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烏裝備水平如何?在蘇聯解體後止步不前,與俄軍已有很大差距

烏裝備水平如何?在蘇聯解體後止步不前,與俄軍已有很大差距

資料圖

烏克蘭和俄羅斯之間的矛盾,近日成了國際社會上的焦點,同樣作為蘇聯解體後獨立的國家,烏克蘭和俄羅斯在政治和經濟上雖然沒有可比性,但在軍事裝備上,總給人一種勢均力敵的錯覺。其實,烏克蘭軍事裝備的真實水平在蘇聯解體之後止步不前,大量先進技術被放棄,就目前來說,與俄軍已經有了很大差距!

在上世紀90年代的巨變中,烏克蘭無疑是世界政治舞台上新星,繼承了前蘇聯超過百分之六十的陸軍裝備,黑海造船廠內未完工的軍艦如鋼鐵森林一般數量眾多、深埋地下的核導彈基地和核設施甚至連俄羅斯也要忌憚三分,那麼烏克蘭是如何落到今天這個境地的呢?

資料圖

首先,作為冷戰時代蘇聯在東歐的軍事堡壘,烏克蘭全國上下實行戰時生產標準、軍用軌道運輸發達、重工業水平較高,靠著蘇聯中央撥款,擁有大量的軍隊和備用裝備,但在缺少蘇聯中央財政支持的狀況下,即便是十個烏克蘭的經濟體,也無法滿足這樣一個軍事國家的正常運轉。

隨之而來的,是無法逆轉的經濟衰退,大量的軍工企業倒閉,就連製造蘇聯時代所有航母的黑海造船廠也在近期倒閉,沒有資金維護、升級核武器,烏克蘭早早的銷毀了當量龐大的核彈頭和相關的核設施。從此時開始,烏克蘭就喪失了與俄羅斯正面交鋒的資格。

資料圖

不同於俄羅斯政府對軍隊的鐵腕政策,烏克蘭在獨立之後,根本沒有多餘的資金維持龐大的軍隊和軍械倉庫,由於監管不力和政府部門的腐敗,烏克蘭成了世界上最大的軍火走私販,大量坦克、武裝直升機、自動武器和彈藥通過軍隊走私到世界各地,使得烏克蘭政府和軍隊蒙受了巨額的損失。

如此看來,烏克蘭軍事的失敗是多方面的。政府、軍隊的腐敗使得武器走私盛行,極大的消磨了烏克蘭軍隊的銳氣,加之國內經濟的雪上加霜,使得原本領先世界的軍事技術得不到任何的發展,反觀俄羅斯,即便再苦再難,對於武器裝備的發展也一直沒有鬆懈,對於軍隊的絕對掌控造就了今天強大的俄羅斯,如果爆發戰爭,烏克蘭沒有任何勝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鐵拳大衛軍事觀察 的精彩文章:

TAG:鐵拳大衛軍事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