧如洗。

儘管女子並不在意黃河的出身,可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大於天的那個年代,女子的婚事根本由不得她自己做主,門當戶對的概念早已深入人心,女子的父親果然棒打鴛鴦,拆散了這對情侶。

黃河流落異鄉,心中去一直思念著女子,女子沒日沒夜的期盼這黃河歸來,可惜她不知道的是黃河早已因為思念成疾客死他鄉。

神奇的是,黃河死後,他的心臟變成了一塊精美的美玉,這塊玉後來被人做成了一盞精美的酒杯,酒杯又被人獻給了皇帝,皇帝大感神奇,因為每當這個酒杯被倒上美酒的時候,杯底都會出現一位吹塤的少年,隨之而來一陣優美的塤聲。

後來這個酒杯被皇帝賞賜給了一位心腹大臣,巧的是這名心腹大臣正是那名女子的父親,女子無意間看到了酒杯中的黃河,瞬間痛哭流涕,知道黃河已死便死了心,眼淚落在了酒杯中。

因此便有了後世的俗語「不見黃河不死心」或者又叫「不見黃河不落淚」,這則俗語明顯是出自一個感人忠貞的愛情故事,以後又多被用來形容不達目的不肯罷休。

其實不管是真的黃河還是一個叫黃河的人,這句話都是這一個意思,當然,若是追根溯源的從表面意思上來看,兩者之間的含義可謂的千差萬別。

而那些因為這句話去看了黃河的人也不要氣餒,因為黃河即便不是因為這句話,也絕對是值得一看的,要是偶爾能在黃河邊上想到這則故事,想到告訴你這則故事的人,再回頭關注點個贊也不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五離怪談 的精彩文章:

雍正給乾隆一塊半生的肉,他要是皺下眉頭,可能就當不上這個皇帝
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為何每卷軍書都有花木蘭父親的名字?

TAG:五離怪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