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細顆粒的《原來你還在這裡》,才是慢食劇的正確打開方式

細顆粒的《原來你還在這裡》,才是慢食劇的正確打開方式

隨著外界資本的退潮,2018年的劇集市場逐漸回歸理性,來自觀眾的口碑反饋成為衡量一部劇集價值的重要維度,當行業環境漸趨清明,以細節取勝的「慢食劇」重回大眾視野並受到網友喜愛,比如昨晚迎來大收官的《原來你還在這裡》。

這部劇並沒有狗血的劇情,也沒有爽感的快節奏,卻在豆瓣以7.8分開分,並在口碑帶動下,流量和熱度攀升,一度盤踞微博網劇榜首位,成為今年Q4劇集市場的一匹黑馬。這樣一部以細節取勝的慢熱走心劇,為何能在追求爽感的網路受眾里備受認可?支撐起該劇高口碑和優異商業表現的內容到底亮點何在?

人物篇:

細膩飽滿的角色,源自精準選角和演技加持

一部劇集吸引觀眾最直觀的點是人物,人物足夠出彩,內容才能在第一時間與觀眾產生互動,《原來你還在這裡》最出色的地方便是一眾細膩飽滿、鮮活動人的角色。這些精彩的角色之所以能呈現出來,一方面是因為選角的成功,演員與角色高度貼合之下,人物的表現更為流暢自然,另一方面是因為演員們精湛的演技。

因為精準的選角眼光,《原來你還在這裡》被網友戲稱為「神仙選角」。韓東君版本的程錚,俊朗而陽光、幼稚而霸道,被網友稱為「程錚本錚」;恬淡素凈的楊子姍與蘇韻錦沉靜內斂的氣質如出一脈;少年感十足的李蘭迪和胡先煦,儼然就是劇中倔強而懂事的小蘇韻錦和莽撞彆扭的小程錚;演員蘇青的知性氣質與低調而踏實的學霸莫郁華高度契合;檀健次本人的氣質,完美駕馭了風流倜儻的周子翼;而個性鮮明的藍盈瑩也與大小姐章粵有著高度重合的神韻……

得益於演員與角色的高度貼合,演員們的個人魅力與角色之間的共振達到了1+1>2的效果,每一個角色都個性十足且極具辨識度,第一時間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真正讓角色活起來的,還是演員們精準的表演。

或許是因為演員與角色已高度融合,劇中的每一位演員,不管是年輕演員還是實力派戲骨,都帶來精彩而傳神的表演。

韓東君飾演的程錚,不僅將角色的霸道和深情演繹得讓人沉醉,角色骨子裡的勇敢和固執更是表現得淋漓盡致,「程錚本錚」的幾場爆發戲和情感轉折戲份,一度因韓東君的演技而登上熱搜。尤其是程錚與蘇韻錦分手的一幕,韓東君的哭戲將角色的委屈、痛苦和孩子氣的一面表現得細膩而感染力十足,讓人記憶深刻。

李蘭迪和胡先煦飾演的小蘇韻錦和小程錚,也讓本劇在故事一開篇就圈粉無數,小程錚的彆扭與幼稚,小蘇韻錦的敏感與自卑,被青春感十足的兩位新生代演員塑造得真實而極具代入感,一瞬間將觀眾拉回到青蔥時代。

曾在綜藝節目里展現出不俗演技實力的檀健次、藍盈瑩等演員,在劇中展現了優異的角色駕馭能力,檀健次飾演的周子翼恰到好處,張揚、風流、四處耍帥卻並不油膩,魅力十足;藍盈瑩飾演的章粵一舉一動裡帶出了富家女的洒脫與氣場,讓觀眾印象深刻。飾演主角父母的侯長榮、郭虹、馬躍、林棟甫等老戲骨,也奉獻了精彩的表演,尤其是與年輕演員對戲時,每一場戲都代入感十足。

當《原來你還在這裡》用「神仙選角」為劇中的角色找到最合適的演員,當這些演員用自己的實力和投入塑造出一個個出彩的人物,這部作品就這樣在第一時間牢牢抓住了觀眾視線,帶領觀眾走進這個唯美而走心的愛情故事裡,沉浸其中。

故事篇:

還原精髓,基於氣質構建影視化語言

IP改編作品想要獲得高口碑往往比一般電視劇更難,原著粉是否滿意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劇作的口碑,如何在還原原著精髓的基礎上,將小說的文字描述具象為影視化的表達方式,成為所有改編創作都要面臨的難題。

而《原來你還在這裡》之所以能在開播伊始就立住口碑,來自原著粉的認可起到重要作用,在改編的尺度上,該劇不僅抓住了原著的人物個性和故事風格,高度還原了精彩劇情,還用可視化的場景和服化道,還原了小說里的場景,為故事營造出頗具共鳴的時代背景。

首先在人物方面,該劇盡量還原了原著小說里塑造的角色,俊朗、霸道、幼稚、執著卻深情的程錚,從一開始的莽撞到最後慢慢成熟的過程,劇里進行了細緻的展示;自卑、敏感、懂事、早熟、堅強、冷靜到有些冷漠的蘇韻錦,在強大的愛情面前逐步卸下心防的心理過程,劇里也進行了詳細描摹;還有陷於暗戀卻始終甘之若飴,冷靜地保持了一貫耐心的莫郁華,等等。

這些人物性格的背後,都有著各自家庭背景或成長環境的烙印,這種來自原生家庭的成長背景也是推動本劇所有情感發生以及故事走向的核心動力。該劇在影視化呈現中,正是牢牢抓住了這些原著的核心點,才能在人物和劇情走向上始終保持了原著的基調和氣質,從而獲得了原著粉的認可。

在劇情方面,該劇的還原度依然很高,在大的劇情走向方面,男女主之間的情感拉鋸和從高中校園到進入大學,再到步入社會開始工作一路奮鬥,都與原著高度貼合。在細節方面的還原也比比皆是,男女主高中前後桌時的懵懂互動,男女主從交往到分手再到複合過程中的細微情感波動等等。

最讓人驚喜的還原是該劇通過服化道和場景設置營造的特有氛圍,故事一開篇,江南水鄉細雨連綿的古樸街道就為故事奠定了乾淨、細膩而舒緩的故事基調,服裝風格簡約中帶著幾分文藝和個性,道具更是帶著真實而懷舊的味道,比如劇中人物使用的手機,從摩托羅拉到諾基亞,再到三星和蘋果,儼然一出「那些年我們用過的手機」展。

還原原著並不意味著複製原著,在影視化的過程中,還是能看到該劇的改編痕迹,比如在展示少年版小程錚和小蘇韻錦之間的情感時,將原著中的親吻改為了擁抱,更符合故事純凈的基調;又比如,程錚和蘇韻錦之間的情感尺度也有調整,相比小說里兩人過早地親密接觸,電視劇里兩人的進展更符合電視劇受眾的觀劇習慣。

電視劇里少年版主角們和成年版在公車上交接的一幕,是該劇從小說的平面感轉化為影視畫面感的代表場景,也體現了主創們尊重原著但不拘泥於原著,理解原著並拓展原著的創作表現力。

情感篇:

全景式愛情,帶來深度沉浸感

對於愛情劇來說,想要吸引觀眾觀看並不難,能真正留下觀眾,讓觀眾沉浸其中產生情感共振卻很難。一方面,只有劇中的愛情觀和情感細節與當下的觀眾契合,真實而可信,才能讓觀眾帶入,另一方面,劇里的情感表現方式又需要在真實的基礎上脫離生活日常,給觀眾帶來幻想和沉浸感。

儘管很難,《原來你還在這裡》卻做到了。

在劇里,著重展現了三種愛情方式。第一種是程錚和蘇韻錦的愛情觀,兩個不完美的人在愛情中蛻變,在互相理解中,學會情感的包容和付出,最終兩人都因為這份執著的愛情完善了固有的情感缺陷,實現自我成長;第二種愛情是莫郁華和周子翼的愛情模式,長期暗戀下一方執著而耐心地默默付出,鍥而不捨穩如磐石的堅守,最終打到對方心裡;第三種是章粵和沈居安這對CP的愛情,摻雜了現實、物質、野心與誘惑的愛情。

這三種愛情截然不同卻具有共同的現實感,全景式覆蓋了當下年輕人的情感觀和戀愛模式,所以有人在這三對CP里看到了曾經的愛情,也有人從中看到了想要的愛情,但更多的觀眾從細膩的情感表達里看到了愛情的力量和美好。

這部慢食劇值得細品的不僅是細膩的愛情,還有人物背後的性格描摹和成長曲線。自卑敏感不敢轟轟烈烈去愛的蘇韻錦,是大多數70、80、甚至一部分90後貧寒少女的寫照,多少人從中看出了自己曾經裹足不前的無奈;苦苦暗戀的莫郁華,在清醒與理性里不求回報地付出,這種讓人心疼的固執幾乎是大多數女孩留在青春期的殘影。

當這部細膩舒緩的作品將這些卑微和觸痛細細描摹出來,角色傳達的愛情和成長帶著青春的氣息與受眾的情感和回憶就此勾連在一起,在故事的覆蓋下,悄無聲息地抵達觀眾心靈深處,伴隨著那些念念不忘的細節一次次在記憶里重複回味,在餘韻里回甘,這大概就是「慢食劇」特有的神奇魔力。

該劇導演林玉芬,曾執導過《無心法師》《步步驚心》等劇,每一部作品都製作精良,細節感人;編劇金國棟,尤其擅長細膩唯美的情感戲,代表作有《杉杉來了》《何以笙簫默》等;製片人蔡藝儂更是打造過諸多讓人耳熟能詳的經典愛情劇。

得益於三位主創的誠意和初衷,這出細膩感人的慢食劇最終得以面世,讓觀眾在爽感至上的觀劇趨勢下,能欣賞到一出沁人心脾娓娓動人的愛情故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Vlinkage 的精彩文章:

耽美題材在「晦暗不明」中掙扎求生,但「腐文化」不會從影視劇中消失
第五屆中韓青年夢享微電影展落幕,五部佳作斬獲大獎

TAG:Vlinka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