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這座陵墓中出土一個玉卮,它在製作上有一個難點,讓它成為珍寶

這座陵墓中出土一個玉卮,它在製作上有一個難點,讓它成為珍寶

原標題:這座陵墓中出土一個玉卮,它在製作上有一個難點,讓它成為珍寶


古代的酒具,想必讀者們應該都見過,它們大多數都用青銅或者金銀玉器製作,而今天小編要給您說的這件酒具可不一般,其中最特殊的就在於它的製造工藝,堪稱是「千古一絕」。它到底是什麼樣罕見的酒具呢?下面就讓小編來給您揭秘。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路,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在揭秘之前,有必要先給您說說是它是怎麼來,因為只有知道出處,才能知道它的「厲害」。1983年的6月,在一個酷熱難耐的下午,廣東省某施工單位正在象崗山施工,準備修建一處宿舍公寓。而就在開挖地基的時候,意外的掘出來一塊偌大的青石板,揭開石板,一個洞口便赫然的出現在工人們眼前,面對洞內吹出陰風。當時,有工人是說這是戰爭時期的防空洞,或者是軍火庫,但經過考古專家勘察發現,這是一處西漢時期的古墓,而且墓葬的等級還不低!


在後期的發掘中,根據墓室內的兩枚大印(「文帝行璽金印」和「趙眜」)確定了墓主人的身份——南越國第二代君王趙眜。南越國是當時和中原西漢帝國對立的一個南方政權,建立於公元前204年建立(比西漢還早2年),但在公元前112年就被漢武帝劉徹給滅了。


在「南越王墓」中,考古專家們出土了數以千計的精美玉器和金銀器,其中還有一件器具甚是稀奇,因為在之前從未發現過,正如圖片中您看到這樣。而且它還是在最後的一個犄角旮旯里發現的,因為它當時被泥土糊得嚴嚴實實,完全無法察覺,要不是考古工作人員心細,多翻看了幾下泥快,恐怕我們今天就沒機會見到它了。經過簡單的清理,初看它像個「杯子」,而且還是玉的,之後又經過了多日的研究,才發現它奇特「秘密」!



它叫做「卮」,是古代的一種酒具,經過測量,高14厘米,口徑8.6厘米,大小和我們的喝啤酒的杯子差不多,看來古人飲酒也是海量啊!在《史記?高祖本紀》中,司馬遷也提到過「卮」,他說:「(漢)高祖奉玉卮,起為太上皇壽」,意思是劉邦端著玉卮酒杯,向他的父親敬酒。所以可見,「卮」還是個皇家用的高檔的酒具,因此它出現在「南越王墓」中也就不足為奇了。那麼這件「卮」有什麼奇特之處呢?


如果讀者們仔細觀察,會發現它並不完全像《史記》中說的「玉卮」,準確的說應該是「銅框鑲玉卮」,所以估計比劉邦用的還要好一些!因為銅框鑲玉卮的製作工藝要求更高,而且視覺效果也更好。經過專家的深入分析和研究,發現銅框鑲玉卮是這樣製作的:


先是用青銅一體成型,鑄造出銅框,並刻上菱紋和雲鳥紋,然後對銅框進行鎏金的處理,使其看起來更加的「上檔次」。然後就是重點,工匠再將玉片鑲嵌入銅框中,並且外勾紋與框紋呼應,內平素與框邊銜接。另外,在銅和玉的銜接處,專家發現是用鉚釘聯繫在一起的。以保證銜接處沒有絲毫的縫隙,而這也就是核心工藝的體現,要不然滲了皇帝一手酒,那豈不是想掉腦袋。



專家曾對這件銅框鑲玉卮進行試驗,結果也讓人震驚,因為它依然還絲毫不會滲水,要知道這都已經過去2000多年了。可見漢代製作的工藝精度之高,也許我們的現代工藝都無法與之相提並論。因此,這樣的銅框鑲玉卮,絕對是非常罕見的文物!

現在的「南越王墓」已經成了一座博物館——廣州西漢南越王博物館。通過這座博物館,我們也得以更深入的了解南越國的歷史和文化。另外,這件罕見的銅框鑲玉卮,也不僅僅再是一件酒具,而儼然已經成為了一種工藝和技法的代表,也更是當時手工業繁榮興盛的「晴雨表」,用我們今天的話來說,那就是「工匠精神」的集中體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解密坊 的精彩文章:

為何昭陵六駿圖的馬腿特別短,不是畫家犯錯誤,原因很另類!
明朝時,大臣挨皇帝打覺得光榮,他挨打後還幹了一件聳人的事兒

TAG:歷史解密坊 |