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2018中國影市:現實題材大熱,全年600億目標觸手可及

2018中國影市:現實題材大熱,全年600億目標觸手可及

還剩最後一周,2018年就將結束。而中國電影市場在經歷了年初驚艷、暑期狂歡、國慶遇冷的一波三折後,截至今天,票房已突破593億(數據來源:貓眼專業版),離從未達到的年度600億大關僅有一步之遙。

從2012年的171億元,到如今的近600億,六年時間,中國電影突破了五個百億元大關。影市的擴容促進了國內電影人口增長,也驅動國產電影迸發創作活力,這樣的良性循環佐證了一個無可爭議的事實:中國電影在成長、在進步。

2018中國影市:現實題材大熱,全年600億目標觸手可及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1

國產電影撐起半邊天

整體而言,過去五年,國產電影票房均領先於進口電影,但國產電影票房貢獻率並不是十分穩定。2011-2017年,國產電影貢獻率的峰值為2015年的62%,2018 年,國產電影票房佔比預計將再次超六成

2018中國影市:現實題材大熱,全年600億目標觸手可及

2011-2017年國產片、進口片票房及票房貢獻率分析(單位:億元,%)

在票房億元以上的電影方面,2017年,進口片數量以壓倒性優勢領先國產電影;而到了今年,78部票房超億元的電影,國產電影與進口電影各39部;17部票房超10億元的電影,國產電影9部,進口電影8部;6部票房超20億的電影,國產電影5部,進口電影1部;3部票房超30億的電影則全部是國產電影。

與此同時,前幾日豆瓣與攜程合作推出的《2018年度電影榜單》中,「2018最受關注的院線電影」前10名,國產電影占其中7部;貓眼研究院今年暑期發布《2018年暑期檔電影市場數據洞察》也顯示,暑期檔進口片數量達到近年新高,但票房佔比卻繼續走低,證明國產片市場競爭力更強。種種跡象證明,國產電影已撐起了中國電影市場的半邊天

2018中國影市:現實題材大熱,全年600億目標觸手可及

2018中國影市:現實題材大熱,全年600億目標觸手可及

不僅如此,在這「半邊天」中,電影類型構成也日趨合理。相較去年國產電影中商業片佔大部分,2018年的影片類型更加多元化,不僅有《紅海行動》《唐人街探案2》等商業片,也有《一出好戲》《無問西東》《影》等文藝片、《西虹市首富》《李茶的姑媽》等喜劇片,還有《超時空同居》《無名之輩》等小成本電影。

2

從高速增長到高質增長

中國電影家協會秘書長饒曙光說:「2018年中國電影最大的收穫便是口碑力量。更多影片取得高票房是靠口碑、憑質量,而不是像過去那樣,有著背後票補或者其他因素。這說明中國電影發展到今天,已顯示出從數量型發展轉向質量型發展的良好態勢。」

在電影市場日益繁榮的大環境下,觀眾們經歷了眾多類型的電影洗禮後,對內容和質量變得更加渴求。

根據數據顯示,2018年度票房排名前20的電影中,豆瓣評分超過8.0的有7部,其中國產電影4部,《我不是葯神》更成為今年唯一一部豆瓣評分超過9.0的電影。春節檔的《紅海行動》,即便排片不利,但卻依靠高質量及口碑發酵,成為今年最高票房;暑期檔的《我不是葯神》,無需贅言,被公認為2018年電影市場的現象級「爆款」;國慶檔的《無雙》,同樣是在不被看好的情況下憑藉內容「逆襲」。

2018中國影市:現實題材大熱,全年600億目標觸手可及

「內容至上」也推動著中國電影新力量的崛起,導演方面,文牧野憑藉《我不是葯神》獲得金馬獎,《無名之輩》令饒曉志被眾多觀眾銘記,再過幾天,攜《地球最後的夜晚》而來的畢贛也讓人十分期待;演員方面,豆瓣《2018年度電影榜單》「2018最受關注的華語男(女)演員」前10名中,借《我不是葯神》《無名之輩》《大象席地而坐》大火的任素汐、王傳君、譚卓、章宇紛紛入選,而他們都不算是傳統意義上的流量明星。

2018中國影市:現實題材大熱,全年600億目標觸手可及

觀眾審美提升、互聯網時代口碑擴散的力量,讓電影市場趨於理性,不再陷入「流量明星+IP」即成功的怪圈,這也標誌著中國電影市場進入了內容驅動票房時代,如果沒有質量過硬的內容做支撐,就無法實現票房增長。

3

現實題材迎來春天

回顧整個2018,有兩部電影值得大書特書——《紅海行動》和《我不是葯神》。

這兩部作品在類型上大相徑庭,但卻從不同層面體現出了濃厚的現實關懷。年初的《紅海行動》以軍事動作類型片的高超表達,再現中國軍人的精神氣質和家國情懷;而《我不是葯神》以觸及大眾痛點的話題與觀眾共振,演化成了一場全民文化現象。

而後,諸多現實題材電影便紛紛冒尖:以小人物為主角,展現平凡人眾生相的《無名之輩》,用小成本製作收穫了7.91億票房;聚焦中國式「愛的教育」的《狗十三》,即便在進口大片《海王》的「如潮攻勢」下,仍然贏得了廣泛好評;《生活萬歲》用平實厚重的藝術感染力,甚至獲贊「最具突破性的國產電影」;12月31日將上映的《地球最後的夜晚》,儼然成為了近期觀眾們最期待的電影。

2018中國影市:現實題材大熱,全年600億目標觸手可及

在此之前,描繪改革開放生動畫卷的《春天的馬拉松》,清華大學百年校慶獻禮作品《無問西東》,反應當代女性生存現狀的電影《找到你》,就連作品一向叫好不叫座的文藝片導演賈樟柯,今年推出的《江湖兒女》也成為其所有電影中最賣座的一部……

2018中國影市:現實題材大熱,全年600億目標觸手可及

如今,觀眾對於影片的選擇和反應,呈現出前所未有的客觀和成熟,他們希望影片能融入對社會生活和個人情感的諸多訴求。可以說,2018年,是不折不扣的現實題材年,而現實主義題材電影在電影市場上逐漸獲得重視,讓中國電影獲得了新的可能性。

總體來看,2018年的中國影市,不僅延續了迅速發展態勢,不再「迷信」進口大片,口碑與內容開始真正驅動票房增長,反映社會現實、彰顯人性價值的電影受追捧等一系列新現象讓人驚喜。或許多年後回頭看,這個年份會被視作中國影市轉型發展的關鍵一年。

-END-

作者丨宵夜

編輯丨減肥一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