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蘋果高通恩仇錄

蘋果高通恩仇錄

蘋果高通恩仇錄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撰文/?周路平

編輯/ ? 趙艷秋

01

12月10日晚間,美國兩家科技巨頭之間的糾紛,在中國有了新進展。

一張高通(Qualcomm)官網掛出的新聞截屏被轉發:中國福州中級人民法院授予了Qualcomm針對蘋果公司四家中國子公司提出的兩個訴中臨時禁令,要求他們立即停止針對Qualcomm兩項專利的、包括在中國進口、銷售和許諾銷售未經授權的產品的侵權行為。

蘋果高通恩仇錄

被禁售的產品包括iPhone 6S、iPhone 6S Plus、iPhone 7、iPhone 7 Plus、iPhone 8、iPhone 8 Plus和iPhone X。

高通是一家美國晶元公司,也是蘋果手機的晶元供應商。現在,高通把蘋果推到被告席,要求蘋果在中國的子公司禁止銷售部分蘋果手機。

而儘管判決由福州中院做出,但依然適用全國。

上海浦瑞律師事務所合伙人邢路告訴AI財經社:高通向哪個法院起訴,哪個法院就可以判決,而判決在全國範圍內都是有效。在此案中,高通很可能在多地提起上訴,但目前只有福建中院做出裁定。

接近福州中院的相關人士向證劵日報記者確認,該專利訴訟案已於上周下發裁定書,並表示只有一審,不可上訴,沒有二審。這意味著禁令生效後,中國範圍內的蘋果專賣店將禁售禁令中涉及的機型。

邢路對AI財經社介紹說,由於基層法院不能受理專利侵權案件,因此,專利案件的一審一般都在中級法院審理。所以在本案中,可以看到是福州中院受理了此案。通常來說,一審判決下來後,如果任何一方對判決結果不服,可以上訴進入二審。根據今年的新規,專利二審全部到最高人民法院。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高通這次贏的是「訴中臨時禁令」。邢路對AI財經社介紹說,這是一審中的一個「特別程序」,這個程序本身沒有二審,只能複議。也就是說,蘋果只能在10天內提出複議,複議一般會由本院重新審查,複議期間禁令並不停止。相比較而言,二審是上級法院審理,禁令要到二審裁定下達後才能生效。目前,尚不知生效的日期。

但在高通對外宣布這個裁定後,蘋果馬上發表聲明稱:「試圖禁售我們的產品是高通公司的又一絕望舉措......中國消費者仍可以購買所有型號的iPhone手機。我們將通過法院尋求所有法律選項。」

有人在蘋果官網下單購買蘋果禁售產品,訂單顯示可以購買,看來,禁令目前還未生效。

此外,「法院只是禁止廠家銷售,但並沒有禁止經銷商銷售,而廠家之前一定是已經給經銷商屯了一些貨。」邢路也對AI財經社分析說。所以從現在的情況來看,這張禁令尚未影響到消費者對蘋果手機的購買。

蘋果高通恩仇錄

02

雖然高通和蘋果現在打著官司、相互指責著,但兩大巨頭之間也曾有蜜月期,並彼此成就了對方。

蘋果與高通的合作是在喬布斯年代達成的。喬布斯最初做手機,馬上想到找老搭檔英特爾提供iPhone晶元,畢竟蘋果當時的麥金塔電腦使用的是英特爾的晶元,但最後合作項目不了了之。

後來,喬布斯回憶說:英特爾反應慢得像蒸汽輪船,而蘋果習慣快速前進。不過英特爾時任CEO保羅·歐德寧可不這麼認為,他說主要是雙方價格沒談攏,更要命的是,喬布斯有強迫症,想要控制產品的每一個環節,這讓歐德寧受不了。

於是,蘋果第一代iPhone手機不得不採用歐洲晶元大廠英飛凌的基帶晶元。但從iPhone4開始,蘋果逐步放棄英飛凌,選擇在3G時代崛起的高通,並在iPhone4S徹底轉向了高通。

高通創建於上世紀80年代,創始人艾文·雅各布發掘了當年的冷門技術CDMA,花了數年時間把這個技術做成了可大幅提升網路容量、傳送更好聲音質量、運營成本更低的商業化產品。

蘋果因為高通的晶元獲益頗豐,讓iPhone4之後的幾款手機都表現出色。那幾年也是蘋果稱霸全球手機市場的年份,蘋果與高通的股價和市值都一路攀升。

而在2010年,英特爾還以14億美元的價格收購英飛凌無線業務,進軍手機市場。但高通的出色表現,使得蘋果並沒有扭頭回去找老夥伴。

然而,高通的專利授權模式最終讓這兩家親密的合作夥伴結下樑子並反目。

高通在全球範圍內申請的專利超過13萬項儲備,涵蓋晶元、移動通訊等必要技術。龐大的專利積累,成為高通業績的重要支撐。

蘋果高通恩仇錄

根據高通的專利授權規則,手機製造商使用了高通晶元,除了購買晶元要付錢,還要支付手機整機價格3.5%或者5%的專利授權費。設備製造商要造基站,如果使用了高通專利,也要付專利費。

而由於高通在3G和4G網路上擁有絕對的專利優勢,幾乎沒有企業可以避開。這也被業內批評為「高通稅」。

此前彭博社根據分析師估測,陷入專利糾紛前,高通原本每年能從蘋果拿到20億美元左右的專利使用費。而高通2016年的財報顯示,光是技術授權部門QTL貢獻的稅前利潤就高達65億美元。

高額的專利費讓老大哥蘋果越來越不爽了。蘋果CEO庫克說:「高通在標準專利方面表現非常出色,但這只是iPhone的一小部分。蘋果開發出更多獨特的功能,比如TouchID、先進的屏幕以及攝像頭等,這些創新與高通絲毫沒有關係,高通沒有理由收取更高費用。我們認為這是不對的,我們採取了原則性的立場。」

但高通不認可這樣的說法,畢竟在過去30多年,高通投入的研發、進行技術創新的費用高達近500億美元。他一口咬定:「蘋果的目標很明確,那就是利用其巨大的力量,迫使高通接受不公平的專利授權費。」

蘋果與高通的官司大戰從2017年初開始。在此之前,蘋果等手機廠商希望與高通重新進行專利授權費用談判,但雙方沒有談攏。

蘋果向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起訴高通濫用市場支配地位,強迫蘋果使用其基帶晶元,以及不合理的晶元專利技術費用,並停止了向高通付專利費。強硬的高通直接扣留了原本承諾退還的價值10億美元的專利使用權費用。

同月25日,蘋果公司又將高通公司訴至中國的北京知識產權法院,涉及濫用市場支配地位及標準必要專利實施許可條件糾紛兩案,索賠10億元人民幣。2017年3月2日,蘋果公司又在英國起訴高通。

截至2018年6月中旬,蘋果和高通在全球打了50多場專利官司。這些官司分布於6個不同國家的16個司法管轄區。相關分析機構稱,蘋果未支付的專利費用可能在25億美元至40億美元之間。

蘋果高通恩仇錄

高通為什麼鐵了心要和大客戶打官司呢?原因就在於它害怕其他手機廠商效仿蘋果的做法。如果高通對蘋果讓步,其他手機廠商效仿(事實上包括華為等廠商已經在跟進)。這將意味著它的專利收費模式很有可能會被瓦解,這對高通而言是難以承受之痛。

不僅是與蘋果纏鬥,高通也面臨各國的反壟斷調查。而其中最令高通惱火的是,「蘋果一直在鼓動全球各地的政府對高通發起發壟斷調查。」

高通認為,韓國、中國台灣等地對高通專利授權操作進行的調查和處罰都是蘋果在推動。根據高通向美國監管部門遞交的文件顯示,蘋果高管要求三星「積極主動」,這是「讓高通下調專利授權費的最好機會」。在高通看來,蘋果此舉已經破壞了雙方的協議。但這一說法遭到了蘋果的否認。

而高通在本次訴訟中起訴蘋果侵權的專利包括iPhone上使用的電源管理和Force Touch觸摸技術,主要用於調整照片大小和在觸摸屏上管理應用程序。這些都屬於非標準必要專利。

律師邢路對AI財經社說:「標準必要專利一般被視為壟斷性技術壁壘,歐盟經常對美國公司的這種專利做反壟斷審查。專利保護也要重視平衡性,不能發展到技術壟斷。」不難發現,高通在起訴蘋果的專利屬於非標準必要專利,避免陷入壟斷嫌疑。

一邊打一邊談,不僅是國與國之間的博弈策略,也存在於企業之間的商業競爭。至少蘋果和高通都深諳此道。

最精彩的要屬蘋果與三星的「世紀大戰」。2011年,當三星在智能手機市場上異軍突起的時候,蘋果指責三星Galaxy系列等設備涉嫌抄襲了蘋果的產品設計,要求法院禁止三星產品在美國市場的銷售。最終蘋果主動終止了禁售三星的訴求,但要求三星賠償25億美元。不過,這個賠償後來一路從10億美元降到了2018年5.38億美元。

而蘋果因為專利侵權的問題,也曾經要求在美國禁售HTC和摩托羅拉,最終都以達成和解告一段落。

03

作為兩家國際科技巨頭,蘋果與高通的「決裂」,從某種程度上說,對雙方都損失巨大。

高通預測自己在2019年第一季度的營收將下滑5%-7%。高通總裁克里斯蒂安諾·阿蒙在上周高通驍龍技術峰會上對AI財經社說:「我們目前的策略是,為與蘋果公司之間『零業務』做好準備,同時繼續推動業務發展。」

蘋果高通恩仇錄

蘋果對於任何一家相關的晶元大廠都舉足輕重。蘋果在2010年放棄了英飛凌的基帶晶元而全數轉用高通晶元後的第二年,高通的業績同比增長36.2%。而如今,隨著蘋果發布的三款新iPhone全部採用英特爾的基帶,高通的業績出現下滑。在2018年Q4季度,高通虧損近5億美元,這是高通上市後第一次出現虧損,高通當天的股價跌幅高達8.16%。而高通與蘋果的糾紛被認為是高通業績下滑的最重要原因。

而失去了高通的蘋果,則不得不培養新的合作夥伴。

從iPhone7開始,蘋果同時使用了高通和英特爾的基帶晶元,但當時高通的基帶X12,網速可以達到600Mbps,而英特爾的基帶XMM 3360,網速最高只有450Mbp。為了平衡兩者的關係,蘋果對高通晶元的性能進行了限制,讓兩者能夠在性能上保持一致。這種平衡策略在iPhone8時也被採用。不過,這也讓蘋果陷入了「限速門」的糾紛。

2018年9月,高通還指責蘋果竊取技術,目的是幫助英特爾這些競爭對手提升蜂窩處理晶元性能。「最終將蘋果從高通轉向英特爾。」

不難看出,曾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掉隊的英特爾,與高通相比還有一些技術差距。

這次高通在中國訴蘋果的官司,也給蘋果帶來影響。中國大陸目前約佔iPhone全球銷量的18%。招商電子分析師方競預計,如禁售得以嚴格執行,「對iPhone全球銷量影響比例為3.59% - 6.73%」。

蘋果高通恩仇錄

雙方肯定不期望看到最後的決裂。「我們站在公司的角度進行了協商。我們一直都在協商,今年下半年乃至明年,我們就會找到一項解決方案。」高通CEO史蒂夫·莫倫科普夫在2018年11月接受媒體採訪時,談到了與蘋果的糾紛,「當你經歷從4G到5G巨大轉變,總是有機會和風險的。這是一個機會,要麼被拋在後面,要麼確保你是5G的一部分。我們很願意與蘋果公司合作。」

在兩大巨頭的纏鬥中,再加上高通在5G上擁有的專利已沒有3G和4G時代集中,高通已在主動降低其5G專利收費標準。

根據高通披露的未來3GPP 5G NR(5G通信技術的一個分支)標準中使用專利發明的框架,高通計劃對每部單模5G手機按照批發價的2.275%收取許可費,對多模5G手機按照批發價的3.25%收取許可費,如果還需要同時使用標準專利,那這個比例就會提高到4%和5%。

不過,高通設置了手機封頂價格為400美元。按照標準必要專利和非標準必要專利劃分,手機廠商的每部手機最高需要向高通繳納標準必要專利費13美元,或者非標準必要專利費20美元。這也就意味著,如果未來某一款5G手機的售價超過了1000美元,但最多也只需要向高通繳納20美元的專利授權費。

高通也在努力彌補失去蘋果的損失。高通阿蒙對AI財經社透露,高通在除蘋果公司之外的業務正在實現雙位數增長,「我們期待在財年下半年會看到比較明顯的營收同比上升」。

高通更加把目光放在體量更小的客戶身上,它加強了與中國手機企業,如小米、OPPO、vivo和一加的合作關係。就在上周,一加手機劉作虎出席高通驍龍技術峰會並發表演講。在高通的支持下,一加與美國運營商T-Mobile開展合作,並將於明年上半年為英國電信運營商EE推出首部商用5G手機。

而蘋果因為與高通分手,也已傳出將與中國台灣的手機晶元企業聯發科達成合作,這是聯發科技的一個新機會。在上周,聯發科技參加廣州中國移動全球合作夥伴大會,展示了首款5G多摸整合基帶晶元。

在這場巨頭博弈下,對於中國企業而言,如果蘋果被禁售,可以預見,在已經是一片紅海的中國手機市場,國產品牌將迅速填補iPhone的空白——高端市場一直是他們夢寐以求的地方,如今他們的實力已表現不俗。

過去10年,蘋果和高通兩大巨頭上演了一部恩仇錄。一個是手機教父,一個是晶元王者,他們彼此成就,成為3G和4G通信史上的主要締造者。但恰恰就在4G進入5G的當口,兩家企業從積怨走到了決裂的邊緣。而這樣的決鬥正在促成新的合縱連橫,可能讓另一些企業成為受益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際電子商情 的精彩文章:

ERP是個什麼鬼,這裡的講解通俗易懂
金立之殤

TAG:國際電子商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